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当我来到首都天安门,望见那城楼重檐上悬挂着令万众瞩目的庄严富丽的国徽,望见城楼红墙上两条巨幅标语,就想起它的主要设计者和书写者--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美术家钟灵.  相似文献   

2.
每每经过天安门,望一眼城楼,都会看到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天安门,对于中国人有着重要而独特的意义。我曾几次去过北京,但都没有机会登上天安门。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前夕,我又一次来到北京,登上了这座城楼,实现了心中的夙愿。那日,我伴随着冉  相似文献   

4.
在国庆庆典采访中,我的位置在天安门东观礼台上。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天安门,那雄伟壮丽的城楼,飞檐上金色的琉璃瓦,广场上高高飘扬的国旗,都是我十分熟悉的景观。但是作为采访国庆大典的记者登上观礼台,我是平生第一次,心里充满了激动和自豪,也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做好战役性报道,前期准备十分重要,我们的准备工作大致分为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刘鹏 《北京档案》2004,(5):40-41
前门为正阳门城楼与箭楼的统称,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是在元朝丽正门的位置上建起来的,明清时为北京内城正门。正阳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北京最大、最雄伟壮丽的城门楼,因其位于皇城之前,俗称“前门楼”,其中门专供皇帝通行,平时不开,市民经瓮城东西两个门洞出入  相似文献   

6.
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就如同中国跳动的脉搏,历经50年沧桑,依然鲜艳夺目。那么,国旗又是如何飘扬起来的呢?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按照预定程序,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升起天安门广场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旗过程是经过电控来完成的。城楼上有一个电钮开关,按相反方向写好了“升降”二字。当大会秘书长林伯渠郑重宣布“请毛主席升旗”时,毛泽东主席用他那扭转乾坤的巨  相似文献   

7.
父亲只要坐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总要司机减慢车速,艰难地从座位上起身,朝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恭恭敬敬地行个军礼。  相似文献   

8.
7月13日,这是值得全中国人民永远记住的日子。这天晚上10点零8分。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表决结果公布,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当晚,我在天安门广场最早报道了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兴地登上城楼,与群众共度美好夜晚的消息,这使我在和人们一起兴奋的同时。又享受到报道抢先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1989年4月,我应北京《农民日报》的邀请,赴京参加首届优秀通讯员表彰大会。列车虽在齐鲁大地上奔驰,可我的心早已飞到了天安门了! 那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我们几十个代表乘一辆大旅游车驶向长安街,车到金水桥附近停下,然后由报社的领导作导游排队登天安门城楼。我站立在城楼往南远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  相似文献   

10.
每每经过天安门,望一眼城楼,都会看到毛泽东. 那是他的画像.在城楼后面,有个画家负责画像更新,几十年不变地用传统的方式画着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瞬间.  相似文献   

11.
1949年10月1日那天,天刚破晓我就穿起新军装。背上照相机,挂上记者证,步入天安门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大红地上镶着五颗金星的新国旗,我以肃穆的军人姿态立正敬礼.并迅速打开镜头,拍摄下这面在东方即将升起的庄严红旗。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09,(2):17-17
目前,50部“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片”.正在紧锣密鼓地筹拍、拍摄、后期制作中。除了中影集团拍摄的《建国大业》之外,包括《铁人》、《航天英雄》、《可爱的中国》、《天安门》、《风声》在内的多部主旋律大片也将在今年陆续通过大银幕与观众见面。对于2009年的电影市场来说,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建国60周年”,  相似文献   

13.
不必这样写     
作者原文: 天安门城楼将展新姿节日的天安门城楼将以更加壮观和绚丽多姿来迎接中外宾客。这是记者近日从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获悉的。据管理委员会王蕴荣主任介绍,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三周年,天安门城楼已焕然一新。城楼四面的红墙和观礼台已重新粉刷一新,还换上了新绘制的巨幅毛主席画像。九月三十日,城楼上将悬挂起新制作的八盏大红灯笼,城楼上的大厅内的壁画也进行了更新,通往城楼顶上的东西两侧的马道也铺上红色的地毯。  相似文献   

14.
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台阶共有66级。 也许没有哪一座建筑物像天安门城楼那样见证过中华民族几百年的历史风云。从开国大典时毛泽东等人登上城楼的记录片中清晰可见66级台阶的残破。今天,登上城楼的人已看不到以台阶为标志的沧桑。 今天,年轻的人们能直接记起的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的国庆大典,也许就是1984年那一次,而对负责报道这一盛事、日趋年轻化的记者队伍来说,九成以上的人都是第一次。对我来说也不例外,因为1984年时我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报10月2日推出20个版的《阅兵专号》,加上8个新闻版,共出28个整版。文字稿93篇,照片103幅,对开整版的独幅大彩照4张。这些阅兵报道最大特色是全方位、系统性、完整性。除了刊登江主席阅兵的综合消息以外,还发表了阅兵社论、阅兵通讯和特写,更用16个版把受阅部队全部52个方队逐个进行详细介绍。该报还刊发了4张独幅大彩照:“庄严瞬间”———江主席乘车检阅部队时招手致意;“领袖风采”———政治局常委们在城楼上,江主席身材挺立正在发表国庆讲话;“扬眉吐气”———受阅部队车辆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  相似文献   

16.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17.
江晓 《出版史料》2007,(1):125-128
我这里说的一幅名画是《开国大典》。 我这里说的一位名画家是《开国大典》的创作者、画家董希文。 1949年10月1日,首都三十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大会从下午3时开到晚间9时25分。天上万朵礼花,地下万盏红灯。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群众队伍,像火龙似地穿过北京城。  相似文献   

18.
袁学军 《北京档案》2006,(12):43-45
在经历了五百多年世事沧桑之后,昔日北京城的十余座城门,今天,只有正阳门的城楼、箭楼保存完好,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的南端,成为老北京城的一种象征,愈加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这张照片是张柏林(Thomas Chrowder Chamberlin)从大东门瓮城南城墙步道上向西拍摄的。城门匾额为满文"抚近门",即大东门。城楼因战乱和年久失修已经破败将倾,只剩残存木架,满目苍凉。凋敝的城楼后依稀可见盛京皇宫建筑凤凰楼。美国张柏林(Thomas Chrowder Chamberlin)摄于1909年  相似文献   

20.
<正>"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短短28个字的一首儿童歌曲,却传唱了近半个世纪,成为漫长岁月中成长起来的几代人共有的童年记忆。1972年,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拍摄纪录片《中国》,以此歌曲拉开了这部饱受争议的影片的序幕。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美国儿童曾用生涩的汉语演唱这首歌曲欢迎他。而在2006年热映的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中,《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声又成了强化幽默效果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