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青海省野生经济鱼类资源现状和面临的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凯 《青海科技》2006,13(1):15-19
对青海省10种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状况及环境的调查显示,人类活动和环境改变对鱼类资源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1997~2004年在青海湖、黄河上游和柴达木盆地的调查,对青海省野生经济鱼类资源变化状况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调查中,主要经济鱼种在捕获物中均有发现,但鱼种类组成及种群结构和数量皆有明显变化,鱼类多样性已遭到明显破坏,群体数量减少,个体趋于小型,其中,黄河的厚唇裸重唇鱼、骨唇黄河鱼、柴达木盆地花斑裸鲤和甘子河裸鲤亚种已处于极度濒危,克鲁克湖的青海湖裸鲤种群有可能面临灭绝。青海省野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过度捕捞和非法渔业是主要威胁。最后提出了青海省野生经济鱼类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对水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尽管鱼类有多种多样的体型,但人们发现其中最典型的一种体型是流线型。整个鱼体形状就像一只纺梭,两头尖中间厚,其横切面为椭圆形。它的身体最厚的部位是在头后至体前这一段,自此均匀地向后方渐渐地变窄,整个体型显得浑圆结实光滑,可以减少湍流,将摩擦力水的阻力减少至最低。科学家在设计车船的式样时无疑可从鱼的身上得到提高速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贾银涛  陈毅峰  陶捐  何德奎 《资源科学》2013,35(7):1490-1498
基于2009年11-12月和2010年3-4月对增江流域13个样点进行的鱼类资源调查,并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资料,分析了增江鱼类群落特征现状及历史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72种,隶属于7目18科60属.与20世纪80年代调查结果相比,物种数相差较小,但两次调查均采集到的鱼类只有43种,种类相似性指数仅为0.44.调查发现新记录种29种,其中多为小型鱼类.但历史记载的26种鱼类在此次调查中未发现.增江鱼类生态类型目前以习缓流或静水、中层栖息、杂食性、定居性鱼类为主.较历史相比,洄游性鱼类种类所占比例变化最大,从19.12%降至11.11%.亲流型种类物种组成相似性变化最大,物种相似性指数仅为0.25.目前增江支流渔获对象在多度和数量上均占优势的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南方波鱼(Rasbora cephalotaenia steineri)、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其中宽鳍鱲为绝对优势种.干流地区为尼罗非鲫(Oreochromis niloticu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三角鲂(Magalobrame Tarminalis)等,其中,尼罗非鲫是绝对优势种.曾在80年代占据增江渔业主体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等物种渔获量已大幅下降.调查发现入侵鱼类4种,其中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和尼罗非鲫在20世纪80年代调查中未发现,为新记录种.调查结果表明增江地区鱼类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是由该地区大规模挖沙、水坝建设、不合理捕捞、外来鱼类入侵、水域污染等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达赉湖五种野生鲤科鱼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红鳍鱼白、蒙古红鲌、雅罗鱼、贝氏餐条、蒙古贝氏餐条),描述了其外部形态特征并测定了它们的可量可比性状和可数性状。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可能会逐步丢失,进而危及其生存,甚至导致其绝灭。  相似文献   

6.
金鱼是闻名于世的观赏鱼类,由于体形丰满、性情温婉,被誉为幸福、吉祥、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一、了解金鱼 普通金鱼是鲫属的硬骨鱼类,金鱼和野生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普通金鱼是野生鲫鱼的变种,是中国人民经过几百年的培育和人工选择出来的观赏鱼品种;金鲤鱼是野生鲤鱼的变种,这两种观赏鱼市场上最为常见,品种多样,  相似文献   

7.
克氏海马鱼     
李湘涛 《百科知识》2007,(9S):44-45
克氏海马鱼是一种小型鱼类,它的外貌十分奇特,与一般鱼类大不相同,头部的形状酷似马头,尖端生有5个短小的棘,颈部转了一个弯,使头与躯干形成直角,身体的表面也没有大多数鱼类具有的鳞片,呈侧扁形,外面被环状的骨板所包裹,还有很多平行的体环,在躯干部有11环,在尾部有39~40环,看上去又仿佛是披着铠甲的战马,所以被称为“海马鱼”。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05,(10):42-42
生活在极地海洋里的鱼类要比生活在热带的鱼类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在这里,水温可以达到零下4摄氏度。在很多地方,海洋上覆盖着数米厚的冰层。不过由于盐降低了海水的冰点,所以海水得以保持液态。这种零下的温度可能会让冷血动物如鱼类丧命,因为血液中的冰晶体会影响鱼类的血液  相似文献   

