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2007,(13)
“教育是生命的律动,教育是生活的感悟,教育是和谐共振的‘心理场’,教育是互动创新的‘信息场’”。北京市顺义区沙岭学校的校长张海东对《教育》旬刊记者说,我们学校正是在这样的律动中,在这样的感悟中,在这样的共振中,在这样的互动中,健康、有序、持续、和谐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谐共振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合作、主体创造、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师生互动、平等交往、和谐发展,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教学效益,提倡主体参与,追求和谐共振。和谐共振教学模式的整体结构如下图:图1和谐共振教学模式的整体结构和谐共振教学模式,是按照教学模式的诸要素的整合而形成“共振”的教学效果来命名的。它反映了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追求师生互动、追求教学合拍、追求学科互补、追求和谐发展的教育效果。一、教学…  相似文献   

3.
小语专家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阅读教学课堂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学生舒展灵性的殿堂。然而。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存在着不均等的现状,对此,叶澜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课堂中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表现在显性参与机会不均等,也表现在隐性参与机会不均等。教师理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参与、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5.
在《“精彩极了”和“糟糕秀了”》中,“‘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是课文的中心句.为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中心,一位教师进行了这样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现在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互动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积极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标“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提倡交往互动和谐共振新型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创建新型课堂教学呢?它的内涵、特点是什么?如何在交往互动中实施创新策略?如何在新课程改中实施交往互动和谐共振策略?这将是我们以下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0.
侍卫松 《考试周刊》2009,(49):157-157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建立师生互动、激发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努力营造一种开放、和谐、宽松的“人人和谐”地理教学氛嗣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为此尝试作一点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课堂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和谐而活跃.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这是琼海市基础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对博鳌中学课改工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  相似文献   

13.
小语专家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阅读教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辉南县朝阳镇东街小学在实行新课改探索中,坚持“构筑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让思维在共振中引发,提供多元互动的个性舞台,让知识在感悟中积淀”的教学理念,成功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同时,注重构建“活动一体验”的和谐德育体系,学生在活动中养德,在实践中炼德,在体验中立德,彰显了文明和谐的魅力,打造了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最后一段这样写道:“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是作者的感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读来领会作者的感悟呢?  相似文献   

16.
张新村 《师道》2005,(3):18-19
一、缘起 写下这个题目,是2003年的事。它缘于钱理群先生的一本书——《语教育门外谈》。书中,钱老疾呼:“语教育的任务,是要通过‘立言’来‘立人’。”“中学语教育的根本:引导中学生感悟汉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化、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的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 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短短的一段话,多次出现“一致”、“同样”、“志同道合”这样的词语,旨在向我们强调家校形成和谐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长沙教育信息网有这样一则新闻,某中学举行首届学科节,其中这样描述语文学科:“‘哈哈哈!’哪里来的笑声?寻声望去,原来是‘语文笑场’。由四个年级同学精心排练的语言类节目,引来了里一层外一层的观众。相声、小品、笑话、双簧、诗歌朗诵,台上热热闹闹,台下欢呼鼓掌,好一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转型任务的完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中国社会转型期需要科学而合理的成人教育新理念体系来构成持久的强有力的支撑。这样的理念体系由“‘成人教育’是一种满足成年人多方面需求的教育形态”和“完善的‘成人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两个主要方面所构成。和谐社会的最高表现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人的和谐之和谐,此种和谐之和谐的和谐度越高,则这种和谐社会的和谐度就越高。成人教育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人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永续不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而且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