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中出现了以下几个轻声词:  相似文献   

2.
自大的蔓藤     
森林深处有一棵老松树,长得又高又大。在老松树旁边有一株蔓藤,它沿着老松树的树干往上长,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就长得和松树一般高。有一天,蔓藤骄傲地对老松树说:“你花了多少时间才长这么高?”  相似文献   

3.
【情景描述】《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中出现了以下几个轻声词:地方孩子伯伯爷爷教学第一课时,我参照教参上的"教学建议",也为了完善"闯关游戏"的几大板块,所以将这几个词单列在一块小黑板上,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这几个词都是轻声词,并且能够读准它们。  相似文献   

4.
正从孩子们的日记里,我知道了这个松树广场。学校东南角有个小花园,说是花园,其实只是一处长着几棵树、一些野花小草的所在。樱花树的繁花早已在春天落尽,几棵月季,单薄的花瓣,淡到几乎无味。两棵松树,在这些碧绿、深绿里,显得灰暗,是这小花园里,最高大的植物。孩子们,在这松树下,办起了她们的松树广场。先出现的,是羊肉串店。一根松针,几片花瓣,将花瓣卷起来,串在松针上,就是一根"羊肉串"了,与那膻气的名字完全无关。先开起这"店"的,是班上那个文文静静,文字总是很出色的女孩。她  相似文献   

5.
自大的蔓藤     
森林深处有一棵老松树,长得又高又大。在老松树旁边有一株蔓藤,它沿着老松树的树干往上长,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就长得和老松树一般高。有一天,蔓藤骄傲地对老松树说:“你花了多少时间才长这么高?”老松树回答:“大概有一百年吧!”“一百年?”蔓藤以夸张的口气说,“你长了一百年才长这么高,我只花了一百天的功夫,就跟你一样高了。”老松树说:“但据我了解,你虽然长得又快又高,可是不要多久的时间,等冬天来临之际,你就会枯萎而死。”自大的蔓藤@小文  相似文献   

6.
怕松树骂人     
正作为"三峡画派"创始人,岑学恭先生在中国画坛享有极高声誉。有一次,朋友请求他创作一幅松树图,老先生应承下来,细心构思,几番设计,方肯动笔。谁知,松树图只画了主干,枝都没分出来,先生便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不得不停止创作,休养身体。医治一段时间后,身体逐渐恢复,岑学恭几次把松树图重新摆在案上,思索许久,又收起来放好。  相似文献   

7.
牧马山     
向袁星 《红领巾》2006,(7):61-61
牧马山在黄水,它并不高,但绵延几十公里,山上有大片的松树和茅草。  相似文献   

8.
每当跨进学校的大门,我就能看到许多棵树,有松树、榆树、火炬树……但我喜欢的还是挺拔的松树。松树的叶子成针状,远远看去几排树连在一起,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在这绿色的海洋里,一株株年轻的松树碧绿滴翠,亭亭玉立。春天,蒙蒙的细雨哺育着万物,松树也在春雨的哺育下开花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挂上枝头,迎着温暖的春风,笑着,笑着……随着春风慢慢飘去、飘去……夏天,它撑开一把绿绒大伞,让我们坐在下面乘凉,而它却得顶着烈日,用一只“脚”站在地上。秋天,花草枯萎了,许多树的叶子都落光了,松树却在秋风和秋雨中舒展它的枝叶。一束束针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2009,(9):18-19
中班这节美术课的要求是把白纸折成三角形,并把大小不等的三角形粘贴成松树的树冠,然后加上树干,当然也可以想像添画。作品展示时,有个孩子不但给松树涂上了颜色。而且在树干左右两侧加上了上下两支树枝,画上了几片心形的大叶子。王老师于是就问:“为什么给松树加上了叶子啊?”幼儿回答说:“因为冬天来了,树会冷,所以给它加上了衣服。”  相似文献   

