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物理是一门对数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未必能理解。这是因为师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悬殊的缘故。若教师站在自己的思维高度讲解题目,那就无异于做“无用功”,将收效甚微。教师的讲解越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越易被学生所接受。老教师通过教学积累的经验能较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新教师可通过多批改学生作业、试卷,和学生面谈等途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寻求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契合点。具体的实施策略有以下几种。1巧设小问题,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维难题之所以难,是综合性较强,高于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决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靠教师下达思维指令就能持续发展的.那么,究意怎样才能促使学生数学思维不断向前发展呢?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合理变换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需求,使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水平产生冲突,通过认知冲突来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本文就从四个教学案例出发,通过合理变换数学问题情境,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从而达到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数学的学习必须要通过思维去把握,去理解数学的实质.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必须要贴近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 理性思维的形成是以数学题目为载体,在题目的解决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教师在讲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懂就行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的强化,没有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会算,更要会想,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把复杂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简单化,才是教学的真谛.解题思路清楚、自然,要清楚得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得见,自然得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想得出,这才是教师在解题教学中所追求的,也正是每个学生所希望的.  相似文献   

4.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大胆地尝试,采用引导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方式。我在教学实践中也试图让学生自主剪拼,但学生总是感到无从人手,教师启而不发,最终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在教师的一步一步引导下学生才将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能否找到一种比较切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索的方法呢?我尝试改编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思维被替代的现象时有发生,概括起来不外乎教师思维替代学生思维和学生思维替代学生思维两种情况。这种现象隐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引导过度、点拨过度、讲解过度,或者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优生思维替代差生思维、群体思维替代个体思维等等。总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都有可能发生思维被替代的现象,而且不易被人...  相似文献   

6.
陈志梅 《物理教师》2006,27(12):29-30
一个新的物理概念的引出往往意味着学生思维结构的一次变化.当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一时难以适应这一变化时,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地寻找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与新概念间的联系,为学生铺设台阶,使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提高,这样形成的概念,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教师的提问、讲解都要富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在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一、在激发兴趣中提问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来提问激趣。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可抓住学生认知上的急于了解威尼斯小艇情况的心理进行。我们还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提问。如《飞夺泸定桥》讲解"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这一句时,教师从学生生活入  相似文献   

8.
“同构”可以认为是互相联系的事物其特征和状态相互发生的某些对应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促使教学过程安排与学生思维进展的同构效应达到最优状态。首先,教师要准确估计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恰当确定教学目的;其次,教师应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尽引导和讲解,有时还要在两个知识点之间搭架“桥梁”,使学生思维稳步过渡;最后,教师还应利用同构效应,启发学生思维,养成学生主动思维的习惯。启发过程大致可分为上位启发,下位启发  相似文献   

9.
张洪升 《考试周刊》2013,(42):124-124
<正>实验具有直观性、符合学生认知的特征,因而容易吸引学生。物理实验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辩证思维,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例题、习题的讲解和练习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何种方式展示、挖掘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本文例举笔者较满意的教学片段,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芳 《中学理科》2006,(8):72-73
化学习题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化学习题课,不仅能及时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如何充分发挥化学习题课的功效,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习题讲解中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应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在习题讲解中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讲解并不能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给学生创设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等方式,自己发现或提出数  相似文献   

13.
兰英霞 《甘肃教育》2020,(2):119-119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就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阅读能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能通过阅读教学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水平,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强调"数学教学最终不是教给学生作为客观世界基础的数学结构,而是要教他们如何发展自己的认知水平".教师不可能提供每个学生都适合的学习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方法,教师也不可能讲解学生想了解的所有内容,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地探索、有效地学习,教师就要留给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教师更要为学生架设有效学习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5.
学生知识基础千差万别,思维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主观的设问和喋喋不休的讲解,不可能解开每一个学生心中的各不相同的疑惑,最终导致课堂只有教师和几个尖子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无所用心的陪客。因此,教师该把提  相似文献   

16.
张霞 《成才之路》2013,(36):82-83
数学教学贯穿于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养成的思维方式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一,教师在教学前要对学生在情感、认知以及态度等方面能力水平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学生能做什么,想明白什么以及能说什么等。第二,教师应明确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的水平应达到的层次,并努力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教育注重科学探究,教师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获取有意义的知识。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提供给学生必要的例题,仍然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又能够发现知识间的各种内在联系,达到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刨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