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第10期《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发表了程其峰老师的《高考政治计算题"度"的把握例析》(以下简称程文)一文,该文在充分认识政治高考计算题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其考查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知识运用的积极意义,然后分别从考查对象、考查深度、考查广度和考查难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范围内中断生物高考后,广东“3+X”和上海“3+1”高考模式为全面恢复生物高考带来契机。纵观1999年高考广东卷(参见本刊1999年第5期)和上海卷(参见《生物学教学》1999年第9期),并将其与1994年之前的全国高考题相比,发现1999年全国高考广东卷和上海卷有所创新,反应?..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生物教学》2006年第5期和第10期的“互动平台”栏目中,柴彦军、李尚明和赵德强3位老师对2002年广东、河南和广西高考卷第25题发表了看法,认为“标准答案”不妥,而我认为标准答案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一、旧话重提我教语文四十余年,关于高考,我只写过两篇文章:一篇题为《综合考查,重在能力》,发表在《语文学习》1984年第3期,谈了我对语文高考的一些看法和主张。另一篇题为《高考之前话高考》,在1991年第5期《语文教学通讯》和《中学语文》同时发表,重...  相似文献   

5.
看了杨桂圃老师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第1、2期合刊上的《A项也对》的文章(以下简称杨文),颇受启发,但对其观点难以苟同。现提出个人看法,同杨老师商榷。 杨文是对1994年高考政治第15题的选项提出的异议。原题是这样的:“日本第40届众议院选举揭晓,自民党的议席未过半数,七党一派的代表日本新党领袖细川护熙当选为日本首相,执政38年之久的自民党成为在野党,这表明: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学附中特级教师余锋同志来信:喜看贵刊1994年第3期(高考物理专辑)16篇文章有1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G·36中学物理教学》全文复印、索引;第4期(高考化学专辑)17篇文章有14篇也被《G·37中学化学教学》全文复印、索引;第1、2期(高考数学专辑)也有两篇被《G·35中学数学教学》第4期全文复印,向读者推荐。贵刊栏目引人,文章上乘,内容实在,富于启发。不愧是执教指南,学习向导。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二期发表了李大伟同志的《本质范畴的现行定义及解释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质疑》明确提出,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哲学教科书中关于质和本质的定义是错误的,“不是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有关思想的正确表述”.此前,李大伟同志在《教育研究》1992年第3期上发表的《试评教育本质争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以下简称《出路》)中也曾提出过  相似文献   

8.
在主编李甫运、副主编杨发展等全体编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越办越好,倍受广大中学师生的青睐。在办好刊物的同时,他们想中学师生之所想,急中学师生之所急,先后组编了《高中政治能力训练1000题》(李甫运、杨发展、李鸿主编)、《高考政治模拟测试套题》(李甫运、杨发展主编)、《时事政治》(任宏星、范纯炎主编,赵平安审订)。同时,他们精心编辑出版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第5期。这些材料在1995年高考复习和提高考生应试能力、高考成绩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把材料与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加以对照,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一、这样高的命中率大大出乎考生的意料 (一)《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第5期与高考政治试题 在湖北钟祥市教研室特级教师范纯炎撰写的《今年的热点在哪》一文中,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和国有大中  相似文献   

9.
江苏杜文民老师发表在2002年第7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的《“三味书屋”的由来》,和河北赵海涛老师发表在2002年第9期《语文教学通讯》(A刊)上的《“三味书屋”的“三味”如何理解》两文,认为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的“三味”,  相似文献   

10.
既要“寻找回家的路”,必先有迷失回家之路的现象.笔者曾在《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5期发表《关于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建设性批判》一文,披露了这种现象.不少语文阅读题虽然是考语文,实际上是在考查历史、政治、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以及物理、生物、地理……是在“种别人的地,肥别人的田”.今年高考情况又如何呢?综观2011年全国17份高考试卷中的阅读题,多数试题能够追寻学科本位,凸显语文个性;但仍有一些考题还在——考查文本内容,继续“种别人的地,肥别人的田”  相似文献   

