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里的杂草     
一天,休谟带着众弟子路过田野。休谟指着田野问弟子说:“你们看田野里长着些什么?”“杂草。”众弟子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们告诉我,要怎样才能除掉这些杂草?”众弟子不禁有些愕然,心里说: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只要给我一把锄头就够了。”大弟子首先开口说。二弟子马上说:“还不如用火烧来的快。”三弟子反驳道:“要想斩草除根,只有深挖才行。”等众弟子七嘴八舌讲完后,休谟微微一笑,说:“你们回去后按自己的方法去清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一年后,众弟子再次相聚,他们都很苦恼,因为无论他们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清…  相似文献   

2.
这一期的博客,选取了同一类题材——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用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学生?怎么想到这种做法的?作者张艳霞说,最早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休谟和学生关于铲除田间杂草的讨论,其中休谟留给弟子的那句话触动了她:“要想除掉田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田野里种上庄稼。是否想过,你们的心灵也是一片田野?”  相似文献   

3.
休谟把弟子们带到露天,问道:“你们看,田野里长着些什么?“杂草。”弟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告诉我,你们怎么除掉这些杂草?”众弟子不禁有点愕然,心里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相似文献   

4.
心里的杂草     
一天,休漠带着众弟子路过田野。休漠指着田野问弟子说:“你们看田野里长着此什么?” “杂草。”众弟子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你们告诉我,要怎样才能除掉这此杂草?” 众弟子不禁有此愕然,心里说: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 “只要给我一把锄头就够了。”大弟子首先开口说 二弟子马上说:“还不如用火烧来得快。” 三弟子反驳道:“要想斩草除根,只有深挖才行。” 等众弟子七嘴八舌讲完后,休漠微一笑,说:“你们回去后按自己的力法去清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年后,众弟子再次相聚,他们都很苦恼,因为无…  相似文献   

5.
一位智者门下有很多满腹经纶的弟子,他看到弟子们即将成才,心中自是高兴,但他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对弟子还有些不放心,于是把他们召过来,露天设坛讲了最后一课。 “你们看田野上长着些什么?” “杂草。”弟子们不假思索地说。 “告诉我,你们会如何让田野上长出庄稼来?” 弟子们愕然:这问题也太简单了。 “直接播种!”他们异口同声地喊到。 智者站起来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 。你们回去播种吧 ,一 年后再在此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来了,他们都很苦恼,因为播下种子后,庄稼不但没长出来,杂草反而更多了,弟子们急着向智者请教。然而智者已经离开了…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 师父把弟子带到一片空旷地带,问:“你抬头看看,看到了什么?”“天空。”弟子答。“天空够大的吧,”师父说,“但我用一只手掌就能遮住整个天空。”弟子无法相信,一只手掌怎能遮住整个天空呢?  相似文献   

7.
除草的方法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我们现在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都答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  相似文献   

8.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  相似文献   

9.
大卫·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的弟子,个个学富五车。一天,休谟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弟子们颇有些放心不下,于是就决定露天讲授最后一堂课。  相似文献   

10.
传道     
秋天,师父召集三个弟子,说:“你们日夜诵经,但未能悟道。此时节正是明道的时候,你们去后山悟道吧。”弟子们领命而去。夏天,师父再次召集三个弟子,说道:“你们抬起头,看着我的嘴。”师父张开了嘴,看到三个弟子眼中一片迷茫,便重新闭上。“唉,我的牙齿都掉了吧?”“是……”师父  相似文献   

11.
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很有感悟。 哲学家带领他的弟子来到一片旷野,问:“如何除掉旷野上的杂草?”弟子们有的说除掉它,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撒上石灰,还有的说斩草除根。哲学家摇摇头说:“如果没有理想的答案,明年再到这里来吧。”第二年,弟子们都来了,之间昔日的旷野如今已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突然他们醒悟了:原来除掉旷野中杂草的最好办法是种植庄稼。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2007,(4)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三个弟子漫游天南海北,广闻博记。弟子们个个都是满腹经纶。一天,哲学家在旷野中的一片草地坐了下来,对弟子们说:“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在你们的学业结束之前,现在我们上最后一堂课。”  相似文献   

13.
禅师问弟子:“怎样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笑地点头。另一个弟子说:“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  相似文献   

14.
休谟和康德哲学的最大的相似点莫过于它们都是不可知论。有人说休谟哲学是彻底的不可知论,而康德哲学是不彻底的不可知论,但仔细考察他们的认识论著作,应该说他们两人哲学都应属于不彻底的不可知论。像休谟自己所说的“温和的怀疑论”。  相似文献   

15.
先说一个与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关的故事。 二千多年前的一个黄昏,苏格拉底领着他的三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前,对弟子们说:“现在你们到麦田里去摘取一颗自己认为最饱满的麦穗。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采摘了就不能再换。”  相似文献   

16.
周长江 《教育文汇》2009,(3):33-33,60
《论语》共有512个条目,涉及“问”的约有116条,有弟子问先生,有先生问弟子,也有弟子问弟子,真是问声一片。其中最受关注的应该是“问”同“答”异现象。  相似文献   

17.
平常心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等到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弟子去播种。  相似文献   

18.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阅读①一个哲学家在旷野里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哲学家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长满杂草。”②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问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③弟子们非常,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今天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问题。④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⑤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哲学家微笑一下,示意下一位。⑥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⑦接着讲的是第四位弟子,他说:“斩…  相似文献   

19.
一位哲学家的三个弟子还有一年就学业期满了。这一天,哲学家把三位弟子领到一片茅草丛生的荒地边,问道:“要除去这片荒地上的杂草,你们打算怎么办?”第一个学生脱口说道:“找几个工人,带一些锄头、镰刀,半天时间就可以解决问题。”第二个学生沉思片刻,说:‘火攻”! 第三个学生似乎成竹在胸,面对着老师追问的目光,却笑  相似文献   

20.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漫游了世界后,坐在一块荒地上休息。哲学家若有所思地问弟子:“如果一块地长满了野草,你们如何把荒草灭掉?” 一个弟子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个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生石灰连根都烧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