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蚂蚁觅食     
我最喜欢看蚂蚁了。在我家的门前有几个蚂蚁洞,里面的蚂蚁有黄褐色的,也有黑色的。它们每天出来进去,那长长的触角一动一动的,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好像在告诉别人:看,我们生活得多么快乐!别看它们身子小,其实可精明了,对自己盯上的目标是不会轻易放弃的。题目告诉我们这篇文章是写蚂蚁哪方面的生活习性?小作者用这段文字向大家描述着蚂蚁的外形特征。这句话很重要。小读者,你肯定读懂了。一个明媚的中午,爸爸买回一袋面包。我拿着面包在门外津津有味地吃。刚巧,几只黄蚂蚁出来找食物,看见了我掉的面包渣,我想:可怜的小家伙…  相似文献   

2.
蚂蚁王国     
小朋友,我们一起到神奇的地下蚂蚁王国去玩吧!你能顺利地从它们的王国里走出来吗?小班:(观察力训练)找找看蚁后在哪里?有两只抬虫子的蚂蚁,你发现了没有?中班:(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请你说说这些蚂蚁都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3.
“快把它弄死吧!”姐姐不耐烦地说。我紧紧地盯着桌面上那几只小小的蚂蚁出神,毫不理会姐姐的话,因为我想弄明白它们这样辛苦地爬到桌面上到底为什么? 我看着那细得可怜的蚂蚁在桌面上爬行,它的腰微微地弯曲,好像很疲倦似的,我心里暗笑它的无能及渺小。蚂蚁不断地利用它的触角小心翼翼地向四周探索,像要寻找什么东西。几只蚂蚁终于找到了一小块吃剩的蛋糕,并仔细地围着  相似文献   

4.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欢蜜蜂,爱赞蜜蜂。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连刚会说话的三岁小孩都在说:“我们的生活比蜜都甜。”蚂蚁们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忌妒(jìdu),心里一直搁着一个问题:蜜蜂每天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每天到晚回窝,我们也到晚回窝,为什么人们只赞蜜蜂,不赞我们蚂蚁呢?蚂蚁想啊想,但一直都想不明白。总觉得人们偏心,不公平。有一次蚂蚁到花枝上去觅食,看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很快走过去气冲冲地说:“喂,蜂儿,我问你个问题。”“啥问题呀?”“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当然勤劳啦。…  相似文献   

5.
阅读提示:文章生动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蚂蚁王国,一个类似于人类社会的“文明社会”。阅读时我们要思考,蚂蚁的“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是怎样说明的?对人类而言,这些拥有“文明”的蚂蚁都是有利的吗?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蚂蚁呢?同时还要注意作者的说明方法,学会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蚂蚁的文明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数远远超过所有其他陆生动物。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无论是高山洞穴,还是冰天雪地,或是戈壁沙漠,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昆虫学家发现,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社会有许多惊…  相似文献   

6.
蚂蚁(mǎyǐ)丫丫的爸爸妈妈把家安在了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下,春天他们的家是绿色的,秋天就变成了黄澄(chéng)澄金灿灿的颜色,美丽极了。银杏树上挂着幼儿园的喇叭(lǎba),每天丫丫和小伙伴们都可以听到欢快的儿歌、有趣的故事,有一天她还听到过一个蚂蚁国的故事,她甚至觉得那就是在讲他们家的事情。但是,现在是春天来了,黑夜越来越短,太阳起得越来越早。蚂蚁丫丫每天都要在睡梦中被大喇叭吵醒,她很不情愿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哎,这就是妈妈说  相似文献   

7.
刘谨 《吉林教育》2006,(11):1-1
昆虫学上有一个“懒蚂蚁”现象。生物学家经过观察发现,在蚂蚁王国里有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就是在每个辛勤忙碌的蚂蚁群落中,总有那么几个从不干活的蚂蚁。别的蚂蚁在忙碌着,它们则无所事事。但生物学家发现:如果蚂蚁群找不到新的食物时,那些“懒”蚂蚁就站了出来,很有自信地说:“跟我走!”至此,生物学家终于明白了,所谓懒蚂蚁,它们并非剥削者和寄生虫.而是专司组织、思考和指挥。它们的存在保证了蚁群的生存与发展。其实.这个现象与我们校长进行学校管理是相通的。特别是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尤其需要“懒”来管理 。  相似文献   

8.
一、汇报课前活动,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师: (课前安排了捉蚂蚁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捉到了蚂蚁吗 ?是在哪里捉到的?   生:石头底下捉到的。   生:在树底下捉到的。   生:在墙角底下看到有几只蚂蚁,我跟它们一起走,看它们进到一个小洞里,就找到一根小棍去挖那个洞,结果挖到了很多蚂蚁。(生举起一只蚂蚁)老师你看,我还找到了一只长了翅膀的蚂蚁呢。 二、激发思维,提出有关蚂蚁的问题   师:这个小朋友发现了一只长了翅膀的蚂蚁,其他小朋友,请你们说说捉蚂蚁的时候有什么发现,也可以说说,关于蚂蚁你想知道一些…  相似文献   

9.
绑架自己     
《家教世界》2011,(12):43-43
父亲是生物老师,一日,他看着地上来回忙碌的蚂蚁,不由叹道:“唉,可怜的蚂蚁啊。”“蚂蚁来回地搬运食物,自己‘丰衣足食’,这样的忙碌和勤劳难道有什么不好吗?”我说。“我们看到的蚂蚁,总是来回地奔忙,又是运谷物,又是运稻草,但蚂蚁的忙碌,不是勤劳。”父亲说。  相似文献   

