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学家欧拉在他的名著《代数基础》中搜集过如下这道题目:一位父亲临死前叫他的几个儿子按照下列方式分配他的财产:第一个儿子分得一百克朗与剩下财产的十分之一;第二个儿子分得二百克朗与剩下财产的十分之一;第三个儿子分得三百克朗与剩下的财产的十分之一;……依此类推,最后发现这种  相似文献   

2.
遗产问题     
《代数基础》一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一位父亲临终时按如下方法分配他的遗产 :第一个儿子分得 1 0 0克朗和剩下的财产的 1 / 1 0 ,第二个儿子分得 2 0 0克朗和剩下财产的 1 / 1 0 ,第三个儿子分得 30 0克朗和剩下财产的 1 / 1 0 ,……依次类推。最后发现这样的分配极为公正 ,因为所有的儿子所得财产恰好相等。问 :这位父亲有几个儿子 ,每个儿子分得多少财产 ?学了代数的学生都能用代数的方法解出此题。试解如下 :解 :设每个儿子分得财产 x克朗 ,父亲有财产y克朗 ,则按题意可得 :第一个儿子分得 x=1 0 0 y- 1 0 01 0 ,第二个儿子分得 x=2 0 …  相似文献   

3.
瑞士的列昂纳德·欧拉(1707~1783)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他曾经编过许多数学趣题启发孩子们去思考.下面是其中的一个问题:“父亲临终时立下遗嘱,按下列方式分配遗产:老大分得100克朗和剩下的110;老二分得200克朗和剩下的110;老三分得300克朗和剩下的110;老四分得400克朗和剩下的110;…依此类推分给其余的孩子.最后发现,遗产全部分完后所有孩子分得的遗产相等.遗产总数、孩子人数和每个孩子分得的遗产各是多少?”解法1设遗产总数为x克朗.因为每个孩子得到的遗产相等,选取老大和老二所得遗…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遗产     
李子涵 《数学小灵通》2013,(11):24-25,35
1.一位很富有的父亲临终时嘱咐律师要按遗嘱分配他的财产给他的儿子们。 2.第一个儿子分得100g金子和剩下的1/10。 3.第二个儿子分得200g金子和剩下的1/10。  相似文献   

5.
一、分遗产一位父亲临死前,让他的几个儿子依次按如下方法分配他的遗产.第一个儿子分100元和剩下的遗产的1/10·第二个分200元和剩下的遗产的1/10,第三个分300元和剩下的遗产的1/10…….依次类推,最后发现这种分法好极了.因为遗产正好分完,而每个儿子又分得一样多。问这位父亲共有几个儿子,每个儿子分得多少遗产?  相似文献   

6.
有借有还     
古时候,有一位阿拉伯富翁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把他的遗产十七匹马分给三个儿子。分配原则是:大儿子分得的马为总数的二分之一,二儿子分得的马为总数的三分之一,小儿子分得的马为总数的九分之一。这使得其子和亲友们发了愁,因为他们无论如何分也分不出整匹马数来。后来,此事被一个数学家知道了,他牵来一匹马参与分配,这样,大儿子分得九匹马,二儿子分得六匹马,小儿子分得两匹马,三  相似文献   

7.
一、强调每份分得同样多."把6个桃子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2个."学生动手分时,可能出现如下多种分法:①先给每盘分1个,分去3个,剩下3个;再给每盘分1个,分去剩下的3个.结果每盘都分得2个,即每份分得同样多.②先给2个盘子每盘分1个,分去2个,剩下4个;再给这2个盘子每盘又分1个,分去2个,剩下2个;最后将剩下的2个全部分给第3盘.结果每盘都分得2个,也是每份分得同样多.③先给2个盘子每盘分1个.分去2个,剩下4个;再给第3盘一次分2个,剩下2个;最后将剩下的2个给先分1个的2盘每盘再分1个.结果每盘都分得2个,也还是每份同样多.④  相似文献   

8.
分牛问题:古代有一位老人,在临终前嘱咐他的三个儿子:他已不久于人世了,家里没有什么东西给你们留下,只有畜牧场上的19头耕牛。你们三人分吧。老大分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分得总数的四分之一,老三分得总数的五分之一,但不许把牛杀掉或卖掉。  相似文献   

