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学人     
袁珂研究员简况  袁珂 ,1916年 7月生 ,四川省新都县人。 194 1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 ,曾从许寿裳先生受“小说史”及“传记研究”课。 194 6年随许先生到台湾 ,在省编译馆任编辑、编审 ,开始研究中国神话。 50后代初 ,在重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任教。后调作协四川分会任创作员。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1年起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国神话研究 ,著述甚丰。主要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神话故事新编》、《中国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2.
怎样研习中国科学思想史?董英哲中国科学思想史是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是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的。1925年,德国人福克出版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该书后来以书名《支那自然科学思想史》,在日本、美国翻印。1956年,英国李约瑟博士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82-83
全书共20册,搜集了全市17个区县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笑话5000余个,按照区县分布编撰成册。2011年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普查、编撰《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和地方区县卷,  相似文献   

4.
华为注册商标激活《山海经》鸿蒙神话。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帝王之死情节,灵宝黄帝铸鼎塬遗址墓葬、红山文化顶级墓葬、凌家滩遗址墓葬的殉葬玉器,实是贯穿中国历史的玉石神话拜物教信仰。本文通过良渚文化遗址墓葬出土玉器上的神徽以及三星堆遗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以及《山海经》鸿蒙论证中国创世鸟神话的原型,进而探讨了用四重证据法进入神话中国研究的可能性,提出了神话学能否进入的历史研究、再造历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孔子与神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与神话袁珂一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领域,孔子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我国文化业绩多方面的缔造者:如象所传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等等。作为文化领域中重要源头之一的神话,过去曾经有过一种误解,仿佛孔子出世...  相似文献   

6.
《寻根》2002,(1):23-23
2002年1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在北京因病辞世。钟敬文先生,原名钟谭宗,1903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作为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钟先生在五四运动前后就投身于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研究之中,参与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文艺教研室。80年来,钟先生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主要著作有《楚辞中的神话和传说》、《民间文艺谈薮》、《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钟敬文散文选》等。钟先生是《寻根》杂志的顾问。《寻根》自创刊…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是第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作,200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一课题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四川大学“十五”“211”工程子项目,通过何一民教授和其他学人的共同努力,几经寒暑,数易其稿,历经出版波折,终于呈现在读眼前。  相似文献   

8.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9-81
2011年,上海民间文学艺术与民俗学研究在多方面展开了学术探讨。在民间文学方面,田兆元发表的两篇关于神话研究的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神话的构成系统与民俗行为叙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从口头神话、书面神话、画像、雕塑、舞蹈等方面分析了神话所蕴含的民俗学意义。提出神话是口头表述、书面表述、物态呈现及其民俗仪式展演的综合整体,神话的民俗学研究除了重视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形式、图像等物态形式,更要注重对于民俗仪式行为的叙述考察,从而达到对于神话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9.
前介绍: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夏济安日记》,收入《新世纪万有库》第二辑;2001年,该社又推出《夏济安选集》,收入《新世纪万有库》第五辑,中国大陆学得以对夏济安其人其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其实,细  相似文献   

10.
正2000年以来,本人以全部精力从事中国家谱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主编《中国家谱总目》("十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专著《中国家谱通论》("十一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出版。《中国家谱总目》与《中国家谱通论》均先后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奖、上海哲学社科优秀著作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夏,秘鲁斯特利亚出版协会出版了秘鲁著名学者、教授吉列尔莫·达尼诺博士的新作《秋之扇——中国谚语》一书。该书共222页,摘译了100条中国谚语和故事。译文简练生动,注有出处,附有作者用中文写的谚语条目,注有汉语拼音及西班牙语相应的成语,还有中国剪纸插图。该书在发行仪式上即销售一空。吉列尔莫1990年还发表过《来自中国——一个迷人神奇的国家》一书。该书记录了他在中国工作期间的见闻,读之倍感亲切。吉列尔莫教授1979年来中国工作,先后在南京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西班牙语和文学,曾协助出版西文版的中国来、明…  相似文献   

12.
《金文新考》出版前后孙安邦《金文新考》出版于1987年3月,只印了800套,且很快售罄。这部书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人评论为:“开拓了上古史的一角,”①打破把殷商甲骨文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的传统观点,“第一人第一次把中国已定的中国古有文字史上推千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简论巴蜀神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论巴蜀神话袁珂,岳珍编者按:袁珂先生是我国著名神话研究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顾问。今年是袁珂先生从事神话研究50周年及80寿辰并光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本刊特发表他与学生岳珍合写的《巴蜀神话》的前言(标题为编者所加),以表祝...  相似文献   

14.
《陕西古代史》的特点张思恩陕西历史博物馆史学专家杨东晨先生呕心沥血5年撰写的《陕西古代史》,最近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陕西古代史》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以中国史通揽陕西史在研究地方史中,容易出现的倾向是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夸大地方性。作者撰...  相似文献   

15.
概况从2004年内举办的第7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的获奖情况来看,上海有不少图书都获得了很高荣誉,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钱牧斋全集》、《山谷诗集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均获一等奖,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出版的《唐代文学百科全书》、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梦溪笔谈》也荣膺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化交流》2014,(3):30-31
《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系人民美术出版社抓选题、本学术、重编辑的具体成果。该书的编著堪称一项卷帙浩繁的系统工程,陈履生集其中国美术研究数十年成果。  相似文献   

17.
曹顺庆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论》〔1〕是近年来我国文学理论界出版的一部非常有特色的、重要的理论著作。这不仅表现在它所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具体论点,而且还表现在它所提出的事关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未来走向的方法论问题上——中国文论的“文化探源”。众所周知,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仅大部头的批评史就出版了好几部,专著和论文更是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复旦大学八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的出版更是标志着迄今为止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在广度上、在资料上所达到的最高成就。然而,这种表面的…  相似文献   

18.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199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后共印刷11次。2005年此书准备再版,并增加了插图,于2006年1月出版。现本刊发表该书的《序》、《再版序》和《后记》,由此可以看到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请本刊读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林旦旦 《华夏文化》2005,(4):64-64,F0003
20世纪初年学堂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大部分从日本编译而来,多数又以文言文形式,不适合我国幼童教学之用,所以有识之士开始尝试以浅近的白话文编写历史课本。清末以出版白话文教科书闻名的是“彪蒙书室”。创办人是钱塘人施崇恩,字锡轩,是一位举人,总发行所设在上海四马路望平街。彪蒙书室历年出版的各种小学教科书不少于75种,其中历史类的有《初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初等小学中国历史教授法》、《绘图蒙学中国历史实在易》、《绘图蒙学外国历史实在易》、《绘图中国白话史》、《绘图外国白话史》、《绘图中外豪杰史读本》、《绘图中外神童史》、《中外历史分类问答》、《杭州乡土历史教科书》,在晚清历史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26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三),在中国人民欢度新世纪第一个新春佳节的时候,中国驻加拿大大使梅平代表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向加拿大遗产部部长科普斯女士赠送了一批中国图书,请其转交加拿大图书馆。这是庆祝中加建交30周年举办的“中国文化季”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批图书共500余册,其中有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现代大师的作品如《鲁迅选集》、《巴金文选》等,赠送的图书中还有国内最新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中国文化小百科》、《中国揽胜》、《中国对外经济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