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2.
一、“语文”提法的模糊性“语文”一词最先由叶圣陶先生提出,意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合而为之”。《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的解释有两种:一指语言和文字;一指语言和文学。这三个解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诸多方面,如果把语言视为一个系统,那么文字只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和文字,岂不犯了母子系统并列的逻辑错误。至于文学,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分别以声音和文字为承载工具。如果把“语文”理解为文学和语言,岂不…  相似文献   

3.
据学者考证,“语文”一词的本义是白话文普及后“国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总称,《语文课程标准》则指出:“语文课是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综合体,是与其它课程、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综合体”,可见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之一。然而,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常常变为“文学”乃至“文化”,为应付高考基础题目,在“语言文字”上的教学则停留在字音、字形、词义、语法等微观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本真。 语文的“语”就是说话:说——言语,话——话语。课标讲具有适应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说话能力。语文的“文”,就是把要说的话用文字写出来,即文章,就是课标讲的“写作能力”。实然,培养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即会说、会写是语文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语文自从将小学“国语”和中学“国文”统而一之称为“语文”开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对语文持有自己的观点,并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说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学课:语文=语言+文学;有人说语文课是语言文章课:语文=语言+文章;也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字课:语文=语言+文字;传统的语文定义认为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总和。这些定义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各自无法克服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语文与文章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09,(10):111-111
语文教学的知识建构,有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说法。其中文字、词语、句子及语法修辞都属于语言,篇是篇章或文章,逻是逻辑,文就是文学。这样一个框架,包括了语言、文章、逻辑及文学。逻辑是独立的思维科学,不仅属于语文,因而最早淡出。而在语言与文章及文学的格局中,语言与文学都曾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要不要淡化甚至废除语文知识的教学,在新中国语文教学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在那一段时间内,我们不但非常重视,还形成了语文知识教学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学)。然而,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语文知识教学被逐渐’“淡化”“弱化”甚至处于“缺场”的状态。这种现象的产生既和我们过去不恰当地强调语文知识教学引起的反弹相关,又和我们在声讨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时的归因不当相关,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深切反思。  相似文献   

8.
我的语文观     
如果不追求过分的精细和明确,语文其实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概念——其中的“语”即语言,“文”即文字、文学乃至文化。总体上,我很赞同这种界定,然而考虑到广义的文化指一个民族所积累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其范畴未免过于宽泛,不妨将“文化”规柬到人文思想的范围内来,从而得到一个更具体、更具针对性的界定:学科意义的语文,指的主要是语言和文学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从这一概念出发,要阐述一个人的语文观,理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这里只谈谈对语言、文化两个方面的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简单地说就是语言文字。人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用“文字”传递信息,语文与社会和生活形影不离,更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将言语转化为语言的过程,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让语言文字更好地为生活服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生活之中到处是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因此,教学中应该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基本任务是什么?这个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语文”,顾名思义,可解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不论解为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其中的语言都是根本。就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看,文字只是语言的符号,识字教学离不开语言训练;就语言和文学的关系看,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修养和  相似文献   

11.
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一、确立“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论 我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可以说,我们还陷在这个误区中没有跳出来。这误区,简而言之,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剖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语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应该是让学生研究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实际上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也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教学与人文、科学、思想、情感教育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积累,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想交流。但同时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文道统一”的体会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3.
伏荣超 《语文知识》2014,(12):56-59
关于“语文”有着不同的解释,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都离不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内的广义的“语言”。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说过:“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语言和思维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语言,思维将陷入混乱;没有思维,语言也没有了意义。所以,语言与思维互为工具和目的。听说读写既需要语言参与,又需要思维参与,语文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体。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语言并不是什么脱离思想的东西,相反的,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传统学科。“语文”这一概念的内涵有多种说法,如“汉语文学”、“语言文字”、“语言文章”等等。依照现行语文的教材内容,语文课至少包含文字、语言、文章、文学及文史知识诸种因素,这是毫无疑义的。如果从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来看,则语文课还应包括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等项教育在内。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担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没有语言文字便没有人类思想与感情的交流,更谈不上文化的传承。语言和文字便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不可须臾离开的宝贝,语言文字的学问便是语文。当然这里的“文”也包括文学,文学则是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艺术,其根基依然是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6.
谈到语文,一般认为不外乎字、词、句、篇章,语法、修辞、逻辑,现代文、文言文,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等等,如果说这是语文,那么这只能算作是语文的最基本的东西,换言之,无论你是教语文还是学语文,如果仅仅是在这上面下功夫,那可就是“小学而大遗”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语言的学习,语文能力说白了就是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是在语文实践(语言运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多出色的语文老师,他(她)只能让学生掌握文字、语法与解题技巧,却无法给学生以语感  相似文献   

18.
何为语文味?把“语”字拆开来看,“言”加“吾”,就是我的语言。“我的语言”有口头的,有书面的。所以把文章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悟,通过口头的、书面的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就是语文课,这样的课就有“语文味”。拥有这样的“语文味”并非易事,其中通过“读”是不错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民族教育一般都是“双语”教学,就是学生(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学生)既要学习他们的本民族语言,又要学习汉民族以及全民族的共同语——汉语。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有许多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也有一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不论有无文字,本民族的语言对汉语文的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有文字的影响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顿悟就是忽然开朗,恍然大悟。 语文是用文字表现作者的思想和写作环境的手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果能通过各种技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引起学生与作者“跨时空”的共鸣,是最为关键之所在。因此“顿悟”是升华语文的永远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