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相似文献   

2.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相似文献   

5.
一个秀才到集市去买木柴、他对卖木柴的樵夫说:“荷薪者过来!”樵夫听不懂:“什么‘荷薪’……还,还‘者’?”,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扛着水柴来到秀才前面。秀才卫问:“其价如何?”樵夫仍听不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了秀才木柴的价钱。秀才摸了摸木柴很满意,但是仍想再沾点便宜,便说:“外实而内虚,必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回,樵夫再也找不到一句听得懂的话,于是扛着木柴跑了。  相似文献   

6.
秀才买柴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明·赵南星《笑赞》【解说】有个  相似文献   

7.
明代赵南星的《笑笑录》中有则笑话:"一秀才买柴,日:‘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日:‘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日:‘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担去了."  相似文献   

8.
秀才买柴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4,(7):F0002-F0002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  相似文献   

9.
任志强 《江西教育》2004,(21):43-43
从前,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想问樵夫的那担柴多少钱,就说:“其价几何?”樵夫听不懂,因为自己是卖柴的,就说了柴的价钱。秀才听了以后,想让他便宜点儿,就用“挺学问”的话给那担柴找了一堆毛病,末了说“请损之”。樵夫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一气之下,挑起柴走了。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想问樵夫的那担柴多少钱,就说:“其价几何?”樵夫听不懂,因为自己是卖柴的,就说了柴的价钱。秀才听了以后,想让他便宜点儿,就用“挺学问”的话给那担柴找了一堆毛病,末了说:“请损之”。樵夫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一气之下,挑起柴走了。这则笑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说话要看对象。现在,有些年轻的老师,跟学生谈话、授课、写作文评语等,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选用他们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的语言,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的积淀去衡量学生,说些高深的话,以为他们接受得了,理解得了,岂不知,这就如同那个…  相似文献   

11.
秀才拆字     
古时候,江南某县城有个穷秀才摆了个拆字摊,他在所有的纸卷上都写了个"林"字。头一个来的是位农民。秀才想:农民定是为温饱而来,于是说:"‘林’字拆开两个‘木’,东边木长柴,西边木长米。"说完,就在一个"木"字上加了个"此",便成了"柴"字;又在另一个"木"字上加两点,便成了"米"字。"回去吧,三天后你  相似文献   

12.
"薪""柴""蒸"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汉语中,表"木柴"义的"薪"、"柴"、"蒸"是一组同义词.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阐述了这一组同义词的演变更替过程:"蒸"主要见于先秦文言文,两汉以后使用较少,表"木柴"又多用"薪"、"柴",到了宋以后几乎销声匿迹;而"薪"、"柴"从先秦到明清,在使用数量上经历了"柴"弱"薪"强,"柴"、"薪"混用,"柴"强"薪"弱的过程,直到清末民初"枭"才彻底完成了对"薪"的替换,历时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13.
笑话     
从前,有一位秀才自以为很有学问,经常,咬文嚼字,挑别人的错。一次,他在大集上见到一个老汉挑着一担柴,吆(yao)喝:“卖柴喽,卖柴喽”。秀才听到吆喝声,就计上心来。自言自语地说:“不  相似文献   

14.
叶欢 《现代语文》2007,(6):126-126
说书人喜欢在一回末了卖个关子,说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吸引听众下次再来听。"请"字是敬辞,显得很礼貌,听众听了舒服。现代人很注重人际礼仪,不吝说"请",叫人家坐下说"请坐",让人家讲话说"请说",写文章指明出处或需要参看的地方,也不忘说一句  相似文献   

15.
<正>从前有个老实人,不懂得丈人说客套话的意思。有一天,他向一位秀才请教:"‘令尊’二字是啥意思?"秀才看他没什么学问,便耍他说:"这‘令尊’二字是称呼人家儿子的。"说完,秀才暗暗得意,掩嘴而笑。老实人信以为真,便回问秀才:"你有几个令尊?"秀才闻听此言,非常生  相似文献   

16.
1、鸡蛋小贩有一个人带了一些鸡蛋在市场上贩售,他在一张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有一个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不久,又有一个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在那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二字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结果所有的字都涂掉了。点…  相似文献   

17.
《成才之路》2011,(29):I0002-I0002
“关键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你的一生。”林肯的这句话是很对的。有个英国人到瑞士出差,办完事后,便打算尽快回家。当他到邮局给妻子发电报时,身上的钱已经不多了。他把拟好的电报交给营业员小姐,请她算算价钱。小姐算了价钱并报了价,他发现身上的钱不够了,于是就说:  相似文献   

18.
曾经听过一则故事,大意是:有个年轻人,他要练移山的本领!30年后他对朋友们说:"我可以把山移到我的脚下。"于是好朋友都去看他是怎样移山的。时间慢慢地过去,当他问大家:"山过来了吗?"朋友说:"没有啊!"于是,在期待中,很多人失望而归。过了一会,他又问:"山过来了吗?"回答的人依旧很失望,又有一部分人不等了。年轻人说:"和我一起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于是大家跟着他一直走到了山脚下,这时,他回过头来问大家:"山过来了吗?"大家都觉得上了当。年轻人却说:"我练了30年,才悟出了这个道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相似文献   

19.
一个秀才考试前,请一测字先生算命,随手写个“串”字,测字先生说:“恭喜恭喜,你能中举人,还能中进士。‘串’不是双中吗?”秀才赴考,果真如此。此事在当地传开了。次年,另一位秀才考试前,也写了“串”字请先生测,结果先生测得此秀才有患。此秀才不解:“为何上次秀才连中,我却有患?”测字先生解释:“因为你是有心写了个‘串’,串字下面加个‘心’,不是‘患’吗?”此秀才家中不久果真失窃。拆字趣闻一则  相似文献   

20.
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语文的智慧,应该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纯美的享受,它往往在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教学行为的产生中显现。智慧的语文源自于教师观念,生发于语文课堂,生成于语文生活。一、简单:智慧语文的根植土壤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下人到集市上去卖瓜,在瓜摊上竖起一块招牌,上书四个字:"此处卖瓜"。有人对他说,招牌上的"此处"是废话,瓜已经摆在这儿了,还用标出"此处"吗?于是卖瓜的把"此处"二字擦了。又有人对他说,"卖"字也属多余的,这么多的瓜不卖还能自己吃?于是卖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