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五版开始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词性标注,这是一个巨大进步。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为基础,运用例证法,分析了词典在标注词性时对词和非词的界定以及给词释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出了词典存在把现代汉语的语素或词组当做词以及用词给单纯词释义等方面的失误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对所收的词进行了词性标注,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但我们在仔细阅读该词典后,却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同类词词性标注不一致;词性标注不当;词性缺标;释义与词性不一致等。  相似文献   

3.
正用所学词汇正确流畅地表达思想、交流信息,是词汇学习的终极目标——用得好才是真的好。一个英语单词,只有充分掌握了它的发音、拼写、词性、词义和用法,才能真正学以致用。但目前很多初中生在词汇学习时惯于就词论词死记硬背,他们虽在发音、拼写、识记汉语释义等方面发力不少,也会读、拼一定量的词汇,但由于在词义理解、词性判  相似文献   

4.
给语文词典标注词性应根据词典的规模、义项归并的粗细确立相应的词类系统,标准要具体简单具有操作性,词性与释义、配例尽量协调一致,妥善处理兼类词及照顾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5.
语文辞书标注词性是为了让用户明确认识词目的语法性质,因而词性标注必须充分显示词的语法功能,兼类词、罕用词的词性标注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不同词性的词目,释义用语应有区别,释义词语需要注意词性或释义短语的语法性质与词目相同。词目配例应体现一类词的典型功能,同时其所体现的功能应尽可能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词典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但学习者究竟应使用什么样的词典,一直以来是一个被大部分学习者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英语习得者应尽可能早地、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词典,因为英语词典有词义解释准确、释义词语简单实用、句子例证更丰富和其他众多优点。在谈这个前,有必要了解词典及其功能。一、词典及其功能《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词典一词的解释是“收集词汇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和“工具书的一种。汇集单字,按某种查字方法编排,并一一注明其读音、意义和用法。”从这两个解释中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角度,分析了目前较有影响的汉语学习词典在离合词注释方面存在的问题:1.记性标注不统一;2.释义中模糊了内向词典和外向词典的区别;3.用超纲词或英语释义加重了学习者的负担;4.用法提示和释例不全面;5.注释中未将此类词的“离”“合”两类用法分别注释等。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离合词注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比较《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好”字释义的异同,通过分析两部词典中“好”字义项收录、义项分合、词性标注以及所收词条等,指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释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释义理论、语义学研究和词典编纂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方言中,“安逸”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现有方言词典对“安逸”释义不确或义项不全,需要进一步斟酌修订。“安逸”共有3种词性8种用法,从共时角度来看,“安逸”与其近义词“巴适”“舒服”之间均存在较大区别。通过考察“安”“逸”本义,可知“安逸”在战国时期由“安”“逸”类义复合而成,其意义通过引申和感情色彩的变化产生流变,发生机制主要是词义扩大、义素移位、因果转换和反语。  相似文献   

10.
安庆方言舒声促化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单字舒声促化,促变原因:上古入声字的方言遗存,对中古舒入两读字入声读音的继承,其他同偏旁入声字的同化,音值借贷,同义入声字类推;二是舒促两读,即单字读舒声,在词语和句子中发生舒声促变,促变原因:轻声音节入声化,词性和词义及语法功能的不同引起的促变,急读和轻读引起的舒声促化。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有一些成语,历史悠久,其词形用法、语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颇为复杂的系统。研究它们,必须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运用系统的方法,全面考察,才可能避免失误,得出比较全面的认识。“摩顶至踵”系一成语。《汉语大词典》收录并解释了它。其解释采用的是枚举归纳法,且只是静态地考察它,因而存在以下不足:1.义项设立不全;2.未释其语义的理据。3.未释该词语源流。笔者特对该词语在《四库全书》中的用例,做了穷尽性的检索,并且从语源、语义、词形及其变化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新字典》是民国初期一部注重实用性与时代性的辞书,是中国传统字书向现代语文字典、词典过渡的产物。该书在体例和内容上的革新,促进了语文辞书及外汉双语辞典的编纂及发展。然而在中国辞书史上却鲜有论及,其历史地位也尚未得到肯定。本文通过比较此前出版的《康熙字典》以及其后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旨在探讨分析该书的成就与不足,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董西厢》是现存三种诸官调中最完整的一种,保留了较多的金代口语成份,对其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进行讨论,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和辞书编纂。  相似文献   

14.
汉语电子词典是汉语自动分词及词性标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分词及词性标注系统的速度和效果。本文介绍了一种通用的基于PB的汉语电子词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通过该系统能有效地管理汉语电子词典,使得词典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为汉语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等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15.
《韦氏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是一部是自约翰逊编撰《英语词典》以来,描述性原则贯彻得最为彻底的一部英语词典。它的客观性与描述性对六十年代以后英语词典的编撰产生不小的影响。主要从该词典的收词、注音、释义、例证、词源、修辞标志等方面来评述这部词典是如何体现其“描述主义”的原则,同时也指出它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网络语料和基于重庆城市人群的社会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的量化分析探讨了北方方言流行语"二"这一语言现象。文章指出流行语"二"正处于从地域方言到社会方言变化进程中,与传统意义的数词"二"在词类和语义上都存在着差异,且在语言层面和使用层面表现出特殊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如果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找"窝囊"这个词,义项里并没有"衣服穿得不得体、肥大、不利索、邋遢、不整洁、不齐楚"的义项,而实际交流中,常常使用"~穿得很窝囊"这样句子。这给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带来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8.
潘宗乾教授编写的《汉英双解英语同义词词典》不仅对英语同义词的辨析做出了汇总,同时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首次以汉英检索的形式呈现同义词辨析信息,从而为汉英词典和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该词典在编纂体例,同义词的收录标准, 同义词的例证选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寻找更科学严谨,更符合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需求的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电子词典辅助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电子词典的产生、发展及其与印刷词典相比的优越性。在电子词典的辅助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充分显示其成功的一面.如果能将印刷词典与电子词典有机地融合使用.一定能开辟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收词最多的一部大型词典,它代表了我国目前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但由于我国文献典籍数量众多,再加上近年来又有出土文献“重见天日”,统纂辞书时搜集资料不全,可能会漏收一部分已经存在的词语;或者引用晚于该词实际产生时代的书下来证明该词的某一义项的存在,因而出现书证过晚的问题;或者产生误解词语意思的问题,等等。有关辞书,尤其是《汉语大词典》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被多次提及,为《汉语大词典》进一步完善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篇文章也为《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作材料的搜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