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欧宇 《林区教学》2021,(4):112-11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与实施,揭开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篇章。与2003年实验版课标相比,新课标更加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综合考虑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的要求,突出高中语文学科特点,提出两个新概念:一是语文“核心素养”,二是“学习任务群”。就“学习任务群”作出研究述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提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强化任务意识,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养正学堂"以"学"为中心,以"养正"为建设目标,以"体学并举"为实施途径。体有体悟、体验之意,"体学并举"注重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倡导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契合2017年版课标的理念要求。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首次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是实施“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有效载体。以该单元为例,教师在实施“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时应立足语文学科,拓宽学习场域,综合运用知识,融合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新的课程体系的呈现方式。它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呈现方式来组建。它对语文教学或语文学习的要求是,强调学习者中心,学习中心,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构成原则是"核心素养+语文实践"。基于此,专题学习与学习任务群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将“跨学科学习”纳入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引发语文教育界广泛关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主张扎根真实的日常生活情境,以综合性实践活动为载体,培育“跨学科”多元能力。推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实践落地,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实现场域联动,构建“课程化”的真实学习情境;遵循语文本位取向、双向整合取向、工具辅助取向、“超学科”取向等科学的课程实践取向,推进项目式教学;积极引导多元评价,追求“可见的跨学科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无疑是个亮点,同时也是重点与难点。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结构之设计依据块面有如下表达:"‘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梳理”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多次出现,是高中语文任务群重要的学习活动之一,是鉴赏、探究、表达、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基础。“整本书”以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为诸多任务群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在桄理中把握语用规律,理解文本意蕴,建构知识体系,不断拓宽学习的广度,走向学习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一种生本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能力。本文主要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进行初步的学理解读。包括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含义解读和特点解读,为理解和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提供一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9.
陆佳音 《福建教育》2022,(18):40-42
当前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存在着概念不清、目标模糊、浮躁功利等问题,本文基于对语文学习任务的特征与指向的分析,以《田忌赛马》一课为例阐述学习任务设计思路:从主题聚焦到情境突破再到以活动串联,由此建构“三轮驱动”学习任务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18个学习任务群的描述,为不同任务群加以整合提供了理论及现实依据。在语文教学中,可基于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共通性进行整合,基于教学篇目进行整合。这两种整合策略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敏感度和课程建设意识,将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有机关联,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学习任务”是指在语文学习情境中为了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而提出的实践活动,因此根据学习目标有目的地设计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学习任务,契合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一线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将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落实到课堂中,“任务分析”理论恰好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如何从“学习目标”转化到“学习任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文章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确立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按照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设计了学习任务,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演讲、辩论、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思维导图、图尔明论证模型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思辨过程,对议论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进行了系统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的概念及其特征,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两种不同读写媒介的教学形态及其优缺点,最后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二者动态平衡式教学发展线索的设想,旨在解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形态难题。  相似文献   

14.
对课程标准文本的共识理解,是新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顺利落地实施的必要前提。只有放置在教育教学话语体系中,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关键词的含义才能达成共识理解。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有两组专用名词,一组是“语文学习任务”及其简略语“学习任务”,它是教学设计的常规含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意思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一组是“语文学习任务群”及其简略语“学习任务群”“任务群”,是包裹在“语文学习任务群”里的“语文学习任务”,其含义是“整体的真实的学习任务”作为目标任务。理解和把握这两组关键词的关系,要点是把握“真实”情境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1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个概念,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课堂学习活动时是围绕课堂中的小问题展开,学生依据问题进行小范围的学习与思考,知识的学习较为聚焦。  相似文献   

16.
微专题是“学习任务群”课堂化的恰切载体,也是教材单元教学化的合宜通道。“学习任务群”微专题开发,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通过聚焦文本的体式特征与形式秘妙、核心的语文知识与关键的语文能力、基础的语言积累与实用的思维方式、经典的文学现象与重要的文化话题等策略,构建结构化的教学点,开展依标教学,促进深度学习,拓宽任务群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任务链”学习侧重学习过程与方法,体现了以任务为导向、以深度学习为目标的语文学习新趋势。基于“任务链”开展的语文学习,要摒弃工具主义的机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与崇高的民族灵魂对话,提升审美趣味,增强文化认同,确立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提升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8.
“单元学历案”是教师为学生学好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而开发的一种课程文本,其旨在落实“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的新课标要求,引导教师从“课时教案”走向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单元学习方案设计”。“单元学历案”重在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情境,重在“单元贯通”,文本编制分单元概览、分课时学习方案、单元整体作业与学后反思三部分,以期促使学生进入高投入、高认知、高表现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语文教师在学习任务群设计方面略显不足,其关键原因在于语文教师不能从思维认知高度对文本的表达规律进行解构和建构,让学生在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各项语文实践活动,完成单元各项学习任务,内化知识。基于此,以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在分析学习任务群与语文要素结合的基础上,探索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旨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任务群概念的提出和阐述,是2022年版课标的一个新的举措和重大发展。本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语文学习任务群进行初步解读,并列举一些教学实例,为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