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梦想天堂     
总喜欢在失落的季节里寻找被遗忘了的久远的诗音它掠过眼眸传得很远很远心灵被蜕质了青春的童话是五百年前的梦醒来后又是罪恶无奈缰绳的束缚我成了天上那棵绛珠草人到红尘是还债的我常常这样说也许会有个期限刹那间我的心如炽火般却不敢愤怒心底发出最深的呼喊不,是祈求我祈求上苍给我一个天堂每个人都享有“梦想天堂”的权利,我欣赏那些敢于“梦想天堂”的灵魂。江音同学“在失落的季节里寻找”,应该说,他(她)找到了“被遗忘了的久远的诗音”,那“诗音”居然是“掠过眼眸”的,“诗音”被作者通感为视觉形象,这又增加了诗的味道,使之更富有…  相似文献   

2.
黄遵宪评价自己在近代诗歌变革史上的地位,比喻为北美洲开辟时期“独立风雪中清教徒”,比今人称他为诗界革命代表更准确。他青年时虽已萌生革新诗歌的思想,但“我手写我口”和学习山歌等主张,并不适于表现近代新意境,今人对此评价过高。他出国后认识到“今古”的时代性区别,《明治名家诗选序》标志其诗学理论基础的转变。他明确了新派诗的方向是表现“异于古”的“今之世”和“今之人”,但艺术上只能基于古而扩展变化。诗界革命兴起后开始探索诗歌形式的改革,但来不及展开。黄遵宪是诗歌变革的先行者,文学史把他放在诗界革命中论述,模糊了诗歌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和转型轨迹。  相似文献   

3.
“我写小说不多,低产.但写小说于我来说,是一桩令人神往的事.只是一个人的一生中,神往的时刻未必多见.我倒是佩服什么都能拿起来就写的作家.但同时又疑心,样样题材里,皆有生命的真血么?” 2005年,主持名人专访栏目“尘衣之约”时,专访过作家何立伟先生.当时,我给他贴的“标签”是“自由”,标题即《自由何立伟:自己创造条件》.十几年时间,“唰”的一下就过去了.去年我们特约了他一篇谈阅读的文章,本期又约了一篇他谈汉语的文章.说实话,他这两篇,我喜欢至极.在众多的名人谈阅读的文章里,我对他这两篇是更偏爱的.  相似文献   

4.
<正>诗里,赏山川河流、皓月繁星;诗里,识先贤智者、名家圣人;诗里,晓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诗里有看不尽的风景,读不完的真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赏佳篇、读佳作,了解诗歌魅力,品味诗意青春。【佳篇赏读】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1)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扬扬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极大的惊喜!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相似文献   

5.
李寅 《大学时代》2004,(9):14-15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一句,对何星辉来说,比“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还要亲切,他的名字就取自这句诗。追寻着人生的梦想,他不想让自己黯然,浅滩暗礁中也努力使自己发光,同时照亮他人。  相似文献   

