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冲击了国内报业的发展,使其面临发行量萎缩,广告率下降,读者流失等诸多困境。报业界的"拐点论","报业消亡论"使报纸的生存问题急需关注。新媒体的崛起是否会使国内报业灭亡?新媒体时代国内报业如何生存?首先对新媒体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其次就美国和日本报业的发展做了分析并从中得出国内报业发展的启示。然后对国内报业的现状做了简要概括。最后对国内报业的生存法则做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报业全媒体,是报业应对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实现自身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报业全媒体平台的构建,使报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态与技术,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与服务. 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三个阶段 总体上来说,包括报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经历了"应对新媒体"、 "利用新媒体"和"新媒体化"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传统报业也从最初与新媒体的竞争博弈发展成为积极寻求融合渠道.因此,在现实意义上,新媒体所代表的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报业的竞争主体,而是报业实现"华丽转身"的舞台,也是报业变革、转型和再造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娟 《新闻传播》2009,(10):101-102
数字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演进.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和媒体运作模式,丰富了信息传播文化.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弱化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挤压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的发展空间.对其形成巨大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给报业提供了诸多启示.为报业数字化转型开启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袁勇 《传媒》2007,(7):37-40
数字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演进,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和媒体运作模式,丰富了信息传播文化,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弱化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挤压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的发展空间,对其形成巨大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给报业提供了诸多启示,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启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报业转型势在必行,关键问题是转向何方以及如何转。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媒业的游戏规则和要素配置,原有的传播渠道、话语体系、商业模式正在被改变、被颠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开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提出的转型总战略是"全媒体、全国化"。2012年底,浙报集团宣布2013年是其"全媒体元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战略部署是"一体两翼",即以纸媒为核心,新媒体、融媒体、多媒体兼备的"1+3"现代传播体系,以及以媒体  相似文献   

6.
毛银秀  王京山 《传媒》2018,(1):74-76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国际新闻传播需要乘势而上,实现跨境经营的大发展.阿里巴巴收购《南华早报》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报业的典型结合,其跨境并购思维对我国国际新闻传播具有借鉴意义,跨境并购策略对于新媒体时代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迅速渗透,媒体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这无疑为新媒体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媒介革命催生了新的内容创作模式,衍生出信息传播的新路径;我们已然迎来了"智媒时代",未来必将万物皆媒,人机共生。本文笔者立足智媒时代新媒体的时代价值展开论述,以企业入驻或自建的新媒体平台、"圈"媒体(互联网群组)、自媒体等新媒体为重点,深入分析企业新媒体平台运维的现状和对策措施,思考研究新媒体平台未来发展趋势,旨在探索新媒体平台"潜势",助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报业发展新媒体提供了技术支持,受众层出不穷的需求为报业发展新媒体提供了发展空间,报业集团发展新媒体的浪潮潜流涌动。为积极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报纸出版业的挑战,2005年的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首次提出大力推进“数字报业”发展战略。两年来,我国报业已在理念层面对发展“数字报业”形成普遍共识,并在实践领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传统媒体不再单纯把新媒体看作竞争对手,而是视为相得益彰的伙伴。新旧媒体融合将成为数字时代媒体格局变动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期间,传统报业正面临全新转型、全面变革的历史关键期.在巩固平面媒体发展根基的同时,快速、全面、有效地切入新媒体领域,抢占数字化发展高地,已成为报业实现新一轮可持续发展、做大做优做强的根本要务之一.苏州日报报业集团顺应时势,全面规划新媒体发展战略,以推进苏州新闻网建设作为主线,以新闻资讯和信息服务为重点,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近两年大力建设具有苏州报业特色的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移动媒体、户外流媒体和地铁媒体,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构建起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全媒体战略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报纸媒体受到较大的市场冲击.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是媒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融合发展"成为传统报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报纸编辑要具备前瞻性,深刻认识新媒体出现给报纸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用户、大数据分析、HTML5、产品经理……面对新媒体迅猛发展,原本以专业主义见称的传统报业的媒体人,突然变得不那么专业了。的确,在媒体融合大潮中,传统报人如何转型成为"融媒体时代"的弄潮儿,已然成为大家面临的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报人的融合转型也同样不可能一夜成功,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09,(11)
2009年10月16日,2009传媒产业高峰论坛暨浙江地市级报社社长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政府、传媒业、学术界以及高校的200余位嘉宾,与新媒体、运营商代表齐聚一堂,针对"数字化时代的传媒挑战"主题,在现有数字产业拓展的基础上,正好就本刊关注的"新媒体环境的报业发展、传统报业移动数字化的跨界之路"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讨论.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高科技的电子设备在人们生活中的快速普及,信息全球化的公众平台,使得自媒体运营悄然而至,也使社会从传统媒体时代转向于新媒体时代。本文先从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报纸业存在的现状入手;接着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报纸业记者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促进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报业记者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时代报业网站发展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新闻实践》2007,(12):46-47
在科技飞速发展,新媒体辈出的数字化时代,各大报业集团纷纷开始了"数字化"之路,但是在如火如荼的"数字热"背后,传统媒体报业的网站却没有取得实效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张川燕  李欢 《新闻前哨》2012,(11):76-7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成为媒体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作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从短、彩信手机报时代就开始从事新媒体拓展工作,迄今已逾6年的一名新闻工作者,浅谈一点对地方传统报业集团发展新媒体的思考。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报媒核心属性不同,无需全然对立或"转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及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自媒体"蓬勃兴起,改变了新闻生产、传播方式、受众习惯。在全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报业的新媒体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报业转型是传统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的传播媒介正处于分众时代、市场经济时代、全媒体时代以及大数据时代,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区域化、经营资产上市融资、媒介融合、互联网思维等策略来提升自身的用户思维,赢得用户。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新媒体是新媒体的主要代表,目前很多报社依靠网络媒介转型成功,传统报业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很大。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报业迎来转型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大风险,本文围绕网络新媒体展开讨论,对其特点进行解析,并分析新媒体对传统报业产生的冲击,同时提出几点可行的报业发展应对之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等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使报纸的生存环境发生着巨大改变。新媒体的崛起,一度令传统报业遭遇"寒冬",在各个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过去的2005年和2006年分别被称为中国报业的"严寒期"和"拐点期"。在2005年,中国报业的发展呈现出"冬天"的征兆:一些大的报业集团(报社)广告大幅度下滑,而一些  相似文献   

19.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1,(2):7
报业发展新渠道应有所侧重陈国权在2010年第12期《中国报业》上撰文说,近年来,报业发展新媒体的速度超乎寻常。这些尝试,可能对报业集团的品牌有所促进,能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保持并增强报业的竞争力。但是,报业集团把在传统报业上赚得的利润,大把地投入到新媒体的不断尝试中,有可能会削弱主营业务的发展前景。因此,报业对于新媒体的渠道竞争不能均衡用力,应有所侧  相似文献   

20.
崔东昊 《视听》2018,(6):132-133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发展,各类数字化信息终端不断涌现,微信、微博等平台逐渐壮大,网络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种种表现都宣告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媒体时代为传统报业的新媒体转型提供了条件和契机。本文将以"澎湃新闻"为例,分析其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我国报业的新媒体转型之路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