11.
发表在《数学教学通讯》1994年第1期的“浅谈提高课堂效益(GX)”一文中,其第四个内容淡化文字叙述中有这样一段话:“一般教材较重视纯文字叙述(甚至要求不带任何字母).定义、定理、法则、公式都把文字叙述作为最后、最  相似文献   

12.
我和李振江撰写的《究竟什么是论证》一文(载《贵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对刘宗棠,同志《论“承认”》一文提出了商榷意见,接着张盛彬、杨世秀同志又分别撰写了《究竟什么是成功的论证》(载《贵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关于论证、论据与承认》(载《贵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肯定刘宗棠同志的观点,并对我们的文章提出了商榷意见.为了对有关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以促进我国逻辑界对“论证”的研究,特撰写此文,对张盛彬、杨世秀同志文章(以下简称“张文”、“杨文”)中的一些主要观点反驳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7、8期《问题与讨论》专栏,觉得问题设计有挑战性。对于肖老师的《到底选哪一个》(以下简称“肖文”)一文中关于计算容器体积的两种观点,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容器的体积应是容积的2倍(选c)。理由是:其一,因为“肖文”中陈述的是“从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14.
看了杨桂圃老师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第1、2期合刊上的《A项也对》的文章(以下简称杨文),颇受启发,但对其观点难以苟同。现提出个人看法,同杨老师商榷。 杨文是对1994年高考政治第15题的选项提出的异议。原题是这样的:“日本第40届众议院选举揭晓,自民党的议席未过半数,七党一派的代表日本新党领袖细川护熙当选为日本首相,执政38年之久的自民党成为在野党,这表明; A.日本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B.日本首相的选举秩序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立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问题,张世禄教授等早在1984年就曾在《文汇报》发文提出过,但影响不大,应者寥寥。1989年第一届全国古汉语研讨会及1992年第二届研讨会上,又有一些学者提出过这一要求。1994年9月第三届研讨会上,这种要求更为强烈,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为适应这一要求,《中国语文》适时地组织了这场讨论。该刊1995第2期、1996年第1、2、3、4期特辟“问题讨论”专栏,共发表17篇文章,就此展开了极为广泛的讨论。《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该专栏的“编后语”说:“关于古汉语教  相似文献   

16.
王勇 《数学教学》2010,(8):13-16,F0004
拙文《盘活向量条件破解三类题型》在2008年第10期《数学教学》上发表后,先后收到全国各地数学爱好者带有鼓励色彩的来信,普遍认为确定三角形的“心”、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探求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的确是活跃在高考中的三类重要题型.  相似文献   

17.
自理论上拨乱反正以来,国内发表了不少关于研究不断革命论的文章。但是,在《马恩全集》中关于“不断革命”这一术语出现了多少次,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超过10处,其中只有4处是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不断革命”理论(见1980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文史哲》1981年第3期第98页),有的说,《马恩全集》中属于马克思个人使用“不断革命”这个术语的仅一段话(见《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第25  相似文献   

18.
指导小学生作文,究竟是先确定中心、还是先选材,《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5期和第9期分别发表李正存老师《先确写中心还是先选材》和张运群老师《还是应该“中心先行”》两篇文章,对此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鸣和探讨。张老师的文章(以下简称“张文”)是主张“主题(即中心)先行”的,事实上这种观点在教学中颇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4期发表了章亮老师《也谈高考政治计算题"度"的把握——与程其峰老师商榷》一文(以下简称"章文"),读后受益匪浅,也十分高兴。因为多年来,笔者一直关注高考,也发表过一些有关政治学科高考的管中之见,原本期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专家和同行们的议论,共同为高考的完善和健康发展尽一点力,不料结果却是"知音难觅",难免有孤掌难鸣之感。为此,很高兴章老师成为多年来第一个与笔者  相似文献   

20.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丰登”诸语中的五谷,究竟是指哪些农作物呢? 李景林同志《何谓五谷》(见《生物学教学》1993年第10期)一文指出:“不同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