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2013年08月11日马鞍山市Landsat 8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软件反演了马鞍山市雨山区和花山区的地表亮度温度,再将地表亮度温度值归一化处理,划分为强绿岛区、绿岛区、正常区、热岛区和强热岛区5个等级.分析了马鞍山市热岛效应空间分布情况,并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裸地与建筑用地指数(NDBBI)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对马鞍山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马鞍山市热岛效应强的地区位于雨山区沿长江南北向延伸,城市建设用地的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其他用地;(2)地表温度与NDVI呈负相关,与NDBBI呈正相关;(3)城市化、下垫面变化、工业生产等是造成马鞍山市城市热岛效应强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4年09月11日Landsat-8 OLI/TIRS影像数据,以安徽省马鞍山为研究区,使用ENVI5.1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Landsat-8影像的TIRS10波段使用单窗算法进行地表亮度温度反演,再对OLI多光谱影像使用神经网络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芜湖市城市热岛效应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马鞍山城市中心区地表亮度温度明显高于市郊,强热岛区与热岛区面积共12.80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1%,城市热岛效应存在但不显著;(2)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不同,地表亮度温度差异明显;(3)建设用地表面温度相对较高,是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林地和水体面积的增加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2015年四季的Landsat 8OLI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ArcGIS软件反演唐山市主城区地表温度并制图,结合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及地表覆盖类型,分析研究区热岛效应季节性特征。研究表明:唐山市夏季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面积最大,地表高温区域从城郊农用地域向中心建成区转移,自西向东、由南向北扩散,面积先增后减(按冬、春、夏、秋顺序)。其中南湖区域一直位于低温区,除此之外,春季与夏季、秋季与冬季对应的高、低温区分布情况几乎相反。密集建成区及其间交错的小规模绿地对地表温度升高贡献率最大,其后依次为农田、林地、水体。故南湖生态城的建设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调节气候平衡的作用明显,值得后期对南湖的生态效益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扩张,不透水面增加,热岛现象日渐凸显,对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以2002-2017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反演泉州主城区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建筑物指数,通过均值-标准差法对地表温度进行热岛分级,分析了热岛与植被指数、建筑用地的数量关系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呈中等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均值为-0.54,地表温度与城市建筑物指数呈显著线性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均值为0.82;②通过均值-标准差法对地表温度分级,2个城区热岛面积均呈上升趋势,鲤城区、丰泽区热岛区域面积分别上升30.33%、8.59%;③热岛区域与城区建设用地发展趋势一致,鲤城区热岛区域受建筑物指数影响较大,丰泽区受植被覆盖与水域影响,热岛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5.
以郑州市为研究区,采用2001、2008和2015年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郑州市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植被指数的关系.采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利用ENVI 5.1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在Arc GIS10.2中制出郑州市地表温度图,根据地表温度与NDVI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地表温度与NDVI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在2001、2008和2015年,由于城市扩建,郑州市植被覆盖度降低,NDVI值低的地区面积不断增加;中温区面积逐渐减少,高温区面积逐年增加,大体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扩散.  相似文献   

6.
崔丽霞  王蕾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6):48-50,60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研究气候、水温、生态、农业等领域的重要参数。遥感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取较大区域的地表信息,因此使用遥感技术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提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2015年8月15日获取的唐山市中北部地区Landsat 8影像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植被归一化指数和反演地表温度,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得到该区域内的土壤含水量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可对Landsat 8遥感影像进行土壤含水量信息的提取,由此也扩充了Landsat 8影像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 5.3软件平台和像元二分模型,对安庆市2004年和2017年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研究安庆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2004-2017年,安庆市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4.99 km2,中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0.95 km2,中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0.95 km2,中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8.53 km2,中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8.53 km2,中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14.87 km2,中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14.87 km2,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了123.96 km2,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了123.96 km2.(2)安庆市绝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良好,中低植被覆盖区和低植被覆盖区呈现出由菱湖向四周扩展趋势,东部植被覆盖度下降较多,植被覆盖呈现碎片化分布状态.(3)安庆市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区向西迁移,居民区向东扩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福州市热环境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彩色合成原理,对3个时相TM影像的热红外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利用合成图上不同的色调分析城市热环境的变化趋势;并将彩色合成图进行HLS变换,利用变换后的色度、饱和度和亮度3个分量将福州市热环境变化类型划分成热岛区、热环境缓解区、热环境波动区、热环境恶化区4大类,并分析了这几种热环境变化类型的分布情况和成因.  相似文献   

