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07,(6):66-69
与益友在一起,谈知识,谈文化,相互融通,智慧交流,灵感碰撞。这些东西是课堂中学不到的,是自己心灵上的东西,情感所动,兴趣所至。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所以收益也是深刻的、牢固的。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自己的灵感被激活,智慧在增加。孔子有句话说:“君子以文会友”,文指的是知识、智慧。孔子还有句话说,“以友辅仁”,这里的“辅”是相互辅助,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之意,知识增长,智慧相融。  相似文献   

2.
马昕 《中国钓鱼》2012,(3):79-81
钓鱼靠技术,这在竞技场上是不容质疑的。但对休闲垂钓者来说,除了技术,运气也很重要。运气好了,这一天怎么钓怎么上鱼;运气不好,不是断线,就是跑鱼,怎么钓怎么不上。这种运气感有时候会影响到一天,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在这一年中,如果运气好,无论在何处钓鱼,都会顺水,顺风,总有些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张荷均  超景 《新体育》2003,(4):59-59
如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锻炼方式。传统的中长跑运动,由于简单枯燥、机械乏味,难以调动人们的运动热情,尤其是学生,对这项运动兴趣不大。中长跑,是体育锻炼的基础科目,非要练好不可。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这项运动,是我们体育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 实际授课中,我认识到:要使学生喜爱,就要从兴趣入手——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兴趣本身,是具有规律性的。认识了兴趣的科学性,再把它应用到中长跑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学生自然由“要我练”,转化为“我要练”。 中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也容…  相似文献   

4.
银杏(2DD6—5-1,图1),落叶大乔木,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原生江南,叶似鸭掌,称鸭脚。果似小杏而核白色,宋初入贡,改呼银杏,今名白果。银杏生长缓慢,从栽种到结果一般要20多年,40年后方能丰产,“公种而孙得食”,又称公孙树。  相似文献   

5.
张宾 《新体育》2013,(2):17-17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于是,吾日夜反复观天象,却蒙圈了。你埋怨不得我,我虽视力不济,矫正之后好歹也可达1.5。只是近来,北国风光,浓雾弥漫,天色昏暗,望长城内外,惟余阴霾,大河上下,全是水汽。在这种环境中有一种痛苦是:心仪的姑娘与你咫尺之遥,你却以为隔壁偏瘫吴老二又尿炕了。  相似文献   

6.
一叶 《收藏》2007,(9):94-95
大石斋主人唐云,号药城,更号药翁,一代名画家。擅花果禽鸟,旁及山水,取新罗、石涛之长,灵魂飘逸,秀出群伦。解放后,入上海画院,于是壮游南北,蒙养生活,画风由此一变,沉雄苍拙,风骨独具。  相似文献   

7.
李品仙 《武当》2010,(4):41-41
民国二十八年秋天,大概是重阳前后,那时前方相当平静。我率领随员数人,由樊城至石化街视察后勤设施。视察完毕,当晚住在石化街。石化街在武当山东麓,上武当山不过数十里。武当山是国内名山之一,是道教圣地,在武术方面提起武当派,也是大大的有名。我随军襄樊已近一年,对近在咫尺的武当名山,早有一访雅兴,只是平时难抽出时间。当天晚上闲谈,大家认为秋高气爽,不可错过机会。向我请示,因不致妨碍公务,乃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8.
蛰龙 《武当》2014,(11):53-54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困扰,上耗性,下损命,大多数人修道之时,身体这一本钱早已亏损不堪。故练功下手需要借助栽接添油法以求补亏损,设炉鼎,果得金丹大道下手天机(阴跷诀),定能骨髓盈满。人体在修炼内丹由弱转强的过程中,主要矛盾就是漏丹。坊间流传的十六锭金功,小便咬牙固精气,揉腹法,固精关门法,搓涌泉法等等,功效全都甚微,不能达到防止走丹遗漏的效果。许多修道之人都被这个拦路虎害的是功亏一篑,长期在低层次徘徊。无论是谁,一旦失精过多,次数过频,往往导致头晕、困倦、消沉、无力、乏味和疲劳等不良反应,甚至尿频尿急,神经衰弱,阳痿自卑,浑身无力,怕冷怕风等等。  相似文献   

9.
本期,我们必须做2007年的“年度榜”。这事儿的工作量,相当不小,光是将一年之中大赛的棋局捋一遍,就够劲。“够劲”之后,我们突然发现,往年的“年度榜”中都有的“十大布局”、“十大定式”,这次却没有着落。因为,没有什么布局、定式是流行,是称得上“大”的。没有,那就空缺。就“年度榜”而言,这是个遗憾。但是,从这一个点上,却可以看到一个面,那就是,现在的棋,更自由,更个性化了。  相似文献   

10.
张苏辰 《武当》2010,(1):46-48
我叫张苏辰,法名明一子,生于公历1903年8月9日。自幼多病,身体消瘦,到十五六岁时病象更多,怔忡、心悸,记得十七岁那年的春天,每天午后身体发热,到第二天早晨热退。常请医生药物治疗,一点效验没有。偶购一本《因是子静坐法》,照书中所讲方法静坐,果然有效,身体逐渐康健,只是没有恒心,练习不太认真,病一好就不练了。三十岁娶妻成家,静坐功夫断断续续没有坚持下去。到四十六岁时,又患半身不遂症,不能行动,吃中药无效。  相似文献   

