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阅读教学提出了阶段性的具体目 标.实验教材也遵循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精心的编写.古诗则较特殊,从选材上看,篇幅、形式、内容等方面 各年级没有明显的变化,南此导致不少教师在备课时阶段性教学 目标模糊.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工具的使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它具体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更好地体现语文课在母语学习中的价值,我认为应致力于重建真正以"用"为主线、以说写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堂。一、教师应潜心教学设计语文学科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重在学习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具体理解  相似文献   

3.
<正>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教材中专门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日常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具体存在哪些问题?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情况进行一番粗浅的探究,以服务于语文课程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改革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长期被置于边缘地位,处境尴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教材编制理念、内容及结构体系与小学语文教学一线脱节严重,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不大.翻看数十种相关的教材,大同小异者居多,少有理论上的突破,更少在编排体系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编排正体现这一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编排上的一次突破,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一个亮点。但是,在教学中能否切实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编排的意图,对于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成效至关重要。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上册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雪玉 《学语文》2013,(4):11-12
语文课程内容依托教材("课程内容教材化"),再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内容。它是具体而动态的,并不是语文课程有什么内容我们就教什么内容,并不是语文教材有什么内容我们就教什么内容。如何避免这种"教内容"、"教教材"现象,我们必须从文本出发,从学情出发,对语文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做出合适的选择与定位,  相似文献   

7.
章士兵 《小学生》2012,(12):58-5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针对这一要求,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小语文"和"大语文"相结合教学,才能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什么是"小语文"?什么是"大语文"?谁也没有具体给它下定义。笔者认为,"小语文"就是至于语文体系中最基本的东西,即音、字、  相似文献   

8.
一、简约地处理教材。《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比较多,为了在教学中全面地落实新理念,教师在内容上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在形式上五彩缤纷地"精心包装",课堂上出现了内容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简约地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9.
一、内容主题的选择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中美语文教材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语文教材对情感道德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关注较多,同时更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美国语文教材在自然描写和传统历史文化上比重较大,强调公民教育,强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如何协调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问题,阅读内容更是愈加强调其"语文味"。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科学"一词几乎成了"机械""应试""技术""工具"等的代名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各层面愈来愈呈现出"人文感悟"的基本取向,其"科学性"也越来越稀薄。如果没有"科学性"的阅读内容和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人教版高年级教材每一单元组的精读课文后,编者都会安排一定量的略读课文。许多教师教学这些课文时,总是以感悟文章情感或了解文本内容为主。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并没有完全达到教材的编排目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7,(9)
王荣生在《"语文知识"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讨论?》(《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4)中指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出在内容上。具体说:(1)内容与目标不相一致,甚至截然相对。(2)内容不正确,且数量不  相似文献   

12.
教科书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内容是平面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它没有可供视听的声像资源,也没有交互式的程序设计,表现形式较为单一。这样,教师要上好课光靠文字教材上提供的内容还是不够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环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太过具体,不能筛选出主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课程的执行者,小学教师上习作课都要以教材为依据.然而,现行教材是面对全国各地的师生编写的,因此,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就难免过于宏观,甚至有些模糊.此外,教材里个别单元的课文无法为本单元的习作提供示范,有的习作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师应如何上好习作课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用好教材.下面谈谈我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上好习作课方面的几点尝试和体会. 一、充实 1.充实内容. 小学三至六年级,大约每个学期安排8次习作.但是,这些习作绝大部分是表达主观见闻、感受、想象的文学性习作,真正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写的实用性习作极少.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应用文大约只占小学全部习作的10%,加之升学考试不考应用文,所以,这10%都无法保障落实,造成了现在的作文教学只注重语言润色,不注重思维训练;只注重自己情感的抒发,不注重读者的阅读期待;只符合阅卷老师的胃口,不管生活的现实需要……结果很多学生在考场上是"小诗人""小作家",一到生活中,连个便条都不会写.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习作"里明确指出:"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遗憾的是教材根本没有安排"写便条"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读懂教材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所在.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在呈现方式上与以往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没有新知识前的复习、准备或过渡内容,都是通过情境、对话、表格、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没有呈现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为教和学留下了极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同时也给教师读懂教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现就平常教学调研中发现的有关误读教材的现象,在此谈谈研读教材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运用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依据上海市中学化学教材的设计思路.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初三化学教学的具体实践,整合溶液浓度等相关内容,把新教材中"酸碱中和反应"设计为一堂探究式学习课.  相似文献   

17.
骆泽科 《成才之路》2013,(29):45-45
《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是在体系、内容上有重大创新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教材。语文教师要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审视语文教学。在看到这次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的同时,也应直面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改语文教学大纲为语文课程标准,预示着语文教学的时代转型。它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面临三大前景:其一,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化选择将成为现实;其二,语文教材将呈现多样化的格局;其三,语文教师专业化将率先举步迈入。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将教改的突破口由对资源材料和教学法的依赖,转移到对语文课程内容研制这方面来。语文课程内容的研制是教学评价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问题就迎刃而解。《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内涵,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每一学段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它是国家制定的某…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对教材所进行的教学化处理,既包括对现有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其含义也是指教师要对教材做出合理的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教材:<信息技术>(上册) 课题:在Word2000中绘制表格(第三章文字处理第5节)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琐碎,笔者尝试在"任务驱动"原则的指引下,大胆改进教学方法,采用预先设计"实习作业"的方式,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掌握在Word2000中绘制表格的方法.同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也是笔者所主持的山东省济宁市"十五"规划课题--"实习作业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的一部分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