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成人对游戏回忆的方法,对童年期儿童游戏类型、动机、从游戏中学到什么、对成人的影响与10年前被试进行纵向比较.以探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儿童游戏活动的变化、发展,并对3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童年期进行的游戏进行比较.探讨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多方面作用。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游戏年龄、游戏类型、游戏的动机等方面都有显差异。这对我国目前开展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为教育与心理工作提供参考并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提供教育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海华 《山东教育》2002,(30):37-37
在体育游戏中我们发现“偏食”现象时有发生,即在一个游戏中,有的幼儿忙得不亦乐乎、乐此不疲,有的则在一边被“晾着”,坐冷板凳。如传统的“丢手娟”游戏,游戏时,有的幼儿被丢了四五次,有的幼儿一次也没有被丢过,只在那里可怜巴巴地蹲着,无奈地给别人伴唱着“丢手绢”……长此以往,必将对这一部分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严重违背了面向全体的原则。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1.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身体素质不同:一个班的幼儿,有的身体素质好,有速度,有力量,并且灵敏协调;有的身体素质差,反应慢,速度、力量也差。…  相似文献   

3.
暴暴蓝:作为一名阅游戏无数的编辑。我一直认为自己有一双游戏的慧眼.只要看一眼游戏画面,就能了解这款游戏的大概思路、玩法和一些技巧。当“老酸奶”同学将这款游戏推荐给我的时候。直觉告诉我.这是一款类似《坦克大战》的动作射击游戏。可是“四分之一柱香”之后.我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此乃游戏模式极其新颖的战斗类益智游戏……  相似文献   

4.
程英 《福建教育》2011,(3):25-28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与想象并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它全面地反映了创造性游戏的特点。在幼儿园里,幼儿角色游戏主题很多,常见的有娃娃家、商店、医院、幼儿园、餐饮店(中餐或西餐)等游戏主题。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杜威的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儿童中心论。也就是说应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它是没有外在的目的、没有任何强制强迫的行为,让幼儿玩得舒畅,真正体验活动的乐趣。但目前幼儿园组织玩角色游戏时却经常呈现出三种现象:计划游戏情节、挑起事端、发展事端。以致孩子的主动性被老师的计划性所替代。教师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也出现种种不合理的干预。1.事先分配角色或强制谦让角色幼儿有明显的游戏自主的心理需要,有选择角色的自主权。在角色游戏中是不提倡谦让的。如教师把目标定好后,根据幼儿能力的…  相似文献   

6.
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不同的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尽相同,且在不同时间所做的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作用也不尽相同。因而如何根据课的内容适时、合理地安排游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自从有了生命,就有了社会性。人的社会属性.促使着社会行为的发展.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发展.与他们进行的游戏活动紧密联系着。“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通过游戏.接受社会训练.发展其主要的社会行为。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游戏不再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但却能利用游戏加强其增强学习动机.帮助掌握教材,提高复习兴趣.克服学习上的某些困难等。游戏的目的性、组织性提高了.因此.教师应善于组织和利用游戏来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在游戏中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8.
首先,教学过程是一种“游戏”.表明教学活动是一个自由自在、轻松活泼的过程。当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游戏时,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游戏与游戏之间的平等关系.他们共同创造着一种游戏的氛围、承担着游戏过程中各自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完全沉浸于当下的愉悦之境.享受着教学活动之中的自由自在、轻松活泼。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游戏性质和游戏精神的教学是一种有魅力的教学。只有好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具有游戏性质和游戏精神。这种充满游戏性质和游戏精神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游戏精神。诸如平等、自由、民主等。教学过程也成为一种教师和学生积极投入、自由互动、共同游戏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谈到角色游戏指导,幼儿教师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有些教师对于进入儿童游戏的时机如何把握、何时进入儿童的游戏才能保证不破坏儿童的游戏并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觉得有一定的困难。本文试从游戏指导的悖论、游戏可被有限指导、游戏指导的切入点、游戏指导的策略、游戏指导的观念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一、游戏指导中存在一个悖论对儿童游戏的指导必须始终以对游戏规则及游戏中儿童言行的准确了解为前提。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有自己的规则,即游戏规则,他们说着只有在这一游戏活动中的人才能听懂的话,做着只有在本游戏活动中的人才能弄懂的事…  相似文献   

