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正上《影子》一课时,我依旧开始用我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讲了:让学生先自己试读课文,之后自己范读,再让学生跟读。"影子是谁呀?"一个稚嫩的声音传了过来,听到声音,我心里不由得揪了一下,回头看看学生,他们都还是一副不知所以然的表情,个个都提不起精神。我刚要开口批评,一缕阳光射进了教室,不禁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对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合作学习 ,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在合作学习中读 ,提高读的能力  受方言的影响 ,加上教师对读的训练较少 ,学生读的能力一般较低。有些学生到了四五年级 ,朗读一段几十字的短文还觉得吃力。为此 ,我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让读得好的学生与读得差的学生在同一组 ,创造机会 ,让他们在合作中读。可以齐读 ,可以差者读 ,优者在旁边指点纠正 ,也可以优者范读 ,差者在一旁边听边小声跟着读。我又采用听录音范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等方式来提高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指导快速…  相似文献   

3.
耿梅琴 《教师》2010,(29):81-81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精彩的范读,会激发起学生们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对课文朗读水平的审美标准产生感眭的体会。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  相似文献   

4.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精彩的范读,会激发起学生们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对课文朗读水平的审美标准产生感性的体会.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  相似文献   

5.
要解决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必须对已往语文教学的全程都进行思考并革新。针对阅读教学中阅读与思考分离、不同步的弊端,笔者在此就如何创造性地“范读”课文,结合《紫藤萝瀑布》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初步尝试的“启引式”范读。“范读”应“范”什么?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清楚流畅等无疑都应“范”。但是,仅“范”这些常规内容,是很不够的。我们认为,“范读”课文,在以上常规内容的基础上,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用设问或独白等方式有选择地展示教师如何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读的阅读过程。这种展示…  相似文献   

6.
《元宵节》作为第二册第一篇主体课文,除了识字教学是教学重点外,还担负着在一年级切入阅读指导、培养阅读能力的任务,这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两点”的策略,是把这“两点”并为“一点”,即指导阅读,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教学主要环节如下:一、听读课文———“认识”生字要求“认识”的生字,即看到后能正确地读出来,不要求抄写,更不要求默写。这一步要从课文的整体入手,通过听读课文认识所有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生字。首先教师要范读。范读要适当慢一些,让学生看清楚每一个字的形,听清楚每一个字的音。二要给学生自由试读的…  相似文献   

7.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范读课文的不多了 ,有时需要做示范也多靠录音机。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我认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很有必要 ,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 ;录音示范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手段 ,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宜将教师的范读取而代之。范读 ,还需要适当加强。一、范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小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 ,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 ,学生可以视其人 ,闻其声 ,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 ,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  相似文献   

8.
一、导语揭题 激起情绪1.揭题:同学们学过许多红军长征的故事,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红军长征的七言律诗。2.激情:当年毛主席亲自率领红军进行长征,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在望,毛主席回顾长征历尽的千山万水、千难万苦,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二、范读试读 简介背景1.教师范读:(高昂、充满激情)2.学生试读:(1)自由试读,读准字音;(2)指名四人轮读,初读全诗;(3)注意诗中涉及到的山名水名。3.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介绍时代背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训练内容.朗读的好坏直接体现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又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引发学生的语感.一、范读课文,引发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通过范读,引发语感.文章是书面的无声的语言,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语文教学,一般要求教师范读课文。范读,即示范性的朗读。它是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真正接触课文,感知课文。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差等原因,被编排入册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颇具童趣。但学生的想象等各方面能力还尚未达到能抽象概念直接转换为直观形象的水平,从而制约了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感知课文的质量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教师范读课文的质量。范读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感知课文的深浅,因此必须针对他们的感知特点提高教师范读课文的质量。 首先,人的感知依赖于知识经验的积累。低年级儿童掌握的知识经验非常有限,感知的理解性差,容易引起错觉。这些原因使得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受到制约。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必须做到:正确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添字漏字、准确地朗读;注意停顿,  相似文献   

11.
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体会理解,感受出作者的情感,然后用自己的声音展示出这种情感。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的做法是:1、重视范读。教师的范读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再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范读的榜样作用不但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内容,而且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我每上新课时,都要范读两遍。第一遍要求学生不准看书,听老师的表情,让学生知道朗读要做到声情并茂;第二遍要求学生看书,听准字音,范读过后,学生捕捉到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在一次次的练读中逐步提高朗读水平。2、模拟仿…  相似文献   

12.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25):35-36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根据课文特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欣赏优美的景色、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品词赏句上,使阅读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一、理解课文内容与审美相结合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试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直接对话。文章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视角;而学生读课文,则是通过这面镜子折射出的画面去洞察客观事物。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想一想作者为何这样写。在…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动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记忆、理解的效果会更好。我是以“边读边画”的方法来教学《寒号鸟》一文的。一、初读课文,画生字、新词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放录音范读或老师  相似文献   

14.
“五读“,即试读、听读、仿读、创读和评读.其中,创读和评读为关键环节.   先说创读.教师或录音的范读不是十全十美的,会有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何况对一首诗的思想感情可有不同的理解,某种思想感情又可用不同的语音处理方式来表达.因此,我鼓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改变范读的读法,有所创新.   ……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板书,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特别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小木船》时,我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充分运用了板书。一、明确梗概的提问。我先范读课文.然后提问:“本文是不是介绍小木船的?”学生回答“不是。”我又问:“这篇课文实际上写了什么?”(“我”和陈明的友谊)“小木船在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边自学课文,  相似文献   

16.
一、读题释题 ,谈话激趣质疑定标1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看到课题 ,你们有些什么疑问呢?2 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 ,教师调控引导 ,避轻就重 ,导入学习课文。二、以读为本 ,目的明确层次清楚1 请同学们自由把课文读一次 ,要求读准字音。2 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把课文再读一次 ,注意句子的停顿。(出示课文课件 ,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 ,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 ,练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后 ,边读课文边看课后的注释 ,把课文读懂 ,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 请位同学把课文读一次 ,学生评议。5 老师把课文范读一次 ,学…  相似文献   

17.
笔者聆听一节公开课《秋天的雨》.课堂上老师两次范读整篇课文,虽用时不少却因范读内容过多、时机选择随意、朗读功力不足让人感觉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听完该课,我在思考,范读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但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范读呢?笔者认为,范读内容、范读时机都应视学生实际需要而定,切不可随意为之,为读而读.  相似文献   

18.
好孩子》一课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方法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 ,同时要突出“读”的训练。一、释题激疑 ,整体感知1 课文里谁是“好孩子” ?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2 范读课文 :听清生字词的读音 ,注意老师的读书语气。3 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 (读准每个字的音。读过以后 ,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4 边读边想 ,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5 检查 :(1 )认读生字卡。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二、品词析句 ,体会情感1 学习第 1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什么意思 ?教学这一自…  相似文献   

19.
在教完课文《说勤奋》后,根据课后练习的要求,我布置了背诵课文的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全篇课文。可没想到,我刚说完,学生便小声地嘀咕,满脸愁容,一副不满的情绪,嫌作业多,课文长,背不出。见此,我以更加坚定的语气说:“今天的作业就这样,明天检查。”下班后回到家,吃过晚饭,我边看电视,边翻看教育杂志,无意间一篇有关“教师范背的好处”的文章吸引了我。看罢文章,我心血来潮:为什么我不也试着背一背课文呢,顺便也体会一下作业量是  相似文献   

20.
范读,就是教师示范性的朗读。范读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儿童易于模仿的心理特点,教师良好的范读能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范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好的范读能够真实、生动地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创造性地再现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性格,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去,引起想象,激发情感,加深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