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伟丽 《考试周刊》2008,(11):39-41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翻译文言文最主要的还是文言文功底,功底的培养就要看平时所下的工夫,以扎实完备的文言知识为基础,因此,学生应吃透课本,对课内文言文多读多背多思考,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陈静华 《学周刊C版》2023,(23):108-110
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与学生所处时代相去较远,很多初中生一提到文言文就感到头疼,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所以,在新时期,语文教师要提高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全面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促进文学修养的提升。对此,本文就文言文教学现状及相应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许多中学生怕文言文,恨文言文,但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就能学好文言文。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我们所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还应当阅读一些文言作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不折不扣地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地把它默写下来。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一、多读与多记忆的关系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读文言文,特别是大声地朗读,对于培养文言文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强调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并不意味否认对学生进行文言文记忆的训练。要学好文言文,离开记忆是根本不行的。这是因为:第一,文言文这种语言样式,离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非常久远,学生对这种语言运用的规则必然感到很陌生;第二,学生要想很好地了解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掌握文言文运  相似文献   

5.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文言实词数量多,大多数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每年高考必考。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学语文,都很害怕学文言文。不仅是因为文言文知识点多、难学,花的时间也多;而且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上有较大区别,难背。老师常常因知识点难以落实而苦恼,学生往往因内容枯燥而厌学,致使文言文教学成了师生共同的负担。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检验分析了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盲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不少省份的中考文言文试题关注课内文言文的考查,一方面避免了历年中考因为出课外文言文考题,而造成考生得分低的现象,同时,使文言文的教学与复习有章可循,减少了文言文复习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在文言文考试上失分多的风险。即使有些省份没有选择课内文言文,但考查的点在课内的文言文中都能找到注脚,所以,加强课内文言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教材选编的文言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起步早。基于统编教材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要从整体出发,理解编者的意图,并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朗读指导、活化阅读理解、注重文化传承等途径展开教学,让学生走进文言文,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养成文言文阅读的习惯,从而自觉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已学完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磕磕巴巴,句读不清。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诵读重视不够。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诵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文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要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多读多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在语文考试中一直占据一席之地,又因其难度比较大一直是考生最为头疼的地方。攻克文言文是我们取得语文高分的重点,我认为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对其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就是要讲方法,科学的方法,对事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日常的积累,哲学告诉我们量变引起质变,平常多读、多练、多翻译,打好文言文的基本功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学习文言文要强调诵读。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诵读中,可以熟识文言文词语和文言文的习惯用法,以及文言文句式的变化,深刻理解语句的含义,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减少自己和作者之间的语言嫌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文言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初中学生热爱文言文,激起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动脑筋想法子,务必使自己的文言文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因而就要让学生多读文言文,教师不必讲过多的古汉语知识,不能死扣文言参考书,而要多做一些相关的联系,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的抵触情绪也比较多。通过探究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文言文”标准的变化,可以了解影响课标文言文教学要求制定的因素和制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文言文教学难点的解决进行探索,为优化文言文教学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了多篇堪称经典的文言文,很多教师在教授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时,只顾抓字、词、句的翻译,忽视了对文言文作品潜藏魅力的挖掘与研究,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厌烦、甚至是排斥心理。因此,教师教学文言文时,必须对文本进行多方挖掘,并采取相应策略,才能增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朗读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  相似文献   

16.
钟志雄 《时代教育》2012,(24):93+95
文言文知识内容多、考点广,如何有效进行文言文的中考复习,一直困绕着许多的语文老师与应考的学生.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对初中文言文进行有效“整合”复习,不仅提高了复习的实效性,还切实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文言文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学费时多、教学过程枯燥等原因,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文化的文言文教学,究竟应该如何开展。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魏伦 《现代语文》2011,(12):77-78
文言文是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堪称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学好文言文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经典,文质兼美。因此,深入钻研文言文教学,探讨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文言文教学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在每学期的两个文言文单元中,总要费劲地进行独立研读与讲解,花费课时多,讲解细致全面,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学生更是感觉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无味,从而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文言文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特别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一定难度,兴趣、信心、方法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一、激发兴趣(一)消除恐惧心理,激发兴趣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表现手段的文体,学生多未见过。因此,语文教师作为一名文言文学习的引领者,应在正式进入文言文教学前,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文言故事,来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比如可将《孔融让梨》、《凿壁偷光》等故事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