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影子的意义     
正2016年11月被宣布获得2016年度安徒生文学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现身丹麦奥登塞市领取该奖,同时发表演讲《影子的意义》,讲述跨文化的故事意义与当下人类面对的共同难题。拜读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故事《影子》是近几日的事。我的丹麦语翻译梅特霍尔姆女士向我推荐过来,并说她确信我将会发觉它的有趣之处。若  相似文献   

2.
微HOT     
《母婴世界》2013,(2):12-12
@母婴世界:【你家孩子书架上有这几本图画书吗】1《大卫不可以》;2《大卫上学去》;3.《大卫惹麻烦》;4《我妈妈》;5《我爸爸》;6《猜猜我有多爱你》;7.《爷爷一定有办法》;8《蚯蚓的日记轧这几本绘本对孩子的情商等培养有非常积极作用的!供爸爸妈妈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我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不幸得很,正赶上十年"文革"。我发蒙早,五岁多上学,读完一年级,启蒙老师说我聪明,便让我跳级直接上了三年级。那时的语文课,学得最多的是毛泽东的诗文,印象最深的是所谓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诗词则有《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等,要求人人背诵。我记忆力好,对这些诗文尽管不明其义,但在班上每次差不多都是最先背诵的。因此,尽管我年龄最小,却一直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当然,这一职责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负责收收作业上交老师而已。  相似文献   

4.
丑小鸭与我     
丹麦童话大师的童话《丑小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小时候我就听过很多次,每次都为命运悲惨的丑小鸭鸣不平,同时又为它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而激动、兴奋。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师》与《再塑生命》是先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两篇文章,题目虽然不同,节选的却都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自传中的同一内容。《我的老师》选自《中华少儿阅读全书(中学卷)》(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2001年初被选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编者对原文有所改动。《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2002年底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由于版本不同,译者不同,编者立意不同,致使两篇文章存在许多差异。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的差…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研究》2009,(20):65-65
<正>大卫·马丁利(David Mattingly)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福特科林斯。高中毕业后,他进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艺术学院学习,后来又转入加利福尼亚州的巴萨德那美术设计中心学院。完成学业后,他首先来到了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的美术工作室工作,后来他负责制作过的电影包括:《黑洞》、《Tron》、《迪克·崔西》,以及斯蒂芬·金的《The stand》等等。在迪斯尼工作期间,大卫开始从事自由创作,他的第一个出版的作品是《The Commodores Greatest Hits》的专辑封套。1983年他搬到纽约市,迄今为止,大卫己为许多科幻/幻想出版商绘制了500多个书籍封面.  相似文献   

7.
中学六年我是在黄河边的兰州十六中度过的。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多文学名著。除教室外,在学校,那儿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 我读书很杂,初中时追求能满足幻想、英雄崇拜心理的作品,像《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保卫延安》《苦菜花》《迎春花》以及安徒生、王尔德的童话和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等。  相似文献   

8.
兴教育,办学校,总是在理想追求之中。将所从事的教育、所管理的学校办成什么样子,是使命感的体现,是远景目标的追求。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是建一所陶冶的学校,是将学校的教育办得富有浸染性。陶)台一词的出现,在我国记载于春秋,古籍《文子·下德》中语:“老子日,阴阳陶冶万物。”在西方,同样是具有悠久的历史。19世纪初期,英国人斯涛·大卫提出了教育的“陶冶制”,阐明了陶)台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山东济南张启亚:2007年的时候,偶然一次在书摊上看到了《文苑·经典美文》这本杂志,封面的标注是“新课程标准指定读物精品选粹”,我当即就被吸引了,从此就对《文苑·经典美文》爱不释手。记得那时每一期的杂志都有好多的名家散文,也是从那时起,我每周都去书店看《文苑·经典美文》来了没有,但每次我买到的都是最起码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那一期。更令我失望的是杂志还时有时无,所以我每年能够买到的上下半月刊总计也就十几本,很是遗憾。  相似文献   

10.
上课铃响,我和孩子们浸沐在和谐的课堂里,开始学习《大卫,不可以》,并确定本堂课的学习任务——看故事、悟道理。他们乖乖地到自己小组里去合作学习,理解故事。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把故事补充得生动有趣。然后全班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感悟。通过学习活动,孩子们明白了:妈妈其实很爱大卫,  相似文献   

