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好零用钱     
融立 《家长》2013,(7):30-31
一位小学校长对我说,当前小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他说,今年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到郊区春游,老师们顺便了解了一下家长给了孩子多少钱。发现只有少数家长给孩子10元、20元。绝大多数家长给100元,有的多达300元。老师们说:“孩子们花钱如流水,根本不算计。”  相似文献   

2.
戚巧 《山东教育》2003,(9):44-44
以前经常有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什么,从来不回家说,一问三不知,参加家长开放日才发现,孩子竟然学了这么多的东西。怎样让孩子主动将他学到的知识本领向家长展示呢?我经常让孩子们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说儿歌、读数字、做表演。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可能够主动参与的总是那么一小部分,何不———于是,我利用每天下午晚饭后离园前的这段时间,帮幼儿简单地复习一下当天所学的内容,然后再布置一个新的任务———回家做家庭中的“小老师”,把每天在幼儿园里所学的知识本领教给家人,并表示:老师还要跟踪调查,比一比谁…  相似文献   

3.
刘祎玮  宋芳 《学前教育》2023,(Z4):32-33
<正>孩子们对班级表演区的小乐器兴趣十足,经常聚在表演区叮叮咚咚地体验尝试。于是,老师请孩子们周末跟家长一起尝试制作小乐器。桐桐妈妈说:“老师,我给桐桐做了一个小响板,请他周一给小朋友们分享。”老师说:“真好,表扬桐桐和您的积极参与,桐桐下周一能跟小朋友们分享制作步骤吗?”桐桐妈妈说:“老师,他根本没动手,遇到一点小麻烦就放弃了,是我给他做的,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讲明白。您说,孩子遇到问题就放弃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25年前,在我国鲁西南的一个小村子,一位大学教授来任教.不久,就有一个传说在村子里流传,说这个教授能掐会算,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因为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将来我能成为数学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为作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将来我能成为音乐家等等.不久,家长们发现,他们的孩子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孩子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孩子们真的成了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鲁西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庄,叫姜村。姜村因为每年都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博士而闻名遐迩,久而久之人们称之为大学村。二十多年前,姜村来了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听人说这位教师是大学教授,不知什么原因被贬到这个边远的村子。这位老师教了不长的时间以后,就有一个传说在村子里流传:这位老师能掐会算,他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了,我将来能成为数学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为音乐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为钱学森那样的人。不久,家长们发现他们的孩子与以前大不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他们真的是数学家、作家和音乐家的材料了。老师说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学习更加刻苦;老师说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更加出类拔萃。孩子们不再贪玩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难管了,变得更加自觉了。家长很纳闷,也将信将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师道破了天机?就这样过了几年,奇迹发生了——这些孩子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这位教师在姜村人的眼里变得神乎其神,村民们让他看自家的宅基地,测自己的命运,可老师却说,他只会给学生预测,不会其他的。这位老师年龄大了,回城了,但他把预测的方法教给了接任的...  相似文献   

6.
当孩子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参与时,一些家长就会发点钱、给些零食或送件小礼物等表示奖励;当学生表现好、考得好、有进步时,老师往往就发本子、铅笔或小红旗等小奖品作为鼓励。时间长了,我们却发现这些孩子越来越不自觉、不努力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先来听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群淘气的孩子总往一个花园里扔砖头,主人很无奈。有一天,他找到这群孩子说:“我看你们扔得很高兴,不如进行一个比赛,谁扔得最远可以得到10块钱。”孩子们一听来劲了,奋力地扔,优胜者果然得了钱。第二天,主人又来了,说今天第一名只能得5块钱。孩子们仍很兴…  相似文献   

