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突发事件,像地震、洪水、大火、疫情、特大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等,向来众人关注。如何报道好突发事件,我感到要在“快”字上下功夫。即突发性事件,来得突然,宣传报道也要快,要以快抓人,以快致胜,同时又要注意“稳报”。快采访非常之事要有非常之举。面对突发性事件,新闻记者显然要闻风而动,火速采访,拼时间,拼速度,拼“截稿生命线”。2003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肆虐的洪水威胁着淮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7月6日晚上,我们南京军区机关组织人员到抗洪一线,我受命派一名记者随同前往采访。临行前,关于采访问题,我向记者交待了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火灾、矿难等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和较大的破坏性,社会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影响大。如何抓好突发事件报道.将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成为了区县宣传部门的一项重要责任。笔者认为,区县宣传部门在抓突发事件报道时应念好“勇、谋、真、正、快”“五字经”。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2006,(12):26-26
《军事记者》2006年第9期发表贾永的文章《“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 文章认为,首先是主动出击,以快制胜。时间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要素,报道迟缓就意味着将舆论阵地拱手相让。在今天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我们应当树立起“快的就是深的”的理念。一篇先入为主的简短消息,可能比事后洋洋万言的长篇通讯更能引导舆论,更能产生影响。“快些”、“快些”、”再快些”,应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座右铭。应该看到,我们的媒体在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上有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新闻今天报”,还应努力做到“现在新闻现在报”。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1日起,中国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删除了原媒体不得擅发信息的规定,这看似是给媒体“放权”,实际上,这给媒体怎样搞好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关键是要解决好这样一个问题:既要快又要权威。  相似文献   

5.
快中求细     
新闻报道贵在“新”,而突发性事件新闻更应突出一个“快”字,人们称突发性事件新闻为”冒热气的新闻”,所以必须快采、快写、快发。但是,如果只注重了“快”而不求细,采访不深、不细,往往会使很重要、很新鲜的新闻难以见报。在“快”中求细,是我在两次采写突发事件中,一次失败、一次成功而得出的一点体会。去年7月7日,我部500余名官兵奉命协助济南铁路局紧急抢修被连日暴雨冲垮的铁路路基。我随部队来到抢险现场后,在对事件还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我便根据看到的一些表面现象和粗略、肤浅的采访写了一篇700字左右的消息——《津…  相似文献   

6.
一、迅速面对,及时介入进行报道 “突发事件是指有重大影响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社会群体性事件、恐怖主义破坏活动以及重大外交事件等.”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料性,发生时往往毫无先兆或征兆.“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突出表现是,偶然突发并带有很强的破坏性,它是客观事物急剧质变的状态,呈现的是一种与正常情形相反的态势,并且这种偶发的质变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既要快又要准,不但要率先公布事件真相,又要寻找其中的的新闻价值,及时客观地揭示事件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类传媒都是“党的喉舌”、“党的舆论工具”,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此早已是耳熟能详了。但如何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当好“喉舌”和“工具”,学问不小。我在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要当就得当“主动的喉舌”、“主动的工具”。究竟怎么个“主动”法呢?我的经验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不唯上,只唯实;二、要有主动把关意识;三、强烈的责任感和政治敏感。这里先谈谈不唯上、只唯实。一个突发事件该不该发新闻、如何发、怎么写,这类问题我们经常碰到。由于这些突发事件一般都比较敏感,把握不好度,往往会造成不该…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报道常常触动社会神经、拨动民众心弦,产生强烈的新闻效应。新华社肩负着传播新闻、引导舆论的重任,要在国内新闻报道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压阵”作用,并在世界舆论中争得发言权、主动权乃至主导权,须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有新的突破、有更大作为。这是新闻信誉所系,政治责任使然。 勇闯“必争之地” 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媒体的“必争之地”。新闻媒体特别是世界几大通讯社无不把突发事件报道作为争夺受众和用户、与同行竞争的擂台。新华社理所当然要把突发事件报道作为通讯社主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  相似文献   