11.
萧罡 《收藏》2007,(7):131-131
清金漆竹雕渔翁,高12厘米。老渔翁头绾小髻,发丝历历,浓眉眯眼,咧嘴敞笑,八字胡,三缕髯。上身袒露,腰间围裙,席地而坐,两肩前耸,胸前肋骨隐起,左手握拳搭膝,右手探入竹篓,似取渔货。竹篓编痕,经纬分明。  相似文献   

12.
布秉全  布琳 《精武》2010,(8):70-71
清末民初,外侮日盛,世界各国大力士及拳击家纷纷来华设擂挑战,口吐狂言,辱我中华民族。然而,一个个都被我武术家击败,狼狈而走。当时,国家认为,武术乃我国“国粹”,便大力提倡将武术改名为国术,并号召各地学校及军队增设国术课,训练学生、士兵,以期强国强民。我县历来崇文尚武,久负盛名,颇具特色的形意拳更是首屈一指,享誉海内外。不仅在晋商辉煌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在民国体育教育中,首开省内校园国术教学之先河,对形意拳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地确定德育的层次。 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我认识——在观察中认识自我,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在对事情的分析中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否定自己的缺点,从而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集体,正确…  相似文献   

14.
李树军 《精武》2009,(4):54-55
北京杨家派,即世称“杨无敌”的杨露禅先生所传,有杨班侯、杨健侯、杨梦祥、杨澄甫、许禹生、吴鉴泉等等,所习亦各不同,大致分为大架子与小架子两种。余尝以此事问之澄甫先生,答日:“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初习者宜大架子,能使筋骨舒适,血气充行,搞定方位,表示功夫。到运用时,要快要便,宜小架子也。家先(提供者接:指杨少侯)现在练的,都是打人法则。”其意若日,倘若在平稳静水之中,尚不能游泳,欲涉惊涛骇浪之江海可乎?有如习骑马,粗浅之慢步未有把握。而欲跳跃障碍物可乎?古人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近,实为至理名言。总之,打人之事,非日常所需,而健康实为须臾不可相离。试问吾辈,何者为要?本人所说,皆属平庸之谈,卑无高论,倘读者能循次而进,日计不足,月计有余,于健康上不无裨益。至于惊奇骇俗之谈,好高骛远之谈。  相似文献   

15.
八极拳     
郭清海 《武当》2008,(3):6-6
八极拳练八字。即:顶,抱,缠,拿,劈,砸,攉,挑。其练习要领一如架子。  相似文献   

16.
钱邦伦 《钓鱼》2010,(18):46-46
提起“金乌棒”,大足县方圆一二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享有盛名的钓鱼高手。“金乌棒”姓金,名国民,瘦高个儿,年逾6旬,系机关退休干部。乌鱼,亦称黑鱼,背褐色,形似一根长长的圆棒槌,所以重庆人称为“乌棒”。  相似文献   

17.
孔德 《武当》2001,(5):42-44
道也者,生天地,育万物,放之则包罗虚空,敛之则退藏于密。两仪、日月、五行都是道中造化耳。物物各具一太极,即道也;人人心上有先天,亦道也。五行顺而生入生物,五行逆而成仙成佛。故云,五行顺则法界火坑,五行逆则天地七宝。这五行之精,秘于四大形山,不内不外之密处,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耳。民可使由之。顺行也;不可使知之,逆行也。夫鱼在水中,不知其为水也;人居气内,不知其为气也。此譬喻当潜心研究,回光返照,明心见性,果证仙佛,复何难哉!  相似文献   

18.
葛菲 《新体育》2003,(4):4-5
洁白的羽毛球在眼前飞来飞去,点、吊、劈、扣……哎呀,不好,该死的球没死,对手要翻盘!心一惊,猛地一阵燥热,汗水像小溪般从全身的毛孔里涔涔地淌出来…… 睁开眼,月光正清清凉凉地映照在儿子小小那酣睡的脸上。是个梦。却像真的一样。真怪了,打球时从来没做过羽毛球的梦,退役都两年多了,却常常梦回赛场。人家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来也未必如此。20多年的赛场生涯,这轻飘飘的白色小精灵,早已钻入我的头脑,我的灵魂,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影随形,不能离弃,无法割舍了。 往事如昨。闭上眼,父亲高大的身影依稀又…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三字经     
《乒乓世界》2012,(4):153-153
打乒乓,爱国球,中国人,最优秀。 德艺馨,盖亚欧,尚友好,誉五洲。  相似文献   

20.
朱朝霞 《武当》2013,(10):33-35
听许多人说,铜川有个太极迷,他不是别人,正是铜川市原政协副主席、市委原统战部部长胡克禹先生。他是周至县九峰乡胡家村人,生于1944年10月29日,1959年12月毕业于周至县师范速师班。1960年1月参加工作,当过三年小学教师。1962年12月报名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服役。转战大江南北,戎马生涯17年。先后参加过修建东北森林铁路,西南成昆铁路,后又转战大西北,修建横贯天山南北的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1979年10月转业到地方,先后在铜川市交通局任政治处副主任、主任,铜川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长,市委组织员,耀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2004年底退休。他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走过五十四年的岁月,一直忠诚于党的事业,总是保持着一种奋发向上,不知疲倦,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在部队时,他曾舍命从掩体中扔出瞬息即爆的手榴弹,使四名战友幸免死亡之灾,因此而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