10.
刺猬拔刺记     
千株古松,万株白桦。金色的阳光透过那些挤得密密匝匝的叶子照射在已经有几寸厚的落叶上。不远处溪流潺潺。一切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哎呀,快快……让开呀,你……快点呀。”住在百年松树上的小松鼠又一次地掉在了松树下的小刺猬身上了。小刺猬听见小松鼠的叫声后,连忙背着钉在刺上的小松鼠在松树上一刮,就把小松鼠给弄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曹魏西晋诗歌描写松树侧重写其健劲、纯洁、生命力强大等内蕴,东晋诗歌重在写松树挺拔洒落的外观,陶渊明多用比兴手法写松,将自己高洁的品质、高远的人生境界融入松树,形成意象。刘宋诗歌描写松树形象出现了变化,或以写实手法写纯粹客观之松树,或融合赋比兴多种手法写松树,将松树的外观描写与诗人的寄托融为一体,终使松树形象稳固地扎根于中古诗歌之中。  相似文献   

12.
成为你自己     
在高高的悬崖上,有一棵不起眼的小松树。它遭受着风吹雨打、日晒霜冻,但仍然快乐地生长着。然而有一天,一只蝴蝶飞来,转了几圈,停在小松树的肩膀上,说:"你如果能开出又香又艳的玫瑰花,该多好呀!"说完,就失望地飞走了。小松  相似文献   

13.
大家好!我们是植物王国派来和人类谈判的几个代表:松树、兰花、绿草和梅花。今天谈判的话题是:请人类保护我们。松树首先发言:“尊敬的人类,我知道现在科学发达,可你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树木啊!要不是我们吐出空气,让你们吸收,我真不  相似文献   

14.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指导学生体会了小松树骄傲自大、看不起大松树之后,我问孩子们“:小松树这么得意这么骄傲,对大松树说了很不礼貌的话,那么大松树听了之后有什么反应呢?”孩子们很熟悉课文,马上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大松树没有回答。  相似文献   

15.
正一、设疑导入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之间的故事。小松树从骄傲变成"惭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让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二、理解位置1.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里呢?(多媒体出示: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  相似文献   

16.
森林深处有一棵老松树,长得又高又大。 在老松树的旁边有一株蔓藤,它沿着老松树的树干往上爬,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就长得和老松树一般高。 有一天,蔓藤骄傲地对老松树说:“你花了多少时间才长那么高?” 老松树回答:“大概一百年吧!” “一百年”,蔓藤以夸张的口气说,“你长了一百年才长那么高,我只花了一百天的功夫,就跟你一样高了。” 老松树说:“但据我了解,你虽然长的又快又高,可是不要多久的时间,等冬天来临之际,你就会枯萎而死。” 有些成效,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差,却常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没有经历过挫败的成功往往最易毁掉一个人。 …  相似文献   

17.
松树与枯叶     
松树,四季常青,因此也被人们誉为常青树。人们把许多美好的诗句献给了松树,把许多美好的歌唱给松树听。松树也有枯枝,也有败叶,但从来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因为松树有枯叶而不再说它四季常青。因为人们知道,这点枯黄,是遮挡不住那满眼的绿色的。有风的时候,松树就抖一抖身子,把一些枯枝败叶扔到地上,作为肥料。松树就是松树,就是四季常青。松树与枯叶@阿志  相似文献   

18.
【出处】宋·苏泂《南塔寺》:"松树何知过百年,树根流水亦清涟。莫嫌寂寞无人到,多有人来正不然。"(这南塔寺的松树不知经过了几百年,树根底下的流水也清澈而有波纹。不要嫌这里太寂寞没有人到来,真的有很多人来的话那就反倒不美了。)  相似文献   

19.
陶铸同志的说理散文《松树的风格》,是现代文学作品运用联想方法的典范。作者展开生动丰富的联想,塑造了松树的形象——松树的风格,然后又由松树的风格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用松树的风格象征共产主义风格。由于这篇作品的影响,松树的形象(即松树的风格),在人们的头脑中扎下了深根,当提起“松树的风格”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它指的是共产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20.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听到后批评了小松树的骄傲自大。文章以此告诉小朋友不能骄傲,要谦虚有礼。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这则寓言通俗易懂,趣味性很强,在教学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