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摄影记者应该下功夫拍好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照片又脱离不开文字的作用。文字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为照片提供“画外音”,两者相得益彰。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天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不可能成为新闻照片。“让照片说话”,是强调抓好新闻现场瞬间形象,拍出更好、信息量更大的照片来。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轻视文字写作。二、同一幅新闻照片,好的文字说明为照片增辉,文字平平也会使照片失去进力。三、文字可以弥补照…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新闻照片有哪些基本要求,怎佯为报纸提供新闻照片? 陕西南郑县 陈宗强 陈宗强同志: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现在有不少家庭有了照相机,许多通讯员也成为多面手,既写文字稿,又拍摄新闻照片和艺术照片,大大丰富了报纸的内容。 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中的一个品种,同时又是新闻战线上一支独具特色的轻骑兵。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宣传十分重视“图文并茂”,报纸一改过去“重文轻图”的倾向,呈现出多彩多姿的景象,这就为新闻照片提供了用武之地。 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这几点:一是要有新闻性,要有新闻价值,这和文字新闻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应当按新闻价值去衡  相似文献   

3.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报纸通常被称作“新闻纸”,见诸报端的新闻照片是新闻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它首先应该具有新闻属性这个共性,其次才是具有摄影作品品格的个性。新闻照片不仅要求照片直接传递凝聚成静态的新闻,还要求配发的文字说明五 W 齐全,增加新闻的动态信息量。可是笔者读到的见报新闻照片,内中有不少文字说明常常五 W 不全。究其原因,或因照片投稿者缺乏这方面专业知识,或因匆忙疏漏,更主要的是编辑和审查签发者把关不严,认为新闻照片以照片传递新闻,文字说明无足轻重,马虎待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京日报在新闻摄影报道上有不少改观,摄影记者拍摄了一批新闻性强、有特色的新闻照片,一些摄影作品在北京市和全国获奖;编辑在新闻照片的版面安排上冲破了一些旧框框,用通栏大照片作头条。甚至在一版出画刊,在“全国报纸第一版运用新闻照片好版面评比”中获一等奖;第十一届亚运会报道,进一步打破常规,编报以新闻照片为中心,出版彩色照片专刊,给人面目一新之感,版面编辑获“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作品”特别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北京日报编委会领导,特别是总编辑刘虎山重视新闻摄影工作,不断挖掘新闻摄影潜力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闻照片是用照相机照出来的,不是用笔写出来的。摄影记者应该把主要功夫,用在拍好新闻照片上。对摄影记者的检验,最根本是看他能否拍出好的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摄影记者不仅不应忽视文字的作用,而且应该努力熟悉和掌握这一手段。提高文字水平,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更大、更好地发挥新闻照片的效能。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没有文字不行。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无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  相似文献   

7.
报纸通常被称作“新闻纸”,见诸报端的新闻照片是新闻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它首先应该具有新闻属性这个共性,其次才是具有摄影作品品格的个性。新闻照片不仅要求照片直接传递凝聚成静态的新闻,还要求配发的文字说明五W齐全,增加新闻的动态信息量。可是笔者读到的见报新闻照片,内中有不少文字说明常常五W不全。究其原因,或因照片投稿者缺乏这方面专业知识,或因匆忙疏漏,更主要的是编辑和审查签发者把关不严,认  相似文献   

8.
编辑在编发新闻图片稿的过程中,往往对发“专题”还是发“独幅”难以与作者达成共识。就军报的情况来看,似乎要求发“专题”的越来越多了。针对这个问题,我想着重谈谈独幅照片的优势。一、从新闻照片的本质特征青,最能体现“一圄胜千言”优势的是精彩的独幅照片。我们常说新闻照片“一图胜千言”,是指新闻照片以其最能体现新闻事件本质特征的最佳瞬间,向读者展示了该事件最精彩、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情节和细节,使读者能从照片画面提供的有限信息中能联想起事件的前因后果和预期的发展趋势,而且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对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对报纸而言 ,除了要加快发行速度、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外 ,版面中直截了当的信息———照片 ,也越来越被读者所重视 ,强调“图文并重”已成为当今报纸的发展方向。那么 ,版面编辑在编好“文”的同时应如何把“图”也编好呢?笔者认为 ,关键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怎么选“选”是编辑照片的第一道工序 ,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编辑在筛选新闻照片时应从拍摄题材、真实客观、用光构图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把握。首先 ,题材重大的新闻照片应列为首选 ,如新华社发的重大…  相似文献   

10.
可读性,这个词已广为中国的文字新闻从业人员所接受,重视和研究了。对于新闻照片,它也同样存在、值得探讨与重视吗? 新闻照片发展到今天,无论报刊编辑还是读者,对它都有了远比过去更高的要求。版面编辑希望每天都能刊出几张“抢眼”照片,使本报比竞争对手在读者中更“抢手”,从而提高发行量,读者不仅希望从报上的照片中了解发生的事实,而且企望进一步弄清新闻事件的“真相”,与事件有关的人们的遭遇、命运,社会公众的反映等等。新闻照片只起被动记录、证实,只是无关紧要的插图的时代结束了。它已作为独立报道信息、揭示和解释新闻的传播形式而存在。重大新闻发生时,甚至出现了主要以大幅照片而不是  相似文献   