9.
热红外遥感是一项探测地热资源、植被覆盖、农作物估产等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重要技术.使用Landsat 7/ETM+热红外波段(band6),基于单通道算法,对长春地区地表温度应用反演,从而为研究该区地热资源、土地覆盖、城市热岛效应及环境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表明,热红外遥感能够有效探测到地表温度异常,而引起其异常的原因有待我们就一步验证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宜春市1959年-2011年9月模拟计算的太阳辐射资料和宜春城区与郊区2008—2011年6、7、8三个月的日最高气温等资料剖析宜眷中心城区热岛强度,分析城市熟岛效应的成因,思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探索有关部门在城市热岛效应业务工作中有所作为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株洲市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及热岛效应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温度(LST)是研究区域地表能量平衡和资源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地球系统科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城市热环境和植被覆盖状况相关性研究,对城市绿地规划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研究选择1993年8月25日株洲地区的陆地卫星TM影像,利用单窗算法对LandsatTM热红外波段反演地表温度获得较高的精度。通过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用统计方法对株洲市反演的温度和NDVI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温度与植被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地表温度(LST)高的区域对应NDVI一般都较小,反之亦然。在此基础上运用城市热场变异指数对株洲地区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热场变异指数能够明显地反映出城市热岛现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变得日益严重。利用广州地区的Landsat 7 ETM+影像,对热红外波段数据和多光谱波段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和解译,结合GIS数据,以天河区和番禺区为典型样区分析不同的用地结构与热导效应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热场变化与城市集聚程度有明显的关系,下垫面土地覆被类型是主导因素,热场的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业区、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民区、郊区。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通过2005、2013、2018和2022年影像资料进行温度反演及标准差椭圆-重心分析,提取4年来合肥市土地利用类型,得到并分析了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温度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合肥市温度变化较大,均温变化6℃,且呈现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态势,高温主要聚集在建筑高密度区及工业园区。土地类型变化较大,绿地大面积消亡,主要变化为裸地及建筑,变化类型趋势与高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热岛质心向蜀山区方向移动,符合合肥市发展规划趋势。低温区主要为绿地景观及水体,且绿地景观变化波动小于水体,更加适宜作为缓解热岛效应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间,对梅州市区建筑区、城区斑块林地、周边农田和周边林地等四个不同的鸟类栖息地的鸟类取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梅州市区的鸟类取食集团的总数整体上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呈减少趋势.(2)梅州市区的鸟类取食集团的物种数在总体上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呈减少趋势.(3)某些鸟类的取食集团会随栖息地的不同而发生改变.(4)不同的鸟类取食集团的分布与不同的栖息参数有显著的回归关系.(5)食物丰富度、灌木层密度等因素是影响鸟类取食集团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中密集的人口和众多的工厂每天产生大量的热,使气温升高,造成温度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同时, 晚间工厂排出的大量烟尘微粒和二氧化碳,就象被子一样阻止城市热量的扩散,致使城市比郊区气温高,如同一个在温度空间分布图上,城市好象一个温暖的岛屿,所以称为热岛.这也是在城市里,感到酷署难当,来到乡村却能够感受到迎面吹来的习习晾风, 顿感觉清爽透骨,署意尽消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以绵阳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移动窗口法和均值变点法提取地形起伏度,分析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并与海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绵阳市中起伏度地形(200~500 m)占比最大,占研究区土地面积33.97%;小起伏度地形(70~200 m)次之,占26.83%;大起伏度地形(500~1 000 m)占18.32%;微起伏度地形(30~70 m)占15.46%;平坦地形(0~30 m)占5.38%、极大起伏度地形(>1 000m)占比最少,占0.4%.(2)地形起伏度对绵阳市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的影响强于海拔的影响;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强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且均呈显著负相关.(3)绵阳市地形起伏度不超过70 m的地区,聚集了26.67%的人口和35.41%的经济总量,但土地面积仅占2.74%,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平原、台地等地形起伏度较小地区聚集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热岛效应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洛学院学报》2016,(6):76-81
利用2003年6月Landsat5 TM和2014年8月Landsat8 OLT_TIRS两期遥感影像数据对西安市主城区夏季热岛效应强度与同期植被覆盖度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与热岛效应强度呈负相关,西安市主城区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平均降温0.47℃,但植被覆盖度对降低温度的影响却因地而异;西安市植被覆盖在空间上呈现自一环向三环主城区外围逐渐减小的趋势(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5%、42%和38%),地表温度温差自一环至三环呈现降低的趋势(地表温差分别为18.88℃、14.62℃和9.43℃);2014年较2003年,西安市主城区植被覆盖向低等植被覆盖快速过渡,人类活动对城市自然景观影响日趋加重。  相似文献   

18.
以Landsat8OLI/TIRS遥感影像和DEM高程数据为数据源,以福建三明境内的莆炎高速公路YA12标段两侧1000m路域范围为研究区域,对南方红壤丘陵山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应实际需要,基于遥感影像采集不同等级的样本点,确定植被、土壤、湿度、温度指数、高程、坡度作为路域生态脆弱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构建路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总精度为83.33%,Kappa系数为0.79)。结果表明,研究路域的微度、轻度脆弱区占总面积的84.90%,说明该路域生态脆弱性程度较低,公路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而中度、重度、极度脆弱区占总面积的15%,需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环境保护,及时进行建设后生态再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省贵阳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年和2013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并结合DEM派生的地形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不同高程和坡度下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并定量地分析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研究表明:林地和耕地所占比例最大,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各地类大都分布在海拔为1085-1285米和坡度为5°-15°区域.  相似文献   

20.
对1970~2006年邢台市和周边邻近的内丘、任县、巨鹿4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邢台市热岛效应的总体、年代际、季节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邢台市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在最近的37年中,市区比郊区年平均气温偏高0.97℃,且这一现象有增强的趋势.邢台市城市热岛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最低气温的影响,对最高气温的影响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