6.
把流沙河先生称为散文家,他大概会感到惊讶.本文将要举例分析的他的一系列作品,我想没有一部在他意识里是当作散文来写的.在这一代撼动文坛的众多泰坦族男女巨人中间,他的身影始终笼罩在诗的长袍里,出道出名、获罪获奖皆缘诗起.对诗,其内心追求之执著与命运缠结之紧密,可入我们民族“九死未悔”一类诗人.然而进入九十年代,沙河先生笔下诗的文字骤减,而非诗的文字却激增,出人意料.八九年下半年至九一年初,他专心致志去写一部奇怪的《庄子现代版》,“拖古人到现代来讲话”,玄思妙解,放言高论,把那“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发挥得淋漓幽默且现代.虽消耗生命一年半,“近视爬到五百五”,他却蝶梦不醒,“乐不可支”(《庄子现代版·前言》).那心爱的分行排列的文体倒似忘在了爪哇国.九二年到九四年,他文体再变.“仿东方朔”,假丫先生,著语录体,得“丫先生语录”四百则成书.自嘲他嘲,蜕尽儒雅艰深,戏谑鄙俗,蝎刺世相,全是引车卖浆者流白话.诗呢?他自己说:“诗散云烟,壮志已全消”了(《九句话》).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顾城,人们便会想起他“童话诗人”的称号,这与他诗中构建的世界是大体一致的。舒婷曾写下《致童话诗人》,这更坚定了人们对这一称号的认同。顾城自己也说过:“当我打开安徒生童话,浅浅的脑海里就充满了光辉。我走向他,我渐渐透明,抛掉了身后的暗影。只有路,自由的路。”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之友》2014,(11):27-28
在北岛老师选编的这本《给孩子的诗》序言里,他直言了编撰这本书的直接原因。他说:“三年前,我的儿子兜兜刚上小学一年级,被选人普通话朗诵组……他带回一首诗《假如我是粉笔》。”北岛直言,这首诗让他吓一跳,在书的备注中,节选了一点诗歌的内容:假如我是粉笔/我会很乐意牺牲自己/让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不需要你们保护/但求你们不要让我粉身碎骨。  相似文献   

9.
“他太任性。”读到他的散文时,我这么想。“他太任性,虽然很热情。”读到他的诗时,我这么想。“他太任性,不属于这个世界。”听说他的故事时,我这么想。“他死的方式还是那么任性。”看到胡适悼他的文章时,我这么想。第一次听到“徐志摩”三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美。再读到那首脍炙人口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觉得这句诗,这名字实在是种极完美的搭配。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那诗化的语言所描绘的如画的景色固然令人陶醉,但我更欣赏他那段关于单独的妙论。他喜欢独处,这不论是在《我所知道的…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上,以酒闻名的文人行列里并没有庾信的名字;并且他受到关注主要在于他的诗赋中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浓郁的乡关之思,以及其中所达到的巨大的艺术成就。但通过读庾集不难发现,他的“酒诗”还是为数较多(共15首)的。所谓“酒诗”就是题名里有“酒”字同时写作内容以酒为中心的诗歌。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庾信的“酒诗”探讨他与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乡村走来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周镇宏的童年故事刘小玲“魔方人物”每一回访问周镇宏,我总喜欢微微地仰视他。不仅仅因为他长得高大魁梧,实在是仰望他的角色。很客气的但真正从心底里发出的,我应称他周老师。但有时我称他“周作家”,有时又会叫他“周教授”,有时更...  相似文献   

12.
马拉美宣称:“诗是不用思想而是用词句写成的.”这种说法,对传统文学理论可谓是公开的嘲弄和挑战.“话在我说.”1870年法国象征诗人兰波也写下了这样赫然和怪异的诗句.阿波利奈尔似乎想映证同胞的话,在《歌手》一诗中只写了一行:“水上号角的唯—一根弦.”卡勒评论说;“这首诗只有一行,因为水上号角只有一根弦,但语言基本的含混却使诗人得以用诗的一根弦奏出音乐来.”意象派诗人庞德在其《诗章》的组诗中构置了18种外国文字,他在《休·赛尔温·莫伯利》中说:“相比起来,一堆谎言要比经典的诠释更强”.  相似文献   

