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战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深入,国际移民现象呈现前所未有的规模。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浙南海外新移民潮发展迅速。随着新移民潮的兴起与延续,跨国移民与侨乡的联系愈发紧密,侨乡的侨务资源优势日益显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浙南侨乡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侨务资源优势对侨乡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其不仅为侨乡经济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信息,同时也使侨乡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使侨乡的优势资源得以开发、利用,从而推动侨乡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福建侨乡与体育,总是结不解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重视华侨政策的感召下,广大华侨、归侨、侨属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他们有着乐于帮助侨乡增加体育经费来源渠道、修建侨乡现代化体育场地设施、发展侨乡旅游体育、加强对外体育交流、引进体育先进技术的光荣传统,为我省兴办体育事业开辟资金、设备、技术、信息渠道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已不仅是侨乡人民的需要,而且是整个社会的需要,不仅是提高侨乡生产的需要,也是保证人体健康地发展和人们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因而要加强政府对侨乡体育工作的领导,有意识有组织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建立体育组织、改革管理体制,成立侨乡体育基金会、实现体育投资多元化,积极开展国际体育交往,建立现代化体育情报系统,为加速实现我省体育的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移民以多种方式将汇款注入到有"侨"传统的东南沿海地区,带动了整个"侨乡"的社会转型。本文试图从"动员"与"被动员"的视角,考察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中华人移民作为一种跨国性资源是如何被各方力量动员起来的。一方面,中国国家至侨乡地方社会在将华人移民裹挟并卷入整个中国市场转型与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动员传统;而一方面,华人移民一直延续传承的被动员传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这种"被动员传统"与"动员传统"相互联结,促使华人移民成为侨乡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4.
民国影坛上的广东电影人大都有侨乡背景.广东侨乡电影人与浙江宁波电影人在拍片宗旨上明显不同,宁波电影人多把电影当商品来做,广东侨乡电影人则把拍电影与公益文化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当成责任与使命.广东侨乡诞生的一批电影女演员,在民国影坛留下了不朽的声光影像,侨乡开放的文化环境对她们心理的塑造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站在世界现代化历史的高度,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对外开放理论和系统的侨务理论,将启动侨乡优势和发展"海外关系"视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独特机遇"。在邓小平侨务思想的指导下,广东侨乡社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侨乡模式成为广东现代化模式的重要特征。邓小平侨务思想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广东侨乡社会现代化的实践指导上,更重要的是为继续推进广东侨乡社会现代化和当前广东侨务工作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侨乡女性的研究是中国社会研究尤其是妇女研究的重要内容。侨乡女性研究经历了记载、奠基及兴起的阶段,其中,女性出洋,婚姻,家庭、生计与地位,教育等,是学者关注的主要课题。回顾和概括以侨乡女性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并简要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动侨乡女性研究更加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泉州是著名的侨乡,这里有一所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侨校--华侨大学,这所因矢志不渝地贯彻"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方针的高校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肤色的大学生们相聚在此,快乐地学习生活.这样的特色在我国高校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8.
侨乡突发事件涉及海外华人华侨和国内侨眷切身利益,在公民新闻时代,发生在地方的小事件由于境内外传播互动往往演变成涉及外交层面的国际性话题。从构建侨乡突发事件传播模式出发,结合境内、境外、官方、民间四个维度分析,提出国际舆论场的概念,进而通过剖析乡讯影响突发事件国际舆论走向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从话语权争夺、增进内外交流、消解官民张力等方面,探讨媒介融合议题下乡讯传媒国际舆论引导的机理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云南陆疆侨乡的形成与马帮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侨乡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更是打上了马帮文化的烙印。侨乡红河的信息传播经历了由传统以马帮为媒介的人工口信与家书到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这种变迁正是云南侨乡人信息传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温州侨乡形成的独特性,成为温州特殊的区域文化现象。从民俗学时空理论的视角,以温州侨乡为中心,将跨国移民、侨乡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民俗文化相联系,并对这一区域文化现象进行阐释,是一种有意义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饮食文化、母语方言词汇的转译、跨洋婚姻等几方面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五邑侨乡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持存与流变,将注意力集中于侨乡文化在这些作品中如何得以表现这一方面,从而指出华裔作家的文本以不同程度或层次描述着侨乡文化,客观上起到了文化沟通的作用,以文学创作进行着特殊的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东侨乡研究成果,不仅涵盖了侨乡社会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各个研究领域,还充分借鉴和运用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了侨批银信、侨乡建筑、侨刊乡讯、侨乡契约等重点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是高校教育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侨乡广播电视大学需有自身特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才有凝聚力,才能进发出无限生机。侨乡电大校园文化建设需从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入手,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吸收五邑侨乡的优秀文化,并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就侨乡乡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对重点侨乡晋江13个乡镇1 300名居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侨乡乡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和显著性差异;侨乡区域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经济模式等是影响侨乡乡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中国陆疆侨乡饮食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迤萨镇研究为例,探讨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中的与自然和谐,阐述了汉儒饮食文化、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国际饮食文化等在侨镇迤萨的交汇和融合,指出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就体育服务公共精神对福建省重点侨乡晋江市13个乡镇村(居)委会及社团组织316名志愿参与侨乡体育公益服务的乡镇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乡土情感认同、传统习俗认同、工具性目的认同构成了侨乡乡镇居民体育服务公共精神结构体系,3个纬度认同的共同交织,为侨乡乡镇居民体育服务公共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传承力和主观力,侨乡乡镇居民体育服务公共精神既是侨乡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侨乡社会资本功能运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的形成,指出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的现状与特色,提出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及对策等,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提供了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18.
江门五邑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为了让侨乡的莘莘学子了解侨乡历史文化,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强化爱国爱乡意识,由设于五邑大学的"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的张运华博士为邑大学生编著的《五邑侨乡历史文化概要》,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五邑侨乡传统婚俗中,“自梳女”、“公鸡拜”以及“守切婚”和“冥婚”等,都是被扭曲的婚俗。而繁琐的婚嫁礼仪,既是古代五邑民间风俗的画卷,又是旧式盲婚哑嫁的自然形态。现代五邑侨乡的婚俗正在向多样化、现代化发展。五邑侨乡婚俗演变,体现了侨乡民俗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台山县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全县人口98万,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110多万。1984年,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在视察台山时曾高兴地指出:台山县在家人口90多万,港澳和海外人口110多万,可谓台山之外有‘台山’,内外两个台山携起手来,就能擎起了天。他深刻地指出了侨乡台山的特有优势,也昭示出振兴台山教育和其它事业的潜在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