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贺敏 《今传媒》2007,(7):32-33
1998年下半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大本营",在中国电视界引发了一股强烈的娱乐旋风,一时间风起云涌,"快乐""非常""相约""动员"等字眼的频频出现,似乎在提醒人们:一个游戏与狂欢的时代已经到来.电视娱乐节目的火爆引发了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关注.本文从合法化休闲快感的慰藉、窥视癖心理的满足、狂欢心理的发泄三个方面,试图从观众心理这一角度分析电视娱乐节目热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时下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似乎出现了未老先衰的趋势。如何期待娱乐节目再度为中国的电视带来希望?本文认为,娱乐节目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符合现代娱乐产业运作的、科学的娱乐节目经营管理模式,才能不断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型电视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3.
韩卫娟 《新闻知识》2012,(12):82-84
本文从体验经济的介绍入手,着重分析了体验的内涵和顾客体验价值的几个层次,并将该理论引入电视娱乐节目的研究,从观众体验价值的角度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是观众体验价值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并指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满足观众娱乐体验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出现第一批电视娱乐节目,这就是以《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等为代表的综艺类节目.1998年前后,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1997年7月11日开播),《玫瑰之约》(1998年7月16日开播)等节目为肇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开始勃兴,并席卷荧屏,刮起一股"娱乐"旋风.目前看来,隐藏在电视娱乐节目背后的寒流亦不可忽视,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住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萍 《传媒》2010,(10):51-52
凭着对传统的精英化的反叛,草根化节目曾一度掀起内地电视娱乐风暴.一些卫视以"草根化"为核心孵化出一系列颇具创意的节目,有以草根阶层为主角的选秀节目、相亲节目、户外体育节目、智力问答节目以及情感访淡节目等.然而电视娱乐节目彰显草根精神的时间,低俗化倾向也随之而至.低俗化严重影响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剖析某些节目,希望挖掘出有意义的、内在的规律性,从而推动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一文,在丰富、翔实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市场格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全面考察,就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观众构成及发展阶段、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竞争格局、中国当前主流电视娱乐节目——“选秀型”节目的典型个案分析和比较、以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荣婷 《传媒》2010,(12):54-56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始于20世纪90年代,自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起,电视娱乐节目经历了晚会、游戏、竞猜、真人秀四个时期.以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一炮打响为标志,真正掀起了中国电视的"娱乐"狂潮.  相似文献   

8.
儿童电视娱乐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将儿童置于成年人的视野之中,是儿童节目与综艺娱乐节目的结合体.儿童电视娱乐节目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产生出了很多问题,本文作者试分析"儿童娱乐热"对当下电视娱乐生态的影响,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电视节目四大形态之一,占据了电视节目播出的很大部分.未来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如何发展,我们理应制作出怎样既具备经济效益又坚持社会效益的电视娱乐节目,本文从电视娱乐节目二十年的发展路径说起,探讨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0.
从“真人秀”谈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伟丰 《今传媒》2011,(4):82-83
上世纪末开始,中国电视荧屏一改原来生硬、单调的色彩,令人新奇地出现新的声音,娱乐节目的出现,让电视荧屏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全维审视这些年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变化,我们欣慰,在经历了初期模仿阶段后,国内的电视娱乐节目正逐步趋于本土化。不论形式还是内容、抑或文化品味,本土化都是电视娱乐节目经营的基本原则。而"真人秀"作为一种新兴形式,它掀起的民众狂欢旋风,以及"秀"声"秀"海中引发的中西文化冲撞和本土化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限娱令",使得卫视娱乐节目成为稀缺资源。为了充分挖掘现有娱乐资源的价值,各地卫视纷纷引进国外版权,通过集约化经营方式提高娱乐节目的产出。本文认为,"限娱令"只是娱乐节目转型的导火线,推动娱乐节目集约化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于四种力量的复合,即观众、市场、媒体和政府。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娱乐节目,通过提高制作成本,配置先进设备,开发明星资源等手段,走出了"大投入、大产出"的"大片化"发展思路。全国卫视娱乐节目的大片化,必将带动中国电视行业的整体进步,并在协商的基础上推动电视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娱乐节目形态是指电视娱乐节目内容、形式、品质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即由题材、叙事、娱乐、视听等元素构成的电视娱乐节目设计模版.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共分为18种节目形态,并具有复制性、限定性、流动性三大特性.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引进来"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随着这些综艺娱乐节目在我国获得的成功,使得"引起来"的节目不断的增加。但是由于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的差异,"引进来"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不得不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以符合本地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要求。因此本文对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引进来"的本土化改造进行探讨,从而分析我国的本土化思维,以期能促进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昇 《今传媒》2012,(8):121-122
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多人主持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正大综艺》。时至今日,多人主持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名为"主持群"的特定的主持人配置形式,且这种群体主持形式在当下的电视娱乐节目中普遍存在。本文将对主持群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且梳理出主持群在电视娱乐节目中优势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郭弘董健 《传媒》2014,(3):41-43
正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电视娱乐节目除了发挥娱乐功能之外,还应注重人文关怀。本文以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针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实情况,梳理《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亮点,思考收视成功背后的原因,分析如今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状及推动力,以期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开拓新思路。《爸爸去哪儿》节目创作背景在现如今的电视荧屏上,多元而深入的竞争迫使电视娱乐节目"娱  相似文献   

16.
电视娱乐节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面积进入观众的视野,并迅速取得较大影响。目前,电视娱乐节目已经与新闻、电视剧一起被各卫视台视为增加收视、扩大影响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此同时,电视娱乐节目也遭人诟病——雷同、短命、浮躁。相当多的节目已经或正在步入困境。可以说,电视娱乐节目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算不得"远虑",而是不得不认真面对的"近忧"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历经教十年,由原来单纯的综艺歌舞表演节目模式发展到现在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的节目模式,丰富了观众的业余生活,拓展了电视媒体的经营业务,在质和量双方面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随着电视产业化改革的深入,随着电视媒体的强劲发展,今天的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正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领中国步人一个以商业利益为主导的消费时代,大众传媒作为"第三产业"的经济属性被强调.电视行业迎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强调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参与性的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综艺娱乐节目在荧屏兴起.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从1981年开创至今已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收视首选。本文借助电视叙事的基本理论,对叙事主体之一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三十余年的发展进行梳理。在主体因素及传媒生态变迁的影响下,伴随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态的日趋成熟和多元,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在叙事进程中的职能和价值呈现为"简单串联——情感带动——主导娱乐——平等体验——弱化影响"的渐变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于宝莹 《今传媒》2016,(4):39-41
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格局下,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承载的社会功能偶有失调现象出现,影响了受众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功能"失调"的症状,并对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未来走向做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