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重视家庭教育的自身功能的同时,还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三方面教育有机配合,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2.
农村义务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富裕发达的城市,贫困落后的农村"的二元社会结构基础上,教育也出现了巨大反差.真正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统一.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不足.加强家庭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使孩子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能够使孩子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因此,我国开始重视和研究家庭教育,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着重提出"德育为先"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补充和扩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许多人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的事,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行了.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它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强调学校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家庭教育,更不可低估由于忽视家庭教育而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负效应.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玲说:“我们知道幼稚期(自出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  相似文献   

6.
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只有让社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让社会教育形成独立的管理系统,让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得到协调发展,社会教育的研究成为社会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领域,并让社会教育专业人才得到系统培养,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独立、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叶丽芬 《教育导刊》2007,(4):19-20,28
21世纪的社会要求人的主体性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如何在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使这三方面力量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的发展,是我们急需探究的课题.近年来,我校积极进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依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只有让社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让社会教育形成独立的管理系统,让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得到协调发展,社会教育的研究成为社会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领域,并让社会教育专业人才得到系统培养,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独立、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坚持育才兴国理念 强化大学生实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如何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探索三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张沁 《上海教育》2016,(Z1):117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补充和扩展,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三者之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我连续两年参与了"我是一名小军人"夏令营活动,对有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些问题有所关注,所从事的职务是小军人夏令营微博信息编辑,消除孩子、教官与家长之间存在的疑虑与隔阂,竭尽所能让孩子们在短短7天的活动中有所改变、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家长的素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改进育人方法,提高育人能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搭建良性互动平台,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优化和互相配合,才能为新一代人的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反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有损于其他环节的教育效果,不利于新一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似乎已经成为“陈旧”的话题.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也会经常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而使看来“陈旧”的话题又常讲常新.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家庭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包括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两个方面。然而,按其功能区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有所侧重的。学校教育以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本方针,但事实上还  相似文献   

14.
梁圣富 《辽宁教育》2013,(3X):53-55
<正>邓小平同志说:"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家长学校作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的有效载体,作为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渠道,对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发挥着重大的功效。在此背景下,基层学校家长学校就应该做到"以科学的价值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工作,本文结合我院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面等方面实施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78):161-162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结合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三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三结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的不足,并指出要保证学校发挥教育主导优势、积极抓好社会教育和重视家庭教育,积极利用好这三者的互补关系发挥"三结合"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可以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推进家校合作,促进教育教学优化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只有这三方面教育一致,互相配合、补充,才能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一书中对"社会教育"是这样认定的:"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及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从这个层面来说,社会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广,但是我们所探讨的社会教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是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单纯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9.
罗雪英 《教育艺术》2008,(2):22-22,24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三大支柱,这三者联结成了大教育范畴。三者之间和谐渗透,有机结合,互相作用,为育智、育人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学校教育主动地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开放式的教育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开拓了新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变革,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教育目标——构建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形成大中小学纵向衔接、教育内容层次递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相联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横向沟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承接的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