7.
鼓励的奇迹     
以往 ,我每次将孩子们带出少年宫去公园写生 ,他们总是画得非常出色 ,而无需老师过多地讲授。家长奇怪 ,问我为什么。我总是想当然地回答说 ,因为平时这些欢蹦乱跳的孩子整天圈在水泥格子里 ,憋闷 ,走进大自然 ,对一切感到新鲜 ,心情好 ,情绪饱满 ,自然画得比课堂好。然而 ,我这个沿用了10多年的理论 ,却被2000年第一个春天的第一次风景写生课推翻了。不过 ,是家长的一句话激醒了我。一个年轻的母亲笑着说 ,我儿子刚刚画出一个塔尖 ,围观的人就不住地赞扬 ,说你看这孩子这么小 ,画得多棒 ,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 ,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相似文献   

8.
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一家幼儿园,一个小朋友感冒了,直流鼻涕,但老师说没有关系,感冒的孩子带点小病毒,可以提高其他孩子的免疫力。还有,大冬天里,孩子们衣着单薄,冻得小脸儿煞白,老师和家长都漠然处之,不以为意。这种情况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很难见到。如果说他们对  相似文献   

9.
一天,小 A 家长找到我,婉转地说:小 A 头上有抓伤,她和孩子的奶奶都很心痛,希望老师多留心,别让小朋友欺负她的孩子。当时我怔住了,孩子头上的表皮有点破,前几日我就发现,以为是他自己在家弄破的,问小 A 自己这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被小朋友抓过,他却茫然不知。家长解释说:孩子小,说不清楚。当时  相似文献   

10.
一学年的课程结束之后,音乐老师组织了一场汇报演出,以便让家长看看孩子们的进步。孩子们一个个地上台展示自己的演奏才华,最后轮到了迭戈。但是他的演奏效果不太理想,使用的演奏技巧也不对。演奏结束后掌声寥寥,他的父母感到很失望。最后,音乐老师发表了讲话,感谢家长们的光临,然后他走下舞台,同几名学生的家长聊天。许多家长都为自己孩子的出色表演而兴奋异常,有些家长对老师的精心培养表示感激,只有迭戈的父母因儿子的表现而伤心难过,羞愧不已。当老师走到迭戈父母的身边时,他们问老师迭戈失败的原因,老师说:“迭戈无可救药了。他不用我…  相似文献   

11.
骄傲的小赫     
小赫是一个聪明、内向的孩子,家长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博物馆、去图书馆。在幼儿园里,小赫经常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讲自然知识,小朋友和老师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博士”。渐渐地,小赫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也不愿意给小朋友们讲有趣的故事了,他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平时和小朋友说话时也表现出很骄傲的样子。老师问小赫:“你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小赫高傲地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每次都得我告诉他们。”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却很不以为意。面对这样的情况,小赫的老师该怎样做呢?让小赫重新回到集体中来,您有什么妙招吗?(天津杨婷婷)  相似文献   

12.
如果您打算让孩子早上学,我想给您提几个建议:第一,既然上了学,就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而随意放低标准。有的家长见到孩子跟不上,可能会对老师说:他比别的孩子年龄小,能不能照顾一下。您跟老师这样说的目的,无非是希望老师对您的孩子另有一个标准。其实这对孩子可能并不好。如果再当着孩子的面跟老师说这些话,就更容易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反正自己年龄小,一切都可以原谅;老师会特别照顾自己。第二,早上学的孩子在一开始比别的同学稍慢一些是正常的,只是相对的、暂时的,不要因为一时有点不适应就失去信心。家长稍微多花一点工夫…  相似文献   

