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要求他们具有和充分利用已有的思维发展水平,同时对于他们的思维品质,还有很强的训练和促进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的经验是抓好"定向引导、巧妙点拨、敏于捕捉"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想让数学课堂真正地"动"起来,必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本领,真正使数学课堂成为训练思维、增强信心、张扬个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提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是外显行为,内隐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通过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有机地将二者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数学阅读教学是数学阅读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数学阅读活动中相互交流、互动合作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提供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一系列的交往活动是通过"提问"这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来表现的.提问是否有效,对于学习新知、启迪思维、开发潜能、巩固知识、培养素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提问是指那些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指令.它能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分析学情,寻找思维训练起点;二是要循序渐进,尊重数学思维水平;三是要学会驻足,留足数学思维训练时空.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可以强化思维意识,养成思维习惯;以动促思,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以实练思,使学生走进生活;以读带思,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运用多媒体,以形发思.  相似文献   

8.
加里宁曾说过:"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知识只是进行思维训练的结构材料.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正>体验是指亲身经历、实践并获得经验,通过身体感官的直接参与获得心灵的提升,是一个由"身"到"心"的过程,是身体和精神双重参与、相互配合、交相互动,共同实现个体的"灵性"发展([1]).在教育领域,杜威认为: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顾泠沅先生的"活动原理"揭示了这种"身""心"之间的互化关系.重视学生知识获得、技能训练,更要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1]).在教育领域,杜威认为: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顾泠沅先生的"活动原理"揭示了这种"身""心"之间的互化关系.重视学生知识获得、技能训练,更要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2]).  相似文献   

10.
郭夕忠 《海南教育》2013,(10):57-57
<正>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让数学教学的过程成为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将思维训练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抓住"三个落点",使得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1.
情系课堂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被激发,且儿童的认知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将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是教师的情感,情感是  相似文献   

12.
石春秀 《江苏教育》2014,(14):54-55
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要做到:一、不忽视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引导,是数学思维建立的桥梁。二、训练各类方法并用的综合能力,是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的捷径。三、思维训练中应以理性概括为主,经验概括为辅,是提高学生思维精确性的通途。四、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克服思维定势,是思维训练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正>一、现状:数学阅读活动被严重"边缘化"最近两年,我现场观摩了113节小学数学课,参加了近40次教学研讨活动,围绕数学阅读开展的专题调研有三次。我发现,数学阅读活动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处于被严重"边缘化"的状态,尚未成为一种常态的、主流的、效用突出的教学活动方式。从"学"的层面看,数学阅读活动呈现出如下五个特点:1.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低在对数学阅读兴趣的调查中,64.0%的学生选择了"谈不上喜欢,偶尔阅读",5.1%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从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首先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有: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而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是强化"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准确地将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载体。在阅读教学中加大对思维的训练力度,不仅能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营造氛围,优化思维环境儿童心理学指出:在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氛围中,人的情感体验丰富、思维活跃,联想、想像能力高,富有创造性。陶行知说:“创新能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不仅有知识信息的传递,更需要情感的交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我们应该热爱学生,关注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潜能,用爱心创设新颖有趣的学习情境,舒缓学生紧张…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在当前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因而学生学得被动,思维呆滞;传统的考试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在农村小学进行“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儿童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小学生数学的基本素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第一阶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思维训练。基础知识是指四则基本计算和基础应用题——一、两步应用题,它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基础。教学中,如能很好地进行思维训练,就能为培养儿童良好的思维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敞开的地方,也是学生个性彰显、思维生长的场所。我们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领,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思维。1.找准思维起点。数学知识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教"应当基于学生的"学",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确定学生"现在在哪里"和"能够到哪里",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教学苏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教学时,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回顾:把一个物体或一  相似文献   

19.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包括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还要求"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数学课堂可以说是由教师、学生、问题所构成的一种动态的三维模型;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由问题作为载体而展开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