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雄安新区文化建设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内容。新区设立、千年传承、世界眼光成为雄安新区先进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立足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雄厚的革命文化底蕴、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是建设比肩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又一具有全国意义新区的关键。雄安新区先进文化建设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精心提炼文化精神内核,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确保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成现代化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当今中国治理体系中,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投入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和许多后发地区一样,宿州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状态,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还处于艰难的困境之中。因此,必须从多方位入手,推进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具有很强的现实逻辑和战略价值。建设初期,雄安新区面临经济发展程度低且基础设施落后,易受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惯性思维影响,市场培育、要素支付和制度创新成本压力等主要制约因素。建设雄安新区关键在于创新,由此可通过坚持创新发展基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型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创新发展模式,走高端型产业发展引领等路径,将雄安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示范区。雄安新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就应该立足新区战略定位,在借鉴成功经验基础上探索新区发展新路子,放弃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夯实新区建设基础,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雄安新区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验基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责任和使命。这样的教育体系实验基地具有示范价值,有利于在实践层面助力新区从传统“政策洼地”向“政策高地”转变,释放创新要素,打造国家级现代教育体系的高质量试验田,脱离“虹吸效应”迈向“辐射效应”,“变轨超车”赋能京津冀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将雄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验基地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有助于进一步助推雄安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在新时代视域下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概念进一步明晰,为区域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来源和实践经验参考,打造未来城市教育发展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雄安新区的成立和建设是历史性的决断,为了千年大计的建设,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归国是一个重要手段。海外优秀人才有着自身的优势,而对于崭新的雄安新区,他们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鉴于新区原有面貌和文化,如何让海外人员更好地适应新区环境,投入建设工作,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担忧和顾虑,以及潜在的文化适应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并调查海外人才潜在的回国后一系列逆向文化冲击,同时研究提出针对海外人才这个特殊群体文化再适应的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民众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提高。但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集中体现在对法治文化理解的肤浅,导致城市法治文化建设呈现庸俗化、碎片化、形式化、过场化的现象。通过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一套运行顺畅的法律制度、完善普法治理模式和科学考核机制等路径,可以重构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体系,推动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雄安新区非遗项目和其他地方的非遗项目在传承发展上遇到了某些相似的困境,比如受制于一些自身或客观因素,出现了后继乏人、保护发展乏力、创新发展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基于雄安新区的特殊定位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使得包括非遗在内的地方历史与风俗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了特殊性和未来发展的新环境、新定位和新机遇。应该说新区的建设发展为当地的非遗文化发展开拓出了新的传承发展空间,具有更加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所以雄安新区非遗传承发展应该在走好传统发展之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未来的地域优势和城市未来发展优势,找到更多更好的传承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坚持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就要将公共文化建设成为巩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纽带。现如今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正朝向多元化共生的发展模式转变,应通过建立城市公共文化动态协同治理体系,优化主体的资源有效配置,提高主体的治理创新能力。通过协同治理体系下主客体的良性互动形成协同治理创新机制,多层次、多维度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城市公共文化治理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各类问题,实现治理的有效成果,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建设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河北雄安新区是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之一,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校区是雄安新区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之一。雄安校区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背景下,在智慧校园理论指导下,在智慧校园标准框架内规划和建设智慧校园,确定了“高端定位、整体部署、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雄安校区对标雄安新区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和“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力图打通数据孤岛,共享平台数据。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要以伦理文化建设为支撑。城市伦理文化建设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有着内在必然的关联。城市伦理文化建设内容包含城市物质文化、城市制度文化、城市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作为城市文化核心彰显时代文明进步的城市伦理文化,不但是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驱动力和价值追求,而且引领城市文化的价值取向,展示城市未来文化发展的面貌,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发展。通过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地方高校资源的深入研究,找到二者作用合力,积极探究地方高校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城市文化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文化生态与现代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建设的滞后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在我们大力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同时,西方的文化、价值观长驱直入,对我国的文化生态,尤其是城市的文化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保护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诉求伦理道德成为必然。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以城市人为中心,通过对古今中外道德资源整合创新、城市文化伦理制度建设、城市文化伦理“知行合一”道德实践等途径,建构城市文化伦理。  相似文献   

14.
从南通城建看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建筑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之所在。要在深入挖掘、研究、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观照和规范城市建筑的宏观导向,使城市文化载体的建筑既传承优秀的历史文脉,又充分展示地方特色,更具民族性、现代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对于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城市文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等是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城市文化建设举足轻重。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城市的无形财富,它决定着城市创造力、凝聚力与竞争力。在推进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各城市、城镇需从深入挖掘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理念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人类城市形态的变迁逻辑无数次表明,城市的建设是一个世界性命题,要注重其实体的建构要义,更要注重其所蕴含的人文要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适时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浓墨一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则成为人文理念引导下的重要准则之一。为建设好人文城市,我们应从体现人文特色魅力、强化文化服务功能、形成多元开放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四个维度着力。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作用与意义、构成与内容进行了理论思考,并对巩义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城市文化建设应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地方经济发展、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精神凝练、城市品质提升、文化经营理念结合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19.
城乡教育一体化: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需要教育制度的创新,更需要城乡之间文化鸿沟的消除和城乡文化的融合。文化的视角有助于克服以“分别看待城乡教育”的方式讨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吊诡思维方式。中国的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具备“一体化”的基础,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元分割的制度安排造成了二者的区隔。依赖于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文化自觉的精神,可以形成城市和农村“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共处的守则”——“现代中国文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在“现代中国文化”这一平台上重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用普世价值和地方特性相统一的文化内容、以宽容和对话为特征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既体现本文化特质又能理解、尊重异文化的文化主体。  相似文献   

20.
合唱艺术与社区文化品位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尤其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更是关系到我国普通老百姓及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唱艺术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和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