10.
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我们发现总有一部分幼儿在游戏时处于这样一些状态:他们中有的经常不能如愿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每次只能在“娃娃家”当孩子、在“幼儿园”里做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做“乘客”、在“小舞台”下当观众、在“建筑工地”里做看门人;有的被同伴任意支配,在游戏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也有的则时常遭到同伴排斥,只能独自一个人玩或“坐冷板凳”……我们把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中愿意参与活动。但却常常受冷落、被支配、遭排斥,不能获得充分游戏权的幼儿,称为“被动型”幼儿。  相似文献   

11.
CM Express     
《音乐世界》2010,(3):22-22
广告的设定围绕游戏中的二宫展开,配合游戏画面,二宫在游戏中的各种语言和表情全部被写实地记录了下来.也带给观众一种身临游戏之中的真实和共鸣。”哇,出来一个厉害的。”“好像快了点,有点喃喃自语的二宫一副专注游戏的样子,充分展现了平时对于游戏的热爱程度。  相似文献   

12.
以内江市四所小学1328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对小学生自发游戏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游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龄越大差异越大,高年段男生体育运动类游戏非常显著地低于女生;男生普遍喜欢对抗性强、变幻多的开放性游戏,女生喜欢弱对抗性、变幻较少的封闭性游戏,高年段男生男性气质减少,高年段女生喜欢更加文静的游戏.  相似文献   

13.
彭永华 《考试周刊》2009,(48):132-133
词汇的学习被认为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的弊端.建议将游戏引入英语课堂来教授词汇,寓教于乐,使在使用生趣盎然的游戏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会英语词汇。文章介绍了一些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游戏方式,对英语的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童谣是一种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为小学生所喜爱、易于被他们接受的有特定节奏的韵文,它具有游戏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特征。童谣所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德育游戏化的必要前提。童谣游戏所体现的德育主体性.所呈现德育形式的多样性及其所反映德育的目的性都为小学德育纳入童谣游戏成为可能,也是德育游戏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我们发现总有一部分幼儿在游戏时处于这样一些状态:他们中有的经常不能如愿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每次只能在“娃娃家”当孩子、在“幼儿园”里做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做“乘客”、在“小舞台”下当观众、在“建筑工地”里做看门人;有的被同伴任意支配,在游戏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也有的则时常遭到同伴排斥,只能独自一个人玩或“坐冷板凳”……我们把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中愿意参与活动。但却常常受冷落、被支配、遭排斥,不能获得充分游戏权的幼儿,称为“被动型”幼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有别于劳动与学习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它能够解决学前儿童发展中的特殊矛盾。依据幼儿独特的年龄特征,把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幼儿的游戏活动被剥夺.幼儿的游戏时间、空间、材料等得不到保证。游戏的缺失窒息着幼儿的童年,影响着幼儿发展的进程,甚至会造成幼儿人格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刘卫静 《学周刊C版》2014,(5):102-102
近年来,体育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成长阶段.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所学的知识大多是第一次接触。用游戏法教学.保持小学生这种学习兴趣是小学体育教学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这是因为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以展智力.陶冶情操.同时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还有一点就是体育游戏是学生特别喜爱的一个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小学、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游戏更被列为基础教材.成为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游戏.顾名思义是一种娱乐活动。娱乐能使人兴奋.能使人产生情趣。能提高人们对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兴趣。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健康的小孩是好动的.快乐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能有进步了吗?把枯燥无味的认字造句,化作兴致勃勃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9.
原始游戏阶段,让幼儿玩起来;发展游戏阶段,让幼儿玩得好;提高游戏阶段,让幼儿玩得巧。在这样一个游戏环节中,老师巧用幼儿的游戏成果进行了有机的横向联系,并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幼儿通过自我努力体验了游戏的乐趣。幼儿在游戏中有挑战、有快乐、有欢笑、有自信、有满足,这是幼儿游戏智慧的体现,也是老师对竹片游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分层指导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失落与当代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自然游戏群体中的游戏交往实践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社会而言,都具有生产性,它生成儿童的交往理性和主体意识,以及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笔者通过人种志考察和控制比较后发现有二:一是造成儿童传统自然游戏群体失落的根本原因是基于人类生存实践的交往实践的变化;二是我们需从历史生态的视角审视传统自然游戏群体的时代局限性,教育中致力于培育丰富而和谐的交往生活.创设自然与人造环境相宜的儿童游戏场所,合理利用新旧游戏资源.给儿童适度的自主和支持.重建儿童的交往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