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仲勋参与制定了陕甘宁边区多项法令文件。建国后,他参与起草、修定共和国宪法,领导制定了多部法律,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司法为民、司法公正等法治思想,这对今天的法治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仲勋青年工作思想是习仲勋政治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习仲勋青年工作思想内容丰富,包括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青年要勇于向上攀登和勤于向下深入等主要内容。探讨习仲勋青年工作思想,对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由人民法院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法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生命线;"廉洁"是司法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为民"反映了司法权的宗旨和本质属性,是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旨在加强法官队伍的道德自律,形成良好的司法文化,这对实现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司法工作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司法便民"的一些建议。近年来一些地方法院走出法院,走进民众,开展多样的办案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以"群众路线"、"司法便民"为主要特征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当代的生命力依然存在,也说明"群众路线"是当前司法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习仲勋军事统战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期初步形成,在抗战时期逐渐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全面成熟,在解放初期主政西北时达到了"炉火纯青"。这个发展历程,既是习仲勋军事统战实践历程的体现,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发展历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伦理选择的多元化,催生了加强伦理力建设的强烈诉求。解决"司法不公、司法不廉"问题,应抓住公正廉洁这一引领司法能力建设的主流伦理方向,通过加强内在与外在约束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等,促进公正廉洁司法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习仲勋作为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杰出的领导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习仲勋积极贯彻"慎重稳进"的方针、注重西藏的统一战线工作、认真落实西北局入藏干部的培养,对西藏的和平解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为了指导分区的反摩擦斗争和军民建设,时任关中分区党委书记的习仲勋决定创办分委机关报——《关中报》。在习仲勋的关怀与指导下,《关中报》历经十年战火洗礼,有效结合当时党的中心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习仲勋的办报思想对《关中报》的成功创办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新时代新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宪法司法化"是在民事、行政司法活动当中,当法律、法规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出现缺位的情况下,法官针对具体案件直接援引宪法条文作为裁判依据的活动。我国的"宪法司法化"活动,在司法实践领域、理论研究领域以及制度建设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而究其深层原因在于:传统行政权影响下的司法不独立与不自由。  相似文献   

10.
习仲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促进广东对外开放等一系列历史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以来,学术界对习仲勋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习仲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从而使研究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执行难"、"执行乱"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痼疾。而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工作的监督尚未真正开展,本文拟从司法实践、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整统一的法律监督制度等方面阐述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必要性,以期推动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是党的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因此,从法治的视角审视党的领导方式,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推进法治建设对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具有促进作用。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改善党的领导方式既需要加强宏观领导,调整地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也需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方式,以及加强间接领导,发挥党在法治建设中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司法违背民意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一大难题,构建和谐的司法与民意关系是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命题,从学理层面应缩小法律和民意"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间的差距,从观念层面应淡化门户之见,避免法条主义,同时,还要创新民意进入司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司法警察队伍规范化建设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队伍建设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如何改变现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使警队的发展更专业化、更职业化,成为摆在司法警察队伍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文章结合法院实际工作,从强化司法警察执行功能入手,全面建立起司法警察作为执行主体的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和有效解决"执行难"。  相似文献   

15.
习仲勋的法制思想是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法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总结凝炼而逐渐形成的,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他认为法制建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办事;要求政法人员在思想上端正认识,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要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法制队伍.积极探索习仲勋的法制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创办于艰苦的抗战时期。在国民党军包围封锁的环境里,二师在习仲勋的关怀和支持下,从实际出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依托农村,依靠群众,因陋就简,因材施教,辗转陕甘,搬迁10多次,坚持边走边办学,为边区经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尊师亲民、关心学生、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也成为习仲勋留给二师的一份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7.
贾永健 《天中学刊》2012,27(4):57-60
近年的审判管理改革未改变造成审判权责脱节问题的体制节点,却着力于加强对审判权的政治和行政控制,以致权力和责任脱节问题更加突出,反而不利于政治合法性的强化。遵循司法规律的司法改革才能更有效解决审判权责脱节问题,实现"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法治目标和"强化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习仲勋的文化思想,有着独特的内容和理论特点,主要涉及了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兴办教育事业,运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文化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弘扬民族传统文艺发展等内容。其理论特色表现在,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创新和发展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等方面。深入学习领会习仲勋文化思想的特征,对当下我国转型时期顺利推动我们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工》2013,(11):29-30
本期《中国教工》编辑之时,正逢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同志做过的许多工作广为人知,但他老人家曾经非常关心重视教育工会工作,这一点如今的教育工会工作者还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实现司法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对此,社会各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褒贬不一。文章从法治进程的角度,以统治类型的选择、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今后法治的走向为线索来看待"调解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