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然而,这次调研似乎表明,以没有学过的“有理数减法”问题作为参照,“有理数加法”一课的教学似乎并没有让学生有特别显著的提高,我的教没有导致学生的学,学生会了也未必是源于我的教,我真正地理解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的涵义。  相似文献   

2.
从整体来说,贵州的高校相对“较弱”,没有“211工程”院校,也没有“985工程”院校,但这并不能说明贵州就没有好的大学和好的教育,如贵州大学就是一所按国家“211工程”框架建设的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3.
进贤为贤     
子贡问孔子:“现在的臣子,谁能算得上贤能呢?”孔子说:“以前,齐国有个鲍叔,郑国有个子皮,都是贤能之士。”子贡说:“难道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吗?”孔子说:“能够发现并推荐人才的人,才称得上贤能。我听说鲍叔推荐了管仲,子皮推荐了子产,却没有听说管仲、子产推荐了什么人。”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发凡》是汉语修辞学的经典著作。本人在研究形貌修辞的实践中,对《修辞学发凡》非语言要素可以修辞及“辞的形貌”的修辞思想 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形貌修辞”这一术语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辞的形貌’的修辞学专著”-《形貌修辞学》。本人认为,没有《修辞学发凡》就没有“形貌修辞”,更没有“形貌修辞学”。  相似文献   

5.
长胖的感觉     
本来长胖是没有感觉的,只是在镜子里发现瘦瘦的瓜子脸变成了鹅蛋形,但是并没有在意,仍然开开心心地和零食做朋友。只是有一天坐邻居的自行车,看见她用力的样子,随口问了一句:“你累不累?”本来只是说客套话的,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多少“质量”,可她一扭头说:“当然了,你长胖了。”  相似文献   

6.
张丽君 《小学生》2011,(5):16-17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并提出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节好课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决定课堂的效果,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没有了激情课堂的创设,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本案例中,教师对本中“长”字的读音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师先请小明朗读并让大家点评,学生对“你那里面有没有长胡子的小虾”中的多音字“长”的读音产生了争议。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没有一笔带过,也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建议大家把‘你那里面有没有长胡子的小虾,有没有穿硬壳衣服的田螺’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到底应该读什么”。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左传》中的否定词“未”的语法功能和袁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的表义问题。“未”不是只能对过去表示否定,而是对过去以至现在表示否定,对将来表愿望或可能,强调动作行为的可变性;而且“未”没有“不”的含义,当“未”后跟助动词,没有动态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时,“未”袁静态否定,但仍有动态意味.表示“还不”。  相似文献   

9.
《教师博览》2003,(5):4-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几年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顿觉惭愧和震撼。惭愧的是,原来那些几乎个个都可以成材的学生到了我手里,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某门户网站转载了一篇稿件,并取名为《孙雯辞去上海体育局公职,皈依佛门或出国结婚》。这篇原名为《孙雯学佛》的报道称,孙雯“皈依佛门,还拜了师父”。大小媒体纷纷转载,一时成了新闻热点。次日,上海某报以《哪会“出家“?是准备“出嫁”!》为题的报道作了澄清。看了有关报道,孙雯表示“结婚想过但还需从长计议”,说她准备“出嫁”有些牵强,但孙雯“没有出家,没有受戒”,“所谓拜了师父,也不过看书时遇到困惑找老师请教而已”。总之,孙雯没有出家当尼姑,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自扫门前雪”赞樊作礼“自扫门前雪”过去常常被当作自私自利、缺乏共产主义协作精神的写照,现在仔细体味一下,“自扫门前雪”倒有予以肯定并加以提倡的必要。企业靠政府,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态势,没有钱找政府,没有材料找政府,没有活干找政府,没有钱长工...  相似文献   

12.
初撰写教案的年轻教师,往往心中没谱,不知自己即将定稿的教案是否“过得去”,去请教别人么,有时又有诸多不便,这就需要一种自省力。在此提出“小学语文教案撰写十自问”与诸君商榷。一问:大致符合该文体的“教法”了没有?二问:符合大纲“教学总要求”了没有?三问:找准了该课文的“重难点”没有?四问:突出该年段“训练重点”了没有?五问:穿插了灵活而求实效的“读”没有?六问:注意“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没有?七问:贯彻了“精讲”、“巧练”原则了没有?八问:注重“教法”与“学法”了没有?九问:寓“思想教育”于…  相似文献   

13.
从相似点入手突破教学难点─—谈《白杨》一课的教学广东吴素芳一、生长环境与生活环境相似文章一开始即展现了“茫茫的大戈壁”的景象,朗读之余,教师应有侧重地让学生展开想象,“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与地“浑黄一体”的画面会是怎样的?并进一步体会出这...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斯大林在奴隶制问题上的观点是不同的:斯大林认为,“五阶段“中的奴隶制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用它来推断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古代历史进程;恩格斯则没有把“三大时期”中的奴隶制时期当成现成的公式来作上述推断。对于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恩格斯在他的著作中没有采用“亚细亚“这个名称,但并没有否认这种“生产方式”的存在,事实上,在他的一些论述中是提到了这种“生产方式”和这个历史阶段的。  相似文献   

15.
女儿11岁了,从小到大她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没有忧愁,不知烦恼。可是有一天,女儿阴沉着脸对我说:“妈妈,你说为什么平时很要好的朋友会突然不理你,而且还常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着你?”“你们闹意见了?”我问。“没有啊,哼!她不理我,我还懒得理她呢!有什么了不起!”女儿怒气冲冲。对女儿的这种情绪,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随口对她说:“没什么,明天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可是,整整一个晚上,女儿都闷闷不乐,满腹心事的样子。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我很快意识到, !孩子长大了,不再像小时侯那样,和小伙伴刚刚打完架…  相似文献   

16.
文涛 《教学月刊》2000,(7):72-72
最近,继“你吃了没有”、“上网了没有”之后,又一个相同句式的问候语“你O了没有”时髦而流行。尤其在媒介圈子里,熟悉网络的人们似乎在一夜之间跳槽到了网络界,都有了这“O”那“O”的头衔。常用的几个“O”的术语有:  相似文献   

17.
现在,贪污受贿的行为,已成过街老鼠,无人不喊打了。但是,人们并没有发现,或还没有重视到,除了经济和人事上存在腐败,在思想和理论上,也存在着腐败。风无源不起,天无云不雨。各种不正之风一股接着一股吹来。这首先就和不许问姓“社”姓“资”、不许问姓“公”姓“私”的舆论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8.
烂苹果定律     
金戈 《学习之友》2006,(12):41-41
权力腐败是遵循着“烂苹果”定律而发生的:当一个权力系统中某一个人出现腐败行为而没有受到惩罚,即筐子中出现了一个烂苹果,这个“烂苹果”没有被淘汰出局,则很快就会有其他“苹果”受到“传染”和鼓励,他们的自我压力会减少。并随之出现腐败行为,直到所有的“苹果”都腐烂到一起。  相似文献   

19.
语文目标教学搞了十多年,现已深入人心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语文课堂目标教学还未能走出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一部分教师理念落后,生搬模式.硬套方法,没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三主内容,也没有真正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变革,只注重教法,不注重学法,割裂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洁 《早期教育》2002,(10):37-37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没有“做”就没有“学”,也没有“教”。当前,在幼儿园中进行的开放式区域化学习活动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