9.
搞新闻的人都知道,消息写作在处理时间要素时应遵循“最近点”原理。“最近点”即消息所选择的时间要素,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时间最近的。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消息中的时间要素违背“最近点”原理,则是旧闻,而不是新闻、那么,怎样应用“最近点”原理处理时间要素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 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 一般来说,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就是“最近点”。记者要竭力捕捉这个无需重新寻找的“最近点”,快采快写快发稿,在消息导语中写下“今天”和“昨天”。对于那些不断出现新情况的爆炸性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11,(9):80-80
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政府要第一时间发声,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这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摄像头,个个都有麦克风,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瞬间就会形成舆论场。这个“场”容不得你慢慢研究,只有在“速报事实、慎报原因”的迅即应对下才能第一时间让舆论“安心”。  相似文献   

11.
新闻必须新和快,必须把新近发生的事实尽快报道出去。为了快,记者采用信鸽、电话、电报、传真等手段传发稿件。特写《美国第一支直升机采访队》,正是反映新闻工作者如何采用快速手段获取新闻,这一特写本身也抓住了新闻领域中的新事物。 这篇特写抓住个“快”字。一开始便强调新闻记者“面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务求第一时间把消息传递开去”。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特写中的主人公鲍勃和妻子马丽卡“经常是最先到达现场”。他拍摄到现场照片后,接着便“传送到电视台,然后再传往电台”。这些描写,都是为了把又鲜又活的新闻尽快提供给受众。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真正的记者,应该是每时每刻都在用全身心进行采访的人。对此我深有感触。多年来,我除了做些编辑、发稿工作外,每年还采写300篇左右的稿件。这并非说明我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而是任务压出来的。如果要说体会的话,就是“快”“准”“勤”三字:快——新闻工作的一大特点要把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者将要发生的,对人们生活或工作有启迪作用的事实报道出来,就必须做到“快”,否则新闻就变成了旧闻。当然,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什么工作都要讲求效率,都要求快。不过,新闻工作要比其它文字工作更“快”。快,…  相似文献   

13.
写出受众叫好,有社会影响力的独家新闻,历来是记者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新闻竞争强调“快”,所以常用“抢新闻”来形容。独家新闻做为“抢”和“快”的产物,受到格外重视和厚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独家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只此一家首先报道的新闻事实。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却使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陷入了越来越“难产”的境地。 现代通讯技术的强大功能,特别是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各种各样包括突发事件在内的新闻信息,在发生后极短时间内,就能同时传达到各个媒体,成为大家共有的“公共信息”,不仅不能再为任何一家所独有,就是想抢…  相似文献   

14.
舆论引导工作在我国舆论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发显著,如何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是主流媒体必须要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本文将从传播活动中的传受关系和受众心理角度出发,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快”与“慢”两种节奏的引导方式,以及其运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的高发地,极易引发各类突发事件,其影响范围之大,所造成的经济、声誉等损失不容忽视,因此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的防控措施和保障势在必行。以“W市部分高校”为研究群体,将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高校突发事件防控体系紧密结合,打破传统的高校突发事件防控体系研究,建立一种全新的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高校突发事件防控体系,从而促进高校“健康、有序、高效及智能化”发展,进而让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及时、有效和快速防范。  相似文献   

16.
突发事件受到人们关注,常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记者要行动迅速、主动出击,同时还应掌控好情绪,沉着理性,学会“冷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专题报道的创新,既要求“快”,也要求“深”。“快”是新闻要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能新的必要条件;“深”是专题报道的本质特征,也是专题报道推陈出新的必由之路。“快”中求“新”,“深”中求“新”,专题报道才能高人一筹,形成“集束效应”,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报道中,电视新闻专题应该如何实现快速反应,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本文在对电视新闻专题应对突发事件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为例,提出了电视新闻专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策略,认为电视新闻专题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既要"深",又要"快"。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虽然常常让媒体猝不及防,但是新闻界有句老话:新闻是易碎品,意思就是,新闻是最新事实的报道,时间稍微滞后即成为明日黄花,因此,媒体面对突发事件重视报道的时效性十分重要. 广播所特有的“短、平、快”功能是众所周知的.同时,广播媒体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异地连线播报,与报纸和电视等其他媒体相比,其优势不言而喻.面对突发事件,广播记者应充分发挥广播的这些优势,及时抢占新闻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肖成孝 《新闻窗》2008,(4):25-26
所谓突发事件,2007年8月30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同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义为——“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们今天所以要探讨“履行职责,做好突发事件的组织报道”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