11.
1917年对丹麦作家来说,真是“福星双降”,在这一年里,丹麦两位同年出生的作家在他们六十岁的时候同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两位丹麦作家一位是卡尔·吉勒鲁普,另一位就是《鹰的飞翔》的作者亨利克·彭托皮丹。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将凝聚全世界的目光。明年1~8月,我刊拟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以"我与奥林匹克精神"为主题的全国初中生迎奥运大型征文活动,以此引导广大初中生读者关注和参与奥运活动,理解奥运理念,吸纳奥运精神,经历心灵洗礼,体验民族自尊,激发爱国热情。大赛赛题、活动内容、奖项设置等事宜将刊载于2008年第1期的《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读写》和《中学生阅读·初中版·中考》上,本次大赛仍然坚持不收费原则,获奖者还将得到可观的奖品。请全国初中师生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史梦琦 《新作文》2011,(7):75-75
说《新作文》是我的宝贝书,真的是一点也不夸张。不信你就听听我和《新作文》结缘(yuán)的趣事吧。那是2009年3月份的一天,妈妈下班回家给我带回了一本《新作文·2009年珍藏本》。拿着这本窄窄、长长、厚厚的书,我一下子就被里面精彩的小短文和精美的插图给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14.
映着灶膛里红红的炉火,我沉浸在书里。木柴噼啪炸响,蒸锅热气升腾,不时有一两点火星子像流星一样,划破灶台上方的黑暗。"木柴快掉出来了!"说着,妈妈劈手把我手里的书夺了过去。那本书,就是《中学生阅读·初中版》。那天,是2007年的除夕。那年,我正读小学四年级。那本《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是我用小人书跟同学赵晓磊  相似文献   

15.
兴教育,办学校,总是在理想追求之中。将所从事的教育、所管理的学校办成什么样子,是使命感的体现,是远景目标的追求。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是建一所陶冶的学校,是将学校的教育办得富有浸染性。陶冶一词的出现,在我国记载于春秋,古籍《文子·下德》中语:老子曰,阴阳陶冶万物。在西方,同样是具有悠久的历史。19世纪初期,英国人斯涛·大卫提出了教育的陶冶制,阐明了陶冶的概念。他引用了《圣经》里的一句格言作为论据并书写在学校的墙壁上——陶冶儿童,宜依其所当行之路径陶冶之,迨其年长,方不至离弃之矣。这具有明显的我国古汉语翻译色彩的语句,同时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17年第12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语参》)上,我发表了《回顾·断想·管见——批判性思维一年专栏组稿的回顾与断想》一文。这一年,我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主持“学术领跑”栏目,推荐了近三十篇关于批判性思维与思辨读写的文章,其中我撰写的有五篇。在文章开头,我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7.
小编:你好!我是一名高三女生,我叫李坤。我很喜欢《课堂内外》高中版,感觉里面的文字很真实。在这里,我找到了许许多多和我一样为高考悲伤、为青春惋惜的朋友,使我有了家一般的感觉。我一直是个孤独的人,为了学业,我在情感天平上离开了朋友爬向书山学海,因为我知道我输不起。《课·高》给了我的心灵很大的慰藉,记得以前在《课·高》上看过这样一句话,"已记不清是哪年哪  相似文献   

18.
我与《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相识,是在1995年。那年,我读初三。中考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父母没收了我所有的课外书,嘱咐我务必认真读书。普天下所有为父母者最朴实的愿望,无非是子女能奔一个好前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嗜书如命的我一下子没了着落,我的世界顿时寸草不生、荒凉无比。那是一个午后,我的脑袋昏昏沉沉的,语文老师拿着一本《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走进了教室,说:"这本杂志有时间可以看看。"我的动作远没有他人敏捷,  相似文献   

19.
安托万·让·格罗(生于1771年)是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大卫的弟子。他遵守老师的规范,而对老师的艺术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出生于一个肖像画家的家庭,自幼就受艺术的,陶,少年时代见到大卫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一画后,1785年激动之余才进入大卫画室学画,1793年,他去意大利,对威尼斯画派和鲁本斯的色彩非常钦佩,从而对新古典主义画风有所不满,因此他后来在画上所表现的那种生动活跃的景象,人物和空间的处理,特别在激情的描绘上都有别于大卫,所以,他虽为大卫的弟子,实际上已是浪漫主义的前驱。格罗最优秀的画是历史画。自从他见到拿破仑以…  相似文献   

20.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一文写了主人公大卫的成长,包括生存适应和精神成长,这可以从他在面对经济拮据和生活困难时候前后不同的应对表现中看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