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生态、学术民主和学术问责制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学术生态是学术民主和学术问责制的环境要素,学术民主和学术问责制是学术生态的制度安排。加强学术问责制建设,不仅有利于完善学术民主,改进和创新学术管理制度,而且有助于优化学术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教授是学术的化身,其学术力决定着高校的学术水平,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因素。大学教授的学术力主要表现为学术生产力、学术创造力和学术影响力,而学术生产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又是学术制度、学术资源和学术文化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学术制度的合理建设、学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术文化作用的合理发挥是提升大学教授学术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的猖獗,严重地削弱了知识分子及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通过学术规范化、加强学术批评、促进学术创新,推进"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以重振学术理性,遏制学术混乱与无序,改良学术制度与环境,维护学术尊严与品格,为学术发展提供强力的精神支持和组织保障,为学术创新提供积极的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我们将学术权力界定为高校学术组织对学术事务和直接涉及学术的行政事务作出决策、审定、审议和咨询的权力。高职院校存在三种学术事务,即纯学术事务、涉及行政的学术事务和直接涉及学术的行政事务。对三种学术事务行使学术权力时,宜采取与之对应的方式:纯学术事务须由学术组织决策或审定,涉及行政的学术事务须经学术组织审议,直接涉及学术的行政事务须向学术组织咨询。  相似文献   

5.
大学合法性的保证在于科学合理的大学制度和学术秩序。学术秩序,就是大学对教学和科学研究双重使命的坚守在学术界和学术研究中的优势地位建立的过程;学术责任是对大学人治学态度、思考方式及学术成果的保护与担当;学术人从事科学研究的道德底线应该是诚实。浮躁的社会氛围影响到大学的科研生态和科研环境,人们开始关注和反思大学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治理的制度建构。因此,探析大学学术秩序的建立与学术责任的担当,势必要厘清学术秩序与学术责任的社会历史意蕴,发掘学术生态恶化和学术无序的根源,从而建构学术制度以保障学术发展,高扬学术精神和遵循学术秩序。  相似文献   

6.
学术忠诚是指学术个体在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忠实诚信态度及积极进取行为,具体表现为学术自觉、学术自由、学术自律、学术自省四个维度。学术自觉的表征是学术个体的价值追求,这是学术忠诚的价值尺度;学术自由的表征是学术个体的思想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与束缚,这是学术忠诚的理想境界;学术自律的表征是学术个体对学术道德和规范的恪守和坚持,这是学术忠诚的内在契约;学术自省的表征是学术个体学术努力的持续性和坚持力,这是学术忠诚的行为保障与直接表现。四个维度体现了学术态度与学术行为、学术观念与学术价值、学术思维与学术努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教学学术"是一个具有强相对性的概念。一方面,教学学术整体具有相对性。教学学术身兼学术和教学双重身份。作为学术,教学学术生存于学术系统;作为教学,教学学术生存于教学系统。另一方面,教学学术在不同身份内部具有相对性。作为学术,教学学术既是一种学术类型也是一个学术环节。作为一种学术类型,教学学术包含发现、整合、应用和教学四个环节。作为一个学术环节,教学学术存在于各类学术活动之中。教学学术在知识、研究和交流等维度体现出它与其他各学术尤其专业学术的区别。这种区别源于大学教学实践。作为教学,教学学术是学术性彰显程度最高的一种教学水平,它包含学术性教学和教学学术化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的学术能力作为其职业素质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学术能力包括学术敏感能力、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学术组织能力、学术交往能力、学术产出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等六大组成要素。同时还具有问题性、文本性、可交流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其中创新性是学术能力的根本特征,也是保持高等教育稳定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六大要素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其中学术敏感能力是学术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问题性的主要表征;学术批判和反思能力是整个学术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学教师学术创新性的主要体现;学术组织和交往能力是必备要素,产出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作为表达形式和输出结果,是教师作为研究者向公众和同行展示自己学术水平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理性的学术自由是真正的学术自由。理性缺失造成学术自由的失范:过度干预学术自由导致学术责任失范、不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导致学术道德失范、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学术文化失范等。理性是学术自由的限度和保障,需要从学术自由的三重理性即学术责任理性、学术道德理性和学术文化理性三个维度分别明晰学术自由的目标限度、伦理限度和精神限度。政府、学术组织和学术人的理性是捍卫学术自由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透析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挫伤了广大师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亵渎了学术的科学性和纯洁性,败坏了学风、教风和校风.文章总结了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和表现形式,阐明了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危害性,分析了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五大原因:学术制度尚不完善、忽视学术道德教育、学术评价有失公正、学术管理体制缺陷、奖惩机制不够健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学术道德规章制度、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力度、完善学术道德评价体系、规范学术道德管理体制、创新学术不端查处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归根结底是进行学术生产的机构。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大学学术生产力决定大学办学水平的观点。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大学学术生产存在的问题,探讨制约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术生产产权制度、学术资源配置方式、学术评价制度、学术管理制度、学术竞争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明晰学术生产产权制度,改善学术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合乎学术逻辑的学术评价机制,构建具有学术道德伦理约束的学术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学术竞争和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学术自由、学术责任与学术问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和使命,学术问责制是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的制度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落实学术问责制之于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的保障功能,必须建构起问责主体和客体明确,问责内容和标准清晰,问责事由和程序规范,问责方式和结果齐备的运行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大学学术氛围的过程中,大学学术管理的基本价值有学术宽容、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学术自律等。在学术管理中应该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学者在评价别人的学术时也应该持有宽容的态度和做法。学术宽容是指社会和个体在学术方面对待异己的观念和信仰持公正、理智的态度,这是学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价值取向。学术自治是大学学术管理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在学术管理中学术自治会主要表现为学术群体的自治;学术自由是学术管理的首要价值,学术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学术自由;学术自律是指学术管理不仅要运用法律、政策、规章等外在的强制性的制度,也要依靠学者的学术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从学术涵义的发展谈我国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是高校的生命线,同时也关乎国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学术不是固定的、静态的概念,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其涵义会有所改变.学术发展至今日,其内涵日渐丰富,既包括研究的学术,也包括整合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还包括教学的学术.对学术内涵的狭义化理解及由此进行的学术评价,会给学术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博耶的学术评价四项原则为我国学术评价带来了新范式.  相似文献   

