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介绍了美国禁书排行榜的由来,在对2001—2013年间的禁书排行榜作总括介绍的基础上,对禁书的原因、禁书的读者年龄、禁书的主题、禁书的持续性作了详细分析。概括了美国禁书的四个特点:(1)家长是禁书的主力军;(2)青少年和儿童读物是禁书的主要对象;(3)"有问题"的成人文学经典和涉性书籍是禁书的重点;(4)禁书仅限于局部范围。禁书越热门,说明美国家长对下一代在道德、文化、宗教与种族主义等方面的价值取向越关注。由美国图书馆协会领导的美国图书馆组织坚决主张阅读自由,但同时尊重家长对自家孩子禁书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禁毁图书,古已有之,尤从清代为盛。清代禁书活动在乾隆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时期禁书活动与其它历史时期禁书活动所不同的是,清高宗以编纂《四库全书》为名,在征集典籍的幌子下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清洗。本文就乾隆时期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禁毁书籍的政治目的,禁书的内容及评价,禁书目录的刊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美国图书馆协会自1982年起发起"禁书周"活动,这是一项遍及全美的定期反禁书活动,目的是纪念和维护《图书馆权利法案》,让人们警惕书刊检查制度。美国图书馆协会每年都会在其网站上公布前10名禁书名单,如2010年报道了348本被质疑为禁书的图书。  相似文献   

4.
禁书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图书在出版、流通、阅读诸环节或某一环节进行禁止所实施的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是维护其统治利益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历史由来已久.宋代禁书是我国禁书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介绍了宋代禁书原因和特点,分析了宋代禁书史上的典型禁书事件,以及宋代禁书的正负面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虹影的小说《K》的官司败诉,让这本书成为第一部由法律判决的非政治文学禁书  相似文献   

6.
游帅  周静婷 《兰台世界》2016,(9):103-105
乾隆时期《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在"稽古右文"的幌子下,清廷推行文化专制的产物,而四库馆臣则是"寓禁于征"政策直接的贯彻执行者。关于其禁书标准,司马朝军先生曾有《乾隆时期禁书实录——从翁方纲〈四库提要稿〉看禁书标准》一文,刊于《出版科学》2008年第6期。今在整理研究吕留良著述过程中发现四库馆臣对禁书标准之解读或犹有可发之处,即需就著述来源、书籍类型、受众对象、影响范围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7.
禁书周     
9月19日至26日为1987年的“禁书周”,庆祝获得阅读的自由,和摆脱查禁书籍的危险。“禁书周”是由国会图书馆、美国书商协会、美国社会书报作者协会、美国报刊出版者协会、全国学院书店协会以及美国图书馆协会联合倡导和组织的。1987年禁书周是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近日,畅销书《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的长篇小说《迷航昆仑墟》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在国内广大读者中和业界享有良好的声誉。每年出版文学艺术类和综合文化类图书约二百种,同时出版三种完全面向市场的期刊《百花洲》、《微型小说选刊》、《琴童》。  相似文献   

10.
纵观古今中外,广收演说佳作,总字数达500万之巨的《世界著名演说文库》大型丛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于9月份推出。这是国内外迄今为止演说方面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资料搜集最为完备的图书。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为该丛书作了总序。  相似文献   

11.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保存了乾隆后期的禁书史料,为清代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提供了鲜活的研究资料。其禁书标准有六个方面:因其人而废、因其书而废、因抵触本朝而废、因怀念前朝而废、因名教而废、因“淫秽”而废。  相似文献   

12.
柏杨,这个名字让时光倒流,把人们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柏杨的那本名著《丑陋的中国人》正在大陆的读书人当中流传。这是一本介乎畅销书与禁书之间的读物。虽然是公开出版物,但对于大多数大陆读者来说,依然有阅读禁书一般的惊喜和惶恐。  相似文献   

13.
陈良运教授的《文质彬彬》一书,是由葵锺翔、邓光东主编的“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之一(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以下简称《文质》),笔者品读之余觉其鲜明特色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14.
世界禁书,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话题。有相当一部分外国文学名著在某一时空范围内被某种权威势力宣布为禁书。现在的年轻读者可能不会想到,像《人间喜剧》、《母亲》、《红与黑》这样的传世之作都曾经上过黑名单。一部禁书史,实际上是人类意识形态与道德观念的进步史。许多书籍,由于在这两个方面触犯过当时的禁忌,因而被看成是危及社会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 ,人类从未停止过思考 ,文明也因此而进步。同时 ,自由地表达与传播自己的思想也是诸多智者仁人所渴望的。但是 ,这一自由的获得却是无比艰辛。历史上 ,无论中外 ,所谓“书禁”一直是统治阶级钳制思想、控制舆论、愚化人民的重要手段。不过 ,“整个历史证明 ,笔比剑更有力量 ,剑只能杀死挥笔者 ,但文字和思想却有顽强的生存和再生能力。”1 以史为鉴 ,即使在人们得享这一自由的今天 ,考察禁书与反禁书、镇压与反抗的斗争史的意义也是显然的。然而 ,对于人类历史的研究 ,人们往往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传统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一期的《台湾出版业面面观》连载里,有一份台湾当局公布的部分禁书的目录。这当中,既有台湾作家的作品,也有大陆作家的作品,值得一阅。  相似文献   

17.
四年前,有几位编禁书的朋友约我写些条目。看了编辑凡例和目录,只得客气而礼貌地谢绝了。当时在筹编中的几部禁书辞典,无非是迎合某些读者的好奇心,藉以帮助出版社挣钱罢了。当然,我之所以不写辞书词条,是因为我不赞成(也可以说是反对)当时流行的、迄今还在兴风作浪的滥编辞书风一凑几位哥们侃条目,天  相似文献   

18.
禁书与文字狱关非只见于中国,外国也曾发生过。就中国而言,古代有,近现代历史上也屡见不鲜。但文字狱数量之多,禁书范围之广,时间延续之久,规模之大,治罪之严酷,确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研究禁书与文字狱,早就为人们所注意,留心积累材料,编纂禁书或禁毁书目,在一些史学著作中偶有所述。近几年从书店陆续见到几部讲述禁书与文字狱的专著,作者从不同视角,对古今或一代禁书与文字狱,进行  相似文献   

19.
清代禁书尤其是在康雍乾三朝,规模之大、所涉禁书种类之多、销毁书籍数量之巨难以尽数.从清末禁书目录的刊刻说起,选取全毁、抽毁的4部古籍探讨被禁书籍的成书背景、内容提要、禁毁原因等.  相似文献   

20.
论畅销书、盗版书、禁书与图书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畅销书、盗版书与禁书是文献的几种特殊类型,试图对这三者做一系统的梳理,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为在图书馆工作中如何正确对待这三者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