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至少准备两个前提其一,抓住作者和相关的时代背景,因为它们是互相制约又相互阐释的关系。抓住作者就是抓住作者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作者的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凡是优秀的、艺术上成熟的诗词作者,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形象的塑造,还是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选用,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些鲜明的特色显示在作者一定时期乃至整个的创作生活中,贯穿在他一系列的作品里,成为他创作上的独特标志,这就构成了他作品的风格。那么,我们抓住了作者就等于从整体感受上抓住了作品,不同的作者,创作风格有的清新飘逸,有的沉郁…  相似文献   

2.
鉴赏诗词首先要了解背景。这里所说的背景指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生活的小环境,包括作者的生活体验、经历以及作者的艺术风格等。一个作者,他生活在某个时代,就一定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任何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的结晶。尤其是文学作品,它的意境必然打上时代的鲜明印记,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因此,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写作时的思想状况,是理解诗词意义的前提和重要依据,通过背景去读诗解意也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另外,大凡艺术上…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产生的,鉴赏作品就一定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要鉴赏诗歌,首先要把握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的创作背景。了解他生活的时代,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艺术除讲究字词句章法之外,亦讲究押韵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古典诗词往往含蓄凝练,因此,在鉴赏诗词作品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诗词作品大都是有感而发的,要鉴赏一篇古典诗词,除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要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有很好的把握,因此,这就需要一定的鉴赏技巧,从而有助于完成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艺术除讲究字词句章法之外,亦讲究押韵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古典诗词往往含蓄凝练,因此,在鉴赏诗词作品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诗词作品大都是有感而发的,要鉴赏一篇古典诗词,除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要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有很好的把握,因此,这就需要一定的鉴赏技巧,从而有助于完成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相似文献   

6.
考试时,很多同学都感觉诗词鉴赏题较难把握,失分较多。究其原因,是许多同学没读懂诗词,而读懂是鉴赏的前提。如何才能在考场上又快又准地把握古诗词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八项关注读懂诗词法。1、关注作者概况。作者的经历、思想、风格往往对作者的写作内容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的农耕、王维的寄情山水、李白的放荡不羁、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苏试的乐观旷达、辛弃疾的壮志难酬……这是我们把握诗词的大方向和大前提,但各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写出的作品在情感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如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收复中原,这是他作品的主旋律,可是其《清平乐·村居》等一系列寓居江西上饶时的诗作都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闲适之作。因此,只有对作者的概况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  相似文献   

7.
<正>"知人论世"是孟子最为重要的文学主张,意思是"想要比较正确地理解作品,就必须对作者的经历、思想及所处时代背景有一定认识"。我们鉴赏古典诗词,只有了解诗词创作背景、诗人身世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知人论世"能缩短古典诗词与我们的心理距离,让我们走进诗人所营造、所构筑的充满情感、理趣的诗歌世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文革”前夕 ,毛泽东集中创作的数首诗词 ,从创作缘由去解读毛泽东彼时彼际的思想、情绪 ;从毛泽东诗词诗意化地表达情致、心态的角度 ,去欣赏其诗词大多作为“政治诗”的艺术特色。毛泽东在诗词方面一直较为注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个性高扬的“三李诗” ,而不太喜欢杜甫的诗作。但到了他的晚年 ,随着心境的转换 ,在诗的意趣上却又不自觉地趋向杜诗的赅博沉雄。这不能不看作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上的一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进行中国画收藏或鉴赏,要具备一定的书画鉴赏能力,拥有相关的学养、才识和格调。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需布局和谐、风格突出、意境深远。这是鉴赏者对一幅作品的最初印象,好的意境或意趣可让鉴赏者想细细看下去,好的笔墨技巧则是为表达意境或意趣服务的。而风格是区分画家不同审美特色之所在,更是检验其成熟与否的标准。每位国画大家的作品无一不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下面来谈谈中国画鉴藏中需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鉴赏诗歌必须统观全局、整体把握,并根据作的创作风格、诗词的写作背景、题目中所给选项等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史悠久,佳作浩繁.在文学活动中,诗词创作与诗词鉴赏是相生相随、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没有诗词创作,就不会有诗词鉴赏;而诗词作品也只有经过读者鉴赏,为群众所理解和欢迎,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由于诗词鉴赏的多数人的审美活动,比之诗词创作有更广泛的群众性,这就更迫切需要文艺理论工作者及时去总结千百万读者的鉴赏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阐明文艺鉴赏的内涵、性质、特点、作用及其规律性,为广大鉴赏者提供理论指导.新近出版的陈新璋教授的新著《诗词鉴赏概论》(下称《鉴赏》),就是一本在人们的诗词鉴赏活动中富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好书.  相似文献   

12.
学鉴赏是人们阅读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学鉴赏主要是把握各类学体裁的特点,领会作的思想感情,发现并概括作的美感因素,理解、判断、鉴赏其作品内容,赏析、评价其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学鉴赏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具备种种语能力的基础上,投入各种感情去领悟、培养的结果。因此,一方面要在课内外学习中去着实领悟,另一方面要着重进行鉴赏性阅读,培养鉴赏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 艺术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具体体现,是作家在创作上臻于成熟的标志。凡成熟的或有一定成就的作家,其创作必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古华——“茅盾文学奖”的荣获者,就是一位成熟的、独具风格的优秀作家。其艺术风格之独异,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4.
高考的诗词鉴赏题是难点之一。笔者结合课内外部分经典古诗词,介绍八个鉴赏诗歌的切入点。一、注意创作背景。诗词由于创作时代的差异,具有不同的风貌;同一时代,经历、感情不同的作家,其作品也具有不同的情调;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下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情趣,因此鉴赏诗词时就必须结合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遭遇等情况来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其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句名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即作家写文章一定要与时代配合,一定要有感而发。这句话固然强调了文章创作的务实原则,但从另一角度却告诉我们,鉴赏文学作品时不妨从背景出发,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文,品昧出作品的主旨和要义.  相似文献   

16.
高考鉴赏古诗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鉴赏形象,鉴赏语言,鉴赏技巧。而对语言的鉴赏又可从三个角度切入:体会风格,品析辞格,体悟炼字。首先,体会风格。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直抒胸臆,有的言此意彼;有的平易近人,有的险怪奇特。体会诗歌的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诗歌的深层意蕴。以李白的《山中问答》为例:“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此诗开头两句有问有答,问他何事栖于碧山,诗人却“笑而不答”。这笑而不答造成悬念,诱发人…  相似文献   

17.
高考古诗鉴赏题解答时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注意积累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还要注意诗歌的提示性的信息,如题解、背景提示、注释等。  相似文献   

18.
高考古诗鉴赏题解答时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注意积累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还要注意诗歌的提示性的信息,如题解、背景提示、注释等。  相似文献   

19.
一、2005年命题动向2004年是全国高考试题百花齐放的一年,关于古诗鉴赏的各种命题思路和技巧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一)在选材上仍以浅显易懂、意象鲜明、特色明显、健康向上、富有美感的诗词为主。纵观2004年的15道古诗鉴赏题,虽有唐诗宋词,也有宋诗唐词,但从理解的角度来看,都没有为难考生。因为鉴赏是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所选诗词晦涩难  相似文献   

20.
诗与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诗词创作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重点考察了诗词作品中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认为鉴赏诗词有时需要作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