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而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酝酿和创作与著名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处在同一时期,作曲体现了作曲家热情奔放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痛苦,被认为是作曲家最成功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相似文献   

2.
关煜 《文教资料》2009,(13):51-53
崇高不仅是美学的范畴,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本文以中国古典音乐《葬花吟》和西方贝多芬经典交响乐《命运》为例,分析了音乐中的“崇高感”即“高峰体验”的产生、存在及其表现方式,从而展现了作为西方传统美学范畴之一的“崇高”的不同境界,以期体现其多层面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书籍:《贝多芬》好词:(音乐细胞的家庭)(飞黄腾达的时候)(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斗争的豪情)(坎坷的命运)(精彩的人生)(激昂的斗志)(致命地打击)(轰轰乱叫的声音)(嗜酒如命)好句: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将贝多芬击垮,他还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曲和钢琴奏鸣曲,如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在这首曲子中你可以深深体会到他与命运斗争的豪情。17岁的时候,贝多芬得到去音乐之都维也纳学习的机会,还拜见了莫扎特。“你们要注意这个孩子,他将来会惊动全世界的。”这就是莫扎特对他的评价。不久,母亲病逝,酒徒父亲更是嗜酒如命,他不得不承担起两…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艺术,音乐又是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艺术。它像一个蒙着面纱的美丽少女,那仪态万方的风姿,只能领略而不能窥见,它又如浩瀚无边的宇宙,深广奥妙,将你包容,将你溶化。因为音乐是心灵的潮声,所以音乐需要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同心灵的沟通。欣赏音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耳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乔治·桑在聆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时就有她自己的耳朵和心态。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又称《第六交响乐》)发表于1808年。此时的贝多芬正承受失聪的痛苦,但他的内心蕴藏着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贝多芬隐遁在自己的内心生活里,自然是他唯一的知  相似文献   

5.
本文写的是听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的感受,作者对贝多芬的乐曲有较好的欣赏力,对贝多芬的思想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贝多芬敢于跟不公平的命运抗争更有着自己的感受。作者从贝多芬对命运的拷问中,联想到人活着就应该向不公平的命运挑战,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音乐能荡涤人们的思想和灵魂,音乐能带给人们享受和感悟,作者正是从贝多芬那美妙的音乐中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主持人文之这几天一直在听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以下简称“贝五”),一遍接一遍,听着不同版本的“贝五”。无论是哪个,都把我的心挠得痒痒的,使我情不自禁地想去演奏…  相似文献   

6.
管弦乐是贝多芬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领域,其中占有首要地位的是交响乐,他的革命精神及创作热情正是在交响曲中得到了体现。本文仅从英雄主题这一角度来浅析贝多芬九部交响曲在艺术上的特色。从他的音乐中可以体会到贝多芬全部创作的艺术特征和创作中心的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7.
秦琴 《文教资料》2007,(24):145-147
耳疾逐渐加重,一次次爱情挫折,贝多芬经受着不幸命运的折磨。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贝多芬创作了《热情奏鸣曲》、歌剧《费德里奥》、《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等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不朽名作。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他一生创作的全过程(1795-1822),是他的交响乐的前奏、准备、试验、缩影,具有宏大的规模和深刻的乐思.在32首钢琴奏鸣曲中,第十五首《D大调奏鸣曲》“田园“OP.28是贝多芬最钟爱的一首乐曲,他第一次在各乐章中采用了统一的主题素材,凭借近乎完美的音乐技巧,确立了自己的中期风格,表现出苍劲有力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与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他同样令人崇敬。本文通过“客人”拜访失聪后的贝多芬,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代音乐巨人,在遭遇不幸时内心的痛苦和与不幸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意志。  相似文献   

10.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如是说。这决不是夸大其词,当你了解到贝多芬在耳聋之后还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的时候,当你听说他耳聋之后在台上指挥乐队演奏,观众掌声如雷,让贝多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谢幕的时候,你被他的伟大的命运征服的同时,也会对这句话有所体会的。  相似文献   