15.
本科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是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在解决当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的过程中,本科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对本科生的"学术"活动的分析,提出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理解,对本科生学术规范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学术性是大学组织的根本属性,学术发展是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学术关系网络是大学学术发展的基础,学术信任和学术规范是大学学术发展的保证.大学学术发展需要建构起富含社会资本,具备充分信任和规范的学术关系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建立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管理,完善学术治理结构,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治领导和行政管理两条线治理学术的局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建立学术委员会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要求,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要求,是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的要求.学术委员会能够引领高校发展的正确方向,维护学术的正常秩序,激发学术的原动力,以及裁决学术矛盾.要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应当提高高校党政领导和教授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学术委员会工作机制,提高学术委员会的治理能力,营造有利于学术委员会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8.
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评价体制、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错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学术失范的原因,进而提出,学术道德的维系,需要从建立学术规范、重塑学术精神、坚持治学者的自律和制度的他律相结合,重视规范训练几个方面来着手,由此提高治学者的学术规范和治学之道。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学术氛围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心,学术氛围是学术生长的基本条件。树立"学术至上"的观念应当视为高等学校学科的立足之基、力量之源。要积极为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并扫清障碍。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学术道德、学术责任、学术规范和学术生态构成了不可或缺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20.
学术评价是学术同仁立足相应学科要求,凭借精深的学术素养、宽阔的学术视野、高尚的学术良知对学术活动或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研究不足以及学术伦理等进行的学术评判。学术评价具有五个方面的重要特点:由学术同行所开展的评价;对学术活动或学术成果所开展的评价;对学术活动或学术成果的创新价值所开展的评价;依靠评价者的学术水平与学术良知所开展的评价;以推进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为根本价值追求所开展的评价。当下国内学术权力的扭曲和异化可以概括为八种形式:工分式评价、应付式评价、吹捧式评价、自说自话式评价、压制式评价、一刀切式评价、外在式评价以及身份式评价。学术评价是学术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相应学术成果或学术活动的学术评判,肯定高水平学术成果或学术活动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激发学者发奋探究的学术激情和志趣,促进学术活动高质量开展和学术事业蓬勃兴旺。实现学术评价的根本价值追求,回归学术评价本真,必须为其创造社会条件,重塑学术评价的健康环境:明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各自边界,为学术评价回归本真提供首要前提;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增强学者自律意识,为学术评价回归本真提供内在保证;注重学术制度建设,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为学术评价回归本真提供重要的规范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