13.
我八岁时就写下了我的第一首诗。妈妈边读边嚷了起来:真美!巴德,真的是你写的吗?”我面红耳赤地承认,心里充满了骄傲。妈妈赞不绝口,她甚至说只有神童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篇!“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兴高采烈地问。我简直等不及了———他呀,是好莱坞电影公司著名的剧作家,一个大名鼎鼎的大人物!我想:他一定比妈妈更能评判我的诗!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以迎接他的来到。首先,我用花体将诗好好地重新抄写了一遍,又用彩笔画上花边,最后,我将诗稿放在餐桌上爸爸的盘子里。我等呀等,好不容易等到七点半,爸爸这才气冲冲地回到家中。他回来后铁青着脸…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所见训诂典籍和训诂学专著,大都不涉猎“互足”这一术语和释义方法。我第一次接触“互足”这一概念,初步领会它的涵义,还是五九年秋在大学里听黄焯先生讲授《诗经研究》。八一年秋,我又读到黄老的专著《诗说》,从其“总论(下)”之“诗义重章互足说”这篇短论里,进一步领会了它的内涵,更明确地理解了这一训释诗之章句意义的方法.周大瑛先生主编的《训诂学初稿》第四章《训诂条例·释义的方法·观境为训——据境索义的方法》的一段文字里,从修辞的角度正式肯定了“互足”这一释义的方法。但叙述简略,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今笔者不揣冒昧,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灵魂的飞扬     
《雪花的快乐》是一首纯诗,这首诗共四节。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  相似文献   

16.
从自我出发而写诗是田禾诗歌的首要特点。在这四首诗里,没有哪一首离开了自我的生命与自我的生存,没有哪一首只是一种纯客观的描写。《灯旺》回顾了自我的来历:他的出生与一个叫“五婶”的女人有关,“母亲”与“父亲”为了他的来到人间而付出甚巨,“奶奶”则以二百响鞭炮的古老仪式进行迎接,以至于“灯旺”名字的历来,也颇有一点传奇性。他们没有想到其迎接的是一个未来的中国诗人。在《我的乳娘》里,小时候如果没有了“乳娘”尽心尽力地呵护,也许本来瘦弱的诗人,早就不在人世了。《火车从村庄经过》写到了“九妹”坐火车去南方打工时所发生的细节,让人沉重与心酸。每一首诗里都有“我”的存在,“我”的情感、“我”的人生、“我”的生活以及“我”与故乡的关系,诗人自我的个性与气质,深深地印在所有的句子里。诗是最不可缺少自我的文体,任何诗里虽然可以有故事、有风景、有人物,然而最不能缺失的,就是“自我”。这个“自我”,不是假托的人物,而只能是诗人真实的自己。在田禾所有的诗作里,都可以看到一个出生于张山吴村穷苦农民家庭,后来以自己的想象与努力来到城市求生存,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同时又总是与故乡保持生活上与精神上的联系,他就是诗人田禾。  相似文献   

17.
王朋是全年级有名的学困生。虽上到四年级,可识字却只有百余个。学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不知教了他多少遍,因为整首诗,他只认识“早、白、云、千、里、一、日、万”这八个字,对于诗的内容的理解,他只能当一名“观众”。诗学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课余再搜集几首李白的诗,准备第二天课上进行交流。这下王朋可着急了:“老师,诗里的字一多半我都不认识,怎么办呢?”也是,这真给王朋出了难趣。  相似文献   

18.
与诗同行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离诗这么近.在我的印象里诗是高高在上的,就像乐曲里的阳春白雪,又像绘画里的素净山水,高得让人不敢直视它的雅致.可经历了这么一段时间的校园生活,我发觉诗不仅在所谓的远方,更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六册有李白《行路难》(其一)诗.课本对其中“直挂云海济沧海”注为:“意思是说自己一定会排除困难实现远大理想.”我以为此注有悖文意,不妥.从“沧海”一词看,《十洲记》说:“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四面绕岛,各广五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可见“沧海”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所居岛名.诗人为何要去“沧海”?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于天宝三年李白被撵出长安的时候.这时的李白精神上受着沉重的打击,深感官场险恶,人生难料,无法摆脱自己远大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他  相似文献   

2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一个幽静、恬淡的环境里,菊就变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但是在他的诗歌里,除了菊,还有酒。酒也是他的一个形象代言。纵观古今,酒与诗和诗人都有着奇妙的联系。酒与诗好像是孪生兄弟。“清酒既载,驿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