9.
在大草原的蒙古包里,一位老汉留下以下遗言:“将我财产的一半分给长子,四分之一分给老二,八分之一留给小儿子”。可是,这位老汉的全部财产仅仅是7只羊,三个儿子如何分配才好呢?分析与解:从题意可得,三个儿子的财产分别是总财产的12、41、81,但21 41 81=87不等于1而是小于1,这说明三个儿子第一次按遗言分配还有剩余,这就得继续按遗言进行第二次分配、第三次分配……这是一个无限分的问题,显然作为初中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更多资料上的解法是这样的,先从别处借一只羊,然后再进行分配,这样三个儿子分得的财产分别是12×8=4(只)、14×8=2(只)、…  相似文献   

10.
<正> 从前,一牧民死后为三个孩子留下23匹马的遗产,并立下遗嘱:大儿子分得总数的二分之一,二儿子分得总数的三分之一,小儿子分得总数的八分之一,既要分得他们应得到的份额,又不能把马杀死分掉.三个儿子没有办法按照父亲的遗嘱分掉这23匹马,就去请教酋  相似文献   

11.
据说数学大师欧拉十分喜欢“农妇卖鸡蛋”问题:一农妇去市场卖鸡蛋,第一次卖去全部鸡蛋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又卖去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卖去前两次卖后所剩下的鸡蛋的  相似文献   

12.
勤与俭     
从前,有一个老汉,积累多年的生活经验,认为治家之道,不外乎勤俭二字。于是,他请一位老秀才题写了“勤俭”两个字的牌匾,挂在自家的门楼上。老汉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单过,别的财产都好分,那块牌匾怎么办呢?商量之后,两个儿子决定一锯两半,老大分得“勤”字,老二分得“俭”字,二人各按牌匾上的字治理自己的家。老大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勤劳换来了不少的粮和钱财。但是他家用钱无计划,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老二家从不乱花钱,只是不思劳作,十分懒惰,日子一长,家中钱物弄得精光,穷困潦倒。兄弟俩十分纳闷,认为自己…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道数学名题,经常出现在小学的课外读物上——相传一位富商临终前把他的11颗珍珠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他说:“老大分1/2,老二分1/4,老三分1/6。”后来老人去世了,三个孩子怎么也无法按照遗嘱来分配珍珠,就求教于当时的数学家歌西。歌西听完分配方案,沉思了一会儿,就把自己的一颗较小的珍珠放了进去。这样,老大分得了6颗,老二分得了3颗,老三分得了2颗,还剩下一颗较小的,歌西就收回了那颗珍珠。后来,人们把这种分法称作“歌西分配法”。歌西解法给人们的表面印象: 若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求算,三  相似文献   

14.
刘冠辉 《师道》2011,(4):28-29
课堂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有趣的练习题: 从前,有个财主临终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准备把家里的17匹马当遗产分配,大儿子分得其中的二分之一,二儿子分得其中的三分之一,三儿子分得其中的九分之一,请问:17匹马应如何分?  相似文献   

15.
李发勇 《数学教学》2010,(12):15-17
背景:相传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把他一生挣下的十七匹马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在他们的父亲去世后分遗产时却犯了愁,遗嘱中规定:大儿子分得的马为总数的二分之一,二儿子分得的马为总数的三分之一,小儿子分得的马为总数的九分之一,三个儿子怎么也分不出整匹马来,  相似文献   

16.
高尚的宽容     
佚名 《良师》2011,(6):41-41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  相似文献   

17.
有爱的人生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的,生活会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怕哥哥不肯接受,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一半偷偷送到了哥哥的仓库里  相似文献   

18.
笑话口袋     
十分简单父亲教训考试不及格的儿子:“你不是说这次考试十分简单吗?”儿子委屈地说道:“是呀,得10分是简单,但剩下90分可就难了。”  相似文献   

19.
数学讨论课     
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思考题:例三个人平均分一包糖,每人吃6块以后,三人剩下的总块数与每人开始分得的一样多,这包糖原来有多少块?梁老师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思考。过了一会儿,甲同学说:“既然三人剩下的总块数与每人开始分得的一样多,那么三人吃去的总块数就等于两人开始分得的总块数。已知每人吃6块,只要用三人吃的总数除以2即是每人开始分得的块数,再乘以3得到总块数。列式6×3÷2×3=27(块)。”乙说:“如果把每人分得的看作单位‘1’,那么每人剩下的便是13,每人吃去的6块占他分得块数的23。这样6÷2=3(块),就是他开始分得的13,…  相似文献   

20.
有爱的人生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的,生活会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才对."他怕哥哥不肯接受,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一半偷偷送到了哥哥的仓库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