13.
镜头(1)小学的放学时间到了,孩子们排着队伍由老师带领到校门口,门口围满了来接的家长。过了一会儿一位家长气冲冲地跑到老师面前:“我的孩子呢?”老师说:“我已经送到校门口了。”家长责问:“我怎么没接着?我的孩子还小,如果孩子出了什么事你能负起责任吗?你这个老师是怎么当的?……”老师真是有苦说不出,只好到处地找,最后在学校门口的小店里找到孩子。镜头(2)四年级的小明跑步时不小心跌倒了,头擦破了皮,老师随即带他到校医处进行了处理。第二天家长找上门来,说:“孩子怎么会跌倒?要你班主任干什么用的?怎么不负责孩子的安全呢?如果孩子…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成绩还可以,就是胆子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怕说不好;学校开运动会不敢报名参加,怕得最后一名让人笑话;有不懂的地方不敢问老师,怕老师说他;节日演出不敢参加,怕出洋相;就是与我们外出,有时叫他去问路都不敢,怕被拒绝……真不知该怎么办。A胆量是逐渐形成的,胆子小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做错了,却还没有意识到。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有时哭闹,有时不听话,有的家长就用杜撰出来的可怕事物恐吓孩子,孩子可能当时不哭闹了,可给孩子留下了恐怖的印象。有的家长对孩子犯错,动辄训斥、批评,使得孩…  相似文献   

15.
家长会上,老师开门见山地问,你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有的家长点头,有的摇头,还有的点点头后,又摇了摇头. 老师说,前不久,在一次趣味班会上,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假如到了晚上,家里的灯突然熄灭了,你怎么办?每个孩子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们的答案. 有的孩子回答说,叫爸爸修呗.  相似文献   

16.
“这是您的手,老师!”初读《感谢那只手》这篇文章,男孩小道格拉斯的这句话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这是一个孩子小小心灵中最深情的呼唤:他要感谢那只手,一只给了他自尊、自信和关爱的手。小道格拉斯家境贫寒,他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可放学后,老师常常会拉着他黏乎乎的小手,送他走一段。因此,当老师要求孩子们画想感谢的东西时,当老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可能是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时,小道格拉斯的画却令老师大吃一惊,因为他画了一只大手。老师迷惑不解,“这是您的手,老师。”孩子小声说。每每读到这儿,我就惭愧。我很…  相似文献   

17.
李阳 《辽宁教育》2004,(4):34-37
三、学校老师:家长把孩子的语文学习交给你 多数家长将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寄希望于学校老师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渠道,特别对于专业性较强、分工明确的学科教育而言,学校及其教师更是孩子们系统获取知识的主要依靠。不能说孩子们上学单纯是为了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但这应该是孩子们来到学校的主要目的,也是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学校,国家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描述】中班钱老师发现戈戈和轩轩口袋里有围棋子儿,一问,原来是围棋课时带出来的。钱老师立刻召集孩子们回活动室展开讨论:这样做对不对?放学后,钱老师与两位孩子的家长做了沟通。戈戈爸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以后再这样,看我不揍你!"轩轩爷爷悻悻地说:"我可不是夸,我家轩轩从来不拿别人东西。"钱老师说:"今天他拿了。轩轩内向,我没有批评他,希望家长好好教育。"  相似文献   

19.
刘明的父母一直挺支持我班的工作。今天早晨孩子们正在各个区角玩着,我也正忙着为他们提供材料,刘明的爸爸领着刘明气冲冲地找到我说:“老师,刘明说不拿拼图老师就批评他,他要把家里的小电脑搬来,我不让搬,他就哭。”我一听是刘明把老师说的话错误地传达给家长了,就心平气和地向他说明:最近我们发现孩子进入大班下学期后,不爱玩角色区,就想把角色区换成益智区,在和孩子们商量投放什么材料时,孩子们提到喜欢玩智力拼图,有几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要把自己的拼图带来和大家一起玩,我表扬了这几个孩子。刘明的爸爸余气未消地说:“…  相似文献   

20.
虽然看上去都是一件件小小的事故,却都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孩子们冷不丁的一个跟头会让我们心惊肉跳,甚至一个趔趄也会让我们虚惊一场。当孩子在活动当中真的出现了一点闪失,我们会歉意深深地去面对家长,事故的发生对孩子、老师和家长的心理都存在很大的不利。那么,作为老师,当家长从早上把孩子交给你后,如何保证能让孩子安全地度过一日活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