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回音     
<正>邵家全:我退休10余年,经常去真新街道图书馆浏览各类报刊。其中,《档案春秋》内容丰富,栏目繁多,以珍稀鲜见的真实档案,呈现给广大读者。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见我跨入阅览室,就向我招呼:新一期的《档案春秋》杂志到了。我拿起杂志,如饥如渴地阅读,针对有价值的史料旧闻,史传、视点等栏目进行摘录。许云倩:文史杂志钩沉历史,可读性、收藏性兼具。与同类杂志相比,《档案春秋》还是可读的,经常会带上飞机阅读。余加庆:得知《档案春秋》再次蝉联"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为贵刊感到骄傲。撷取有  相似文献   

2.
回音     
正@金惠敏:《档案春秋》杂志内容丰富,具有收藏价值。杂志上刊登有《热血青春的回忆——万伯翱与父亲万里的人生故事》《做一颗红色的种子》等有关上山下乡的知青故事。我曾是一名下乡知青,对这段艰苦的生活经历记忆犹新。《档案春秋》带给我很多知识和回忆的视角,祝杂志越办越好。@钱厚贵:贵刊2016年第7期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岁末的傍晚,我正准备晚餐时,突然楼下响起一阵门铃声。我拿起对讲电话,下面传来一个声音:"我是邮递员!你有《档案春秋》的邮件,今天已是第二个了。"这话不假,下午邮递员送来的是个面积不小,薄而轻的邮件。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大红封面的荣誉证书,内文写到:"您在《档案春秋》杂志2013年第6期上发表的《亲历桑塔纳轿车国产化》—文荣获‘我与改革开放——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征文佳作奖,特颁此证。"晚上送来的第二个邮件,是《档案春秋》征文奖金的汇款单。  相似文献   

4.
回音     
正何立三:《档案春秋》我已订阅多年,总体内容丰富,各方面文章、往事、怀旧轶事、回忆等等,每期杂志都有不同的内容,近来又增加了知青往事的文章也很好,希望对介绍历代人物功绩的文章多刊登一些。侯庆山:我喜欢阅读《档案春秋》,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我退休后一份珍贵的精神食粮。以后希望看  相似文献   

5.
回音     
<正>经盛鸿:最近我一直在看《档案春秋》杂志,学到不少很有用的知识和写作方法,越看越喜欢。贵刊努力做到:尊重史实,绝不虚构;有新史料或新意:有文采。这种严谨求实的办刊理念值得称赞。@申城老克勒:我注意收集老上海的各类照片、文章,《档案春秋》杂志是我收集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有一次,偶尔在"上海观察"App平台上,看到"告别书荒年代"等转载自贵刊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06年9月5日,市档案局(馆)期刊编辑部召开了由19个区县档案局(馆)局(馆)长参加的《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2006年通联工作会议。会议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主编仓大放主持,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两刊编委会主任吴辰到会并讲话。此前,8月28日,期刊编辑部还召开了由部分市级机关、大型控股集团、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2006年通联工作会议,仓大放同志到会并讲话。自《档案春秋》杂志更名改版以来,对如何"传播和弘扬档案文化"作出了尝试和实践。从这本杂志编辑出版近两年的实践来看,《档案春秋》不仅得到了档案界内部的首肯和欢迎,而且社会各界对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传播档案文化也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6年9月5日,上海市档案局(馆)期刊编辑部召开了由19个区县档案局(馆)局(馆)长参加的通联工作会议。会议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两刊主编仓大放主持,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两刊编委会主任吴辰到会并讲话。《档案春秋》自更名改版以来,对“传播和弘扬档案文化”进行了尝试和实践。从杂志出版近两年的实践看,《档案春秋》不仅得到了档案界内部的首肯和欢迎,而且社会各界对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传播档案文化也是认同和肯定的。《档案春秋》的受众面日益扩大,稿源不断…  相似文献   

8.
回音     
<正>蔡美权:贵刊2016年第12期《北上抗日先遗队征战记》一文,第44页"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玉兔"似有误。该句出自鲁迅的诗《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其中的"於菟"是虎的别称。朱此声:2017年到邮局订阅了《国家人文历史》《档案春秋》两本文史类杂志。《档案春秋》注重从原始档案、历史资料中解读历史,还有很多老人的口述回忆,内容比较可信。裴兰:作为一名报刊转载栏目的编辑,我经常要阅读大量期刊,《档案春秋》就是其中一本。杂志中有很  相似文献   