9.
庞胜苗 《百科知识》2007,(7S):37-37
鼋(音“元”)俗称绿头龟、癞头鼋、黄沙鳖、烂团鱼,隶属龟鳖、鳖科,曾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目前,我国现存野生数量不足200只,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鼋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相似文献   

10.
正特有的"S"型身材海马,别看它叫马,它其实是一种小型鱼类,身长有5-30厘米,只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如果你见到这种动物,肯定会觉得海马是最不像鱼的鱼类了。因为它集合了马、虾、象三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有马形的头,跟虾一样的身子,还有一个如象鼻一般的尾巴。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发展论坛青海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现状与思考/段靖平!(1-4)对青海湖区野生鸟类禽流感疫情防控的思考/郑杰,何玉!!!!!!!!!!!!!!!!!!!!!!!邦(1-8)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危机与保护建设战略探索/胡玉!!!!!!!!!!!!!!!!!!!!!!!婷(1-10)青海省野生经济鱼类资源现状和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西藏野生荨麻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进一步开发西藏野生荨麻资源,本文对西藏野生荨麻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它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总量为28.94g/100g,特别是富含人体和动物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色氨酸,灰分含量较高,并开发加工出系列产品,为西藏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荨麻资源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藏野生蕨菜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进一步开发西藏野生蕨菜资源,对西藏野生蕨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总量为26.26g/100g,特别是富含人体和动物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色氨酸,灰分含量较高,并开发加工出系列产品,为西藏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蕨菜资源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怀江 《西藏科技》2007,(10):25-25,37
西藏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其经济价值较高,但目前尚未被开发利用。本文对西藏野生花卉资源自然状况和开发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开发利用野生花卉资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救救鄱阳湖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过水性吞吐淡水湖,它跨越江西省一地三市十二县,总面积近40万公顷。在辽阔浩瀚的湖中,不仅世世代代繁衍着定居性的鲤、鲫、鳊、鲶、乌鱼、黄桑鱼等,还大量活跃着由长江入湖的江河半洄游性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还有由半淡和咸水域经长江入湖属海河洄游性的鲥鱼、长颌鱼、舌鳎、中华鲟、鲤鲡等鱼,以及胡子鲶、中华纹胸鱼等山溪性鱼类,共120多种。另外,湖区中还分布有龟、  相似文献   

16.
在西藏6地市21个县(乡)用GPS定位,采集获得野生芥菜类型油莱38份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西藏林芝种植,通过生育期、植株形态、籽粒等农艺性状比较观察研究,发现:①西藏各地(县)野生芥菜类型油菜与栽培芥菜类型油菜相比,在表型分化上具有一些明显不同,其表型分化多样性丰富;②野生芥菜类型油菜的垂直分布,在海拔高度上明显高于栽培的芥菜类型油菜,西藏野生芥菜类型油菜种植的海拔高度可以达到4630m以上;③野生芥菜型油菜的水平分布,从藏东三江流域到雅鲁藏布江中游,随着经度的西移,表型分化趋势丰富,特别在山南、日喀则地区最集中,零星分布着成片的野生芥菜类型油菜,并据此往西藏的北部和西部扩散。  相似文献   

17.
全国第一家大规模野禽繁殖基地培育的中国绿头野鸭是我们科技人员经多年野生驯化、提纯复壮的结果,不但保证了天然野鸭的外形特征,而且  相似文献   

18.
提到“三角”,许多人就会立马想到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充满神奇色彩的百慕大“魔鬼三角”,或许您还会想到情节曲折惊险的电影《黑三角》……可是,您是否知道人体体表的医学假定的许多“三角”呢?这些三角对诊断治疗疾病起了很大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的人体“三角”。  相似文献   

19.
高捕捞强度环境下海洋鱼类生态对策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选取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鳀鱼作为四种海洋生态对策的代表性鱼类,分析了它们在近几十年高捕捞强度环境下生态学性状的变化.发现四类近海鱼类的种群结构均向简单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鱼类种群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和平均年龄均变小,年龄结构趋于简单,同时种群生长速度和性成熟速度加快,初次性成熟年龄和体长变小,个体生殖力显著增大,死亡率增加.鱼类的生态学参数的一系列变化表明,作为对人为过度捕捞的适应性响应,海洋鱼类为恢复和延续种群,其生态对策由K对策向r对策发展和演变,且这种趋势正在加剧.  相似文献   

20.
倪贵华 《内江科技》2009,30(1):119-119
通过对实例的剖析,阐述子程序鳊程功能的几种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