11.
新闻照片与新闻背景的关系,至少在三个层面上值得注意。一是照片本身作为新闻背景运用。报刊采用新闻照片,大多数是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或当时大众关注的新闻人物。还有一些就是起新闻背景作用的照片,对新闻本身作历史、环境、因果、对比等方面的补充,可称之为形象的新闻背景。而有时,当无法获得现场新闻照片时,背景新闻照片也可充当“主角”。典型的例子是,今年4月7日,巴解领袖阿拉法特的专机在利比亚上空遇到沙漠风暴后一度失踪。飞机紧急着陆时,三名机组人员丧生,阿拉法特受伤。当时无一家通讯社获得飞机失事的现场照片,美联、路透、法新不约而同地播发了几张有关阿拉法特的资料照片(图一)。其中除一张为介绍与阿拉法特座机同型号的飞机外,其余多为阿拉法特在国际事务中的照片。这些背景照片代替现场新闻照片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主体照片,同时也补充说明了阿拉法特这个新闻人  相似文献   

12.
摄影记者的思想“储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影记者的思想﹃储存﹄周寅杰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同一新闻,许多照片比不上文字新闻的信息量、深度,吸引不了读者。因此,编辑只能“忍痛割爱”,少用照片。为增强新闻照片的思想深度,使其更具冲击力,摄影记者应该努力做到“意”在“镜”先。所谓“意”在“镜...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结束的’99年度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评选,与以往中国新闻摄影界举办的各种评选有很大的不同。除了“高起点、高难度、高追求”成为本届评选的最大特点外,一些未见诸报端或主流新闻媒体没有刊发过的新闻照片的获奖也成为一道风景。 相对大多数新闻摄影评选要求“参评照片必须见过报”这一规定来说,此次未见报作品的参评是一种大胆而有益的突破,但优秀新闻照片未见报多少令人有些遗憾。因为这些作品并不是拍得不好,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些编辑不大懂新闻照片,缺乏图片意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摄影照片见报通常是两种情…  相似文献   

14.
曾薇  许亚荃 《青年记者》2007,(16):57-57
“报纸上采用的照片可分为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两大类”。新闻照片是指照片信息中包含某些新闻要素的照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闻照片,是新闻与照片的结合,是用照片的形式来报道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通过可视形象反映事物本质的瞬间。一幅新闻照片的优劣,除了拍摄者操作机器和暗房等纯技术之外,重要的是拍摄者通过选择,将事物具有冲击力的内涵,即典型情节(情趣)恰当地停留在画面上。大凡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一图胜千言”效果的新闻照片,都具有深刻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闻图片编辑,我常常祈盼着稿件中会跳出几张会“说话”的照片,因为这类照片生动感人,又耐人寻味,能给人以激情。本文提到的4幅照片,就属会“说话”之列。它们无需过多的文字说明,读者凭画面就可感受到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或人物活动内涵。《百岁姐妹相逢又一载》(图一,吴元柳摄),是反映一对百岁姐妹相聚的社会新闻照片。画面上,一对老人手持拐杖,并排而坐,满脸的皱纹、黑斑和迟钝  相似文献   

17.
陕西日报开辟“陕西重点工程掠影”和“风流人物”新闻摄影专栏以来,短短数月,竟引起了广大读者和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让“重点工程”照片唱“主角”,这是“图文并重”、“文图互补”形式的一次尝试。它不仅对新闻摄影的改革和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也提高了报纸的声望。7月10日,《新闻知识》编辑部邀请了一些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就两个专栏的长与短,以及怎样才能拍出真实生动的新闻照片,如何摆正新闻摄影的位置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今晚报是四开四版,如果不研究自己报纸的特点,新闻照片可能变成每天一块豆腐干,只是作为活跃版面的配件。我们想:新闻照片既然是一种新闻手段,应当同消息、通讯、言论一样,成为报纸上的主角,而且要利用新闻摄影自身形象性强的特点,发挥出它的独特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出好点子,提高质量,让版面编辑看到我们的照片之后“爱不释手”,千方百计为它开绿灯。  相似文献   

19.
今晚报是四开四版,如果不研究自己报纸的特点,新闻照片可能变成每天一块豆腐干,只是作为活跃版面的配件。我们想:新闻照片既然是一种新闻手段,应当同消息、通讯、言论一样,成为报纸上的主角,而且要利用新闻摄影自身形象性强的特点,发挥出它的独特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出好点子,提高质量,让版面编辑看到我们的照片之后“爱不释手”,千方百计为它开绿灯。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照片新闻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它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它通过新闻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和内容。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叫做“一图胜千言”。我国报界也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可见,新闻图片相对于报纸来说是何等重要。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作品《父与子》中说: “一张照片表现出来的东西,如果用书本来说,可能需要一百页的篇幅。”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穆青在《论新闻摄影》一文中也指出: “新闻照片能使读者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能享受视觉上的美。”因此,新闻照片比文字报道简洁、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