9.
我在今年第8期《档案春秋》上发表《我和第一套人民币的情缘》一文,介绍了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制版者及票面人物原型之一——杨琦先生的故事。9月上甸.《档案春秋》编辑给我来电:江苏省委宣传部的一位离休老干部看了此文后十分激动,提出想与作者及杨琦先生见面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0.
我在《档案春秋》2006年第7期,发表了一篇关于《鲁迅茅盾致红军信》(以下简称“鲁茅信”)的文章。《档案春秋》2007年第1期发表陈福康也谈此信的文章,与我商榷。我想先介绍一下关于“鲁茅信”的争论的来龙去脉,以便读者理解陈福康的说法何以是不合史实的,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1.
正档案揭秘历史并不遥远,打开尘封已久的档案,秘密,在这一刻揭示。FM107.2 22:00首播9:30重播本节目由上海故事广播与上海市档案局(馆)《档案春秋》杂志联合推出,每天22:00在上海故事广播频率FM107.2兆赫播出,次日9:30重播,精选历年《档案春秋》、《上海档案》杂志中的优秀作品,具有集真实性、内幕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回音     
<正>张作光(山东):《档案春秋》是我最爱读的杂志之一,每期文章都仔细阅读。2015年第2期看到了《不灭的星火》一文后,我一口气读完,稍作休息又读第二遍,对老伴说:"要是能有一本《银幕荧屏一老兵·仲星火》这本书该多好啊。"老伴也说:我们这代人是看《李双双》电影长大的,李双双和孙喜旺是咱最崇拜的人了。在她表妹的帮助下,终于收到了这本书。所以,我和老伴特别感谢《档案春秋》,感谢作者老老夏,让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故事》栏目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每周六11:30首播,每周一11:30重播。欢迎您向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提供精彩有趣的上海故事。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日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4.
回音     
正刘思源:2014年春节,欣喜得知我的《千禧年,我拿到上海蓝印户口》一文获《档案春秋》杂志"我与改革开放——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征文三等奖。非常感谢这本杂志和编辑人员,让我等草民可以将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并发表。Jimdrp:浙江出版社曾经出版过  相似文献   

15.
《档案春秋》: 今年是我祖父诞辰110周年,我的纪念拙文得以在贵刊第三期刊出,甚感欣慰。  相似文献   

16.
回音     
正李之阜:本人已七十多岁了,十分崇拜革命先辈为开创共和国做出的贡献,对于元帅、将军们的戎马生活、历史功勋也想多知道一点,《档案春秋》杂志既是对后代的一种宣传,也可作为我写作诗文的参考。郭浩林:一般的报纸杂志过期后就会丢弃,但《档案春秋》杂志却值得收藏,希望能够提供历年目录的电子文稿等等,以便查阅。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是世博年,为了更好地记录上海人民的世博感受,保存世博影像,传递世博真实记忆,上海市档案局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精彩世博,档案全记录—传递给未来的城市记忆主题系列活动,《档案春秋》、《上海档案》杂志具体承办安威杯—我的世博·我记录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支持单位为上海安威消防技术工程公司。征文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回音     
<正>董天钧:《档案春秋》杂志的专稿、往事、史传、上海故事等栏目很吸引我,从阅读中能够学到不少东西。我今年已经八十多岁,希望杂志能够越办越好,让我能够看到和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样就很幸福和满足了。潘志诚:看了三年《档案春秋》月刊,从一个侧面感到,作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上海是革命的摇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很多都与上海有关,上海也造就了几代领袖人物,对于杂志上介绍这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春秋》编辑部: 《档案春秋》今年第2期刊有程乃珊女士的《压岁钿趣谈》一文.文中谈到了"现已过世的海上一代名医陈存仁先生(他在上海威海路二号自建国医研究大楼,曾在老上海中医界传为美谈,惜现已拆除)."  相似文献   

20.
《新上海档案》2006,(9):12-12
[本刊讯]:2006年9月5日,市档案局(馆)期刊编辑部召开了由19个区县档案局(馆)局(馆)长参加的《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2006年通联工作会议。会议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主编仓大放主持,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两刊编委会主任吴辰到会并讲话。此前,8月28日,期刊编辑部还召开了由部分市级机关、大型控股集团、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2006年通联工作会议.仓大放同志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