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教琐忆     
当教师就得学"教",学不好"教",怎么教好学生呢.我当教师是半路出家,也不知道怎么教,上课就是一个劲儿的讲.后来才知道教学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法好,效果就好.我就学起教来.向谁学?向书上学,向老师们学,还向我的学生学.学生能教老师教法吗?能.我有些教法就是学生教我的.我们成天与学生打交道,只要不把学生当容器来"灌",而把他们看成是学习的实践者,虚心向其请教,认真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并依照改革教学,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过,学生不会直截了当教你教法,而要我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自学".五十年代初,有一次领学生去锄谷苗.农村老师事先告诉我怎样区分苗和草.他讲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2.
在必修三的教学中,《宋明理学》一课比较难教,有老师戏称这一课是"送命理学"。理学究竟是什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两个问题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3.
[习作要求]写一次自己当小老师的经历,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尽量做到重点突出。[名师导写]一、确定写作素材。有真实的写作素材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切忌无中生有。好好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当小老师的经历,如:教爷爷奶奶说英语;教妈妈上网;教低年级学生做广播操……如果没有的话,赶快做一次小老师吧!二、写好起因、经过。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首先要交代事情的起因,接着写经过,同学们要把自己怎么教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怎么做呢?这就需要你把自己做小老师时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以及被你教的人的动作、表…  相似文献   

4.
情景一:教学主管告诉我们:你们数26个字母时怎么不把用肢体表达的那套方法教给孩子啊.那套方法多生动啊!希望你们没有教的和教过的老师都要把身体语言的那套方法教下去。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5.
潘如剑 《河北教育》2013,(12):32-33
人教论坛上,汪文华老师记录一则《你怎么没有教案》的校长对教师管理的案例: “徐主任说,你没有教案。汪老师,你怎么没有教案!……当教师.没有教案是不行的!”校长对我进行了几分钟的批评教育后,眼中露出的全是失望:  相似文献   

6.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六年了。这几年一直非常迷茫:每天累死累活,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怎么总也学不会?学生真是太笨了!工作一直是一边发牢骚一边干。都说"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怎么不会教了?别的老师在喝茶时,我在研究怎么上课,怎么提高成绩呢!可事实却是:我教的班级一直成绩都不好。我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学生基础太差,学生太笨……很少去考虑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听课中,老师讲解“环形的面积”。教者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师生共同总结出“环形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这个结论。正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有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把环形的面积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求。”全班同学一愣。教者也许因为是在上公开课,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事先也没有考虑到,也来不及多思考,一时慌了神,不假思索地说:“把一个环形的面积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求,怎么、怎么可能呢?请坐!另外,有老师听课时,上课发言请举手。”显然,老师有点生气了。这个案例引起了我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化工容器设计是“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的基础课,其技术性、实用性很强。而在教学中却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难学,老师感到难教,本论述如何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实现新的教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化工容器设计是“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的基础课,其技术性、实用性很强。而在教学中却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难学,老师感到难教,本文论述如何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实现新的教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六年了。这几年一直非常迷茫:每天累死累活,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怎么总也学不会?学生真是太笨了!工作一直是一边发牢骚一边干。都说"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怎么不会教了?别的老师在喝茶时,我在研究怎么上课,怎么提高成绩呢!可事实却是:我教的班级一直成绩都不好。我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学生基础太差,学生太笨……很少去考虑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我的五样》怎么教?苏教版必修教材第一模块选入了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一文,一位老师在学生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上课时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分组活动,模仿作家毕淑敏在文中设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以开拓者的勇气和研究者的执着,在教学中努力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以教定学,即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学习。二是以本为本,教材怎么写,我们就怎么教,老师缺乏对教材的开发和拓展。三是教法单一,大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以讲解式为主,要么就是老师问学生答,以问答式为主,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索然无味。四是不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苏教版教材在编制形式和内容上较传统教材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广大化学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新课程的化学实验不仅贯穿于必修1、必修2中,而且还作为一个独立的选修模块——“实验化学”,这不同于以前人教版教材(没有单独的实验教材,只是把学生实验内容穿插在每本教材之中);对“实验化学”的教材怎么处理?模块该怎么教?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好像无从下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14.
一、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教”不重“学”,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针对这一弊端,有识之士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应从“怎么教”向“怎样学”转移,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转移,这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实践证明,教法改革是重要的,没有教法改革也就无所谓学祛改革,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没有学法改革,无论多么先进的教法都无法付诸实践。因此,在改革教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兼顾“教”与“学”,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明确教法改革的目的教法改革应有利于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15.
教学背景 本人教授数学多年,自感教学经验丰富,但由于新课程新思维新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觉得方法不得要领.于是我就向这方面有专长的老师请教,可这些专家老师遇到新课程也变成了门外汉.我只好另辟蹊径,破费从书店里请来了许多“名师”:《新课程我该怎么教》、《奥数新解》、《难题趣解》等.  相似文献   

16.
时下,听到教研员在教材教法讲座中。谆谆教诲老师们.不能“为考而教”。说“为考而教”是教之偏失。下来后。老师们的议论是,都说“考”是指挥棒,教师教学“为考而教”没有错。教研员的话-9教师对现状的议论是一组怎样的“矛盾”?“教”与“考”反映的是怎样的教学态度取向?  相似文献   

17.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教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以前,笔者考虑最多、和同事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教”,即使是听课,甚至看一些优秀教案,关注的重点也往往是这些课的教法,却常常忽视“教什么”。现在想想忽视的原因可能是认为现成的教材、教参、教学辅导资料都有,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就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8.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校长常这样告诫我们,这句话使我受益匪浅。下课铃声一响,几位同学直冲办公室,七嘴八舌地向我数落某位老师。怎么,又是这几张“脏嘴”?前几天刚严厉批评过他们,现在不仅没有熄火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今天竟然骂起老师来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推进已经多年,许多教师自以为对课程标准很熟悉,甚至理解很通透,但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尽管在教师的日常话语中,课程标准已经代替了教学大纲,但课程标准似乎并没有给教学实践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不少教师一直以来对教什么和怎么教关注较多,至于为什么教这个内容,是否还可以教别的内容,要把这个内容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标尺来衡量教学效果,却很少去考虑过,尽管老师在文章中都以课程标准为理据,可是大多是在抽象的层面谈论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20.
葛余刚 《教育文汇》2008,(11):41-42
我教了20多年小学数学,也算是有些经验的老师了。现在,像我们这样的老师多少会觉得自己的那些经验过时了,没用了,不知道该怎么教了。说老实话,面对新教材、新教法,我也有过自己的苦恼,也曾经困惑过。但在经过一段反思之后。我倒豁然开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