11.
<正>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音乐体裁,如交响乐、钢琴奏鸣曲、协奏曲、管弦乐、戏剧配器、歌剧等,其中钢琴奏鸣曲在他众多的作品当中,可谓是贝多芬音乐遗产的重要部份。他所创作的2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永恒的艺术作品。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用钢琴演奏的套曲,是古曲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或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组成。其中,乐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即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主要依据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作品之中,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那就是:强而有力,严肃伟大,细腻,幽默,偶而流露出悠静与甜美的诗意。  相似文献   

12.
管弦乐队通常也称之为交响乐队,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的演奏形态是不同的,因此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每种乐器的演奏形态的不同就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室内乐、合奏和交响乐。交响乐作为重要的音乐艺术形式是从18世纪发展起来的,它是专为管弦乐队写作的。在交响乐作品中,每个乐器都有分谱,这些分谱都是代表某种乐器所表达的内容。本文通过世界著名的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也称《命运交响曲》)来着重说明管弦乐团在交响乐中演奏的重要地位。同时,把各种乐器的组合形式及其体裁分类详尽的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被誉为“乐圣”,一生创作大量流芳百世的音乐作品。在他笔下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第八首《c小调“悲怆”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初期的巅峰之作。《c小调“悲怆”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99年,当时的贝多芬听力已经逐渐减弱,作曲家将对社会现状的愤慨和激情、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的情感寄予作品之中,力图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对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的解读,感受和领悟到复活的英雄式胜利。《英雄》表现了贝多芬深层的情感和丰富的戏剧化对比。这曲展示了从黑暗走向光明和走向胜利之路的整个历程,自第一乐章剧烈的战斗开始,便强有力的把听众引至凯旋的最后乐章。这是一部和声复杂、气势恢闳的交响曲,像是向不可抗拒的命运宣战。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交响乐、钢琴音乐等领域,同时也是德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本文将围绕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展开详细的研究与讨论,主要探讨其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贝多芬的艺术歌曲主要是为钢琴伴奏而创,一共有60多首,为贝多芬在音乐史上奠定突出的音乐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艺术歌曲大部分为民俗歌曲型的分节歌,还有后期的艺术歌曲里加入了戏剧与交响性质的音乐元素,还有不少配合剧情发展的独唱歌曲等。贝多芬的艺术歌曲成就虽然说没有其交响乐与钢琴音乐等方面的创作光彩来的大,但是,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凭借其自身的创作特色也在世界音乐史上获得了不容小觑的艺术地位,是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继承与浪漫主义歌曲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声乐艺术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6.
可以说古典主义音乐中,最主要的贡献是交响乐的形成以及发展,而在这一过程的形成中先后经过被人们誉为交响乐之父的伟大作曲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又以及使交响曲真正达到无与伦比的贝多芬;他们创作的作品了是音乐历史上伟大而不朽的艺术瑰宝。本文即从古典主义时期交响乐的发展角度入手,通过三位大师各自的艺术创作特色,相互创作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几方面,简单地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交响乐的鲜明特色以及三位大师的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这次教学竞赛,我要上的是第26课《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许多老师在上这一课时,都把教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和浪漫两种乐派的巨匠。他的创作遵循于古典传统,音乐具有逻辑感、结构均匀感和宏伟壮丽的音乐气概。本文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创作特点三个方面对贝多芬创作的五酋奏呜曲中的《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其作品卓尔不凡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可以说是他的交响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贝多芬花了31年的时间去酝酿这部交响曲,作品中体现了他三个创作时期的不同风格。本文主要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并且简要分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余容 《学与玩》2023,(1):36-37
<正>贝多芬《第十交响曲》,顾名思义,就是贝多芬创作的第十部交响曲。与前九部交响曲一样,这部作品激扬澎湃,充满生命力。不过,它也与前九部不同:如果有一天入选了音乐教材,署名应该是贝多芬还是贝多芬+AI (人工智能)团队呢?看到这里,大家也许明白了,这是一部由AI续写的贝多芬作品。关键词一未竟之作众所周知,贝多芬的代表作有九大交响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是他在1924年完成的,以永恒之作《欢乐颂》收尾,是贝多芬作品经典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