10.
蚂蚁和狮子     
一头狮子躺在大树下休息,看见一只蚂蚁正在急匆匆地赶路。狮子奇怪地问:“小家伙,你这是往哪里去呀?”蚂蚁说:“我要到山那边的大草原去,那里可美了!”狮子一听就来了兴趣,对蚂蚁说:“你给我带路,我来背你,我们一起去吧。”狮子看蚂蚁面有难色,说:“我跑得可比你快呀!”蚂蚁说:“狮子先生,  相似文献   

11.
提起德国老磨坊的故事,可能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一位国王蛮横地把自己老邻居的磨坊给拆除了,磨坊主依法抗争,把国王告到法院,最后国王败诉并重修老磨坊。这是多么感人的法治故事,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个传说而已,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2.
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过那些忙碌的小蚂蚁吗?它们总是在地面爬来爬去,有时候独自赶路,遇到同伴就用触角碰一碰;有时候发现了食物,就会一起搬运;还有些时候,很多蚂蚁还会排成长长的一队。他们在忙什么呢?蚂蚁聪明吗?蚂蚁也喜欢洗澡吗?蚂蚁会不会做游戏?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就让我们和小好奇一起进入蚂蚁的王国吧。(小好奇)  相似文献   

13.
回音     
上期问题:蚂蚁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爬呢?看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呢?我看见———其实蚂蚁一会儿爬在外面,一会儿爬在里面。(傅迪)蚂蚁是在同一个面上爬的,只是爬的角度不同而已。(钱灵芝)蚂蚁很团结,总是一个跟着一个走,但也有点笨,因为它们无论怎样走,走的只是一个面,一个圈子。(李青)我想到———有的东西看着好像是在里面,但一会儿它就在外面了。这就像真的不一定是真,假的也不一定是假。(胡文勇)我们做人要一直往前走,不管前面的道路是怎样的,只要我们有勇气,不管怎样的道路我们都能走下去。(蔡军江)我看着它就像看到了人生,当你的事业正走…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小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着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歌唱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这个故事让我久久回味,它包含了太多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细细思考的问题。学生们说得多好啊:老师,您为什么不能蹲下来呢?…  相似文献   

15.
蚂蚁和冬天     
西北风带来的寒冷,叫梧桐的叶子发抖了。几只蚂蚁慌慌忙忙搬着一只螳螂腿,从园子角落向自己的洞口走去。路是远的,费尽了力气,才搬了一半路。有一只蚂蚁忽然想到:“奇怪!这么重的东西搬了这许多路,往常总是满身大汗,可是今天却并不怎么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太阳不像往常那么灼人……”“今天我们精神特别好……”只有一只老蚂蚁懂得多,它郑重地说:“冬天就快到了。”“冬天?”“冬天一到,天气就冷了,比今天这样还要冷得多。”“那么,我们再多做一点工作也不会出汗了!”“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呵,小朋友们,冬天一到,梧…  相似文献   

16.
蚂蚁不迷路     
蚂蚁是极其常见的动物。我常常在小院里可以见到它们。它们为了生存,经常单个或成群结队地出来找食物。可无论走多远,它们总能准确地找到家门。我觉得纳闷:蚂蚁是怎么辨别方向的呢?为了解开这个疑团,我对蚂蚁进行了观察。一个星期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先捉来一个大蚂蚁,把它放在门前的烂泥上,再用一个很大很大的圆竹筒罩住它,只让它看见天空,我睁大眼睛看着,这只蚂蚁竟还能准确地辨别方向;我不甘示弱,又用一块黑布罩在竹筒上,把天空和周围的事物全挡 住,这时,蚂蚁就慌乱起来,到处乱转。从这个事实说明,太阳的位置和太阳的光…  相似文献   

17.
蚂蚁的秘密     
小小的蚂蚁是一个小社会,它们总是协同作战,十分团结。最近,我们几个好朋友对蚂蚁的习性进行了一番研究。蚂蚁爱吃什么?是香的、甜的还是辣的呢?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我想蚂蚁肯定最喜欢吃香喷喷的方便面,  相似文献   

18.
流亡者     
(幕启。边境附近一幢山间木屋里,一个山里人正坐在炉边烤火,一阵敲门声,流亡者进屋了。 )  流亡者:不管您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 !他们在悬赏捉拿我呢 !  山里人:悬赏多少 ?  (流亡者马上离开了。幕落 )流亡者!法@勃纳德  相似文献   

19.
苍蝇的思想     
一只老苍蝇即将咽气。它的儿子问:“像我们这样生活在居室内的苍蝇,大都会在青壮年时身遭不测。爹啊,您一定要告诉我们,您活到寿终正寝的经验是什么?”拼了最后一口气,老苍蝇郑重地说:“我爱落在蝇拍上……”话音刚落,眼一闭,死了。  相似文献   

20.
爱的哲学     
<正>小时候,听父亲讲一则寓言故事: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地建筑房舍储存粮食,而蟋蟀则忙于张大喉咙唱歌。寒冬来临,蚂蚁躺在温暖的家里,可怜的蟋蟀却饥寒交迫。听到这里,我自作聪明地说:"爸爸,我知道了,您是要我去学勤劳的蚂蚁,而不要像那蟋蟀,整天就知道玩乐,最终一事无成。"父亲听我讲完,问:"孩子,难道只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