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薇 《物理教师》2003,24(10):46-47
物理学史是绽放在自然科学中的一朵奇葩,是蕴涵着巨大精神财富的一块宝地.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物理学认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正确认识科学与哲学的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尽管没有系统地阐述物理学的发展史,但无论是哪一套教材,编者总会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一些历史的回顾或阅读材料,简单地介绍一些  相似文献   

2.
一部物理学发展史,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史中充满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一个物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物理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运用物理学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培养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对社会科学是这样,对自然科学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之学科,由于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带头科学,物理学史理所当然地成为整个自然科学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历史,可以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展望将来。学习和研究物理学史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通过对物理学发展的具体历史资料的掌握,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它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极其密切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自觉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 ,不仅能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而且有助于他们理解掌握物理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回顾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无可置疑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是其它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础。物理学与其它自然科学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物理学的地位不仅过去和现在如此,将来永远如此。假如二十一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是生物科学的话(一部分人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带头学科将是生物科学),那时的生物科学也不是现在的生物科学,而是渗透有相当大部分物理学的生物科学。物理学的普及研究和发展仍是自然科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物理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仍应是人们十分关注的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占有核心地位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人类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理教育直接关系到科学素质教育的质量、潜力和成败.高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物理教育的质量和导向直接影响学生看待和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关系到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物理学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实验,其正确性要不断地受到实验的检验.高中物理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担负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极其密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自觉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不仅能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而又有助于他们理解掌握物理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自然科学与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从而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互关系形态。对历史上科学与哲学种种关系形态之重新解读表明:任何一个时代的自然科学都客观存在着对哲学的内在需求,他们真正需要析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姻”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自然科学历经当代剧烈变革之后踏上全面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自然科学与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从而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互关系形态。对历史上科学与哲学种种关系形态之重新解读表明:任何一个时代的自然科学都客观存在着对哲学的内在需求,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姻”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自然科学历经当代剧烈变革之后踏上全面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素质。物理学科属于中职理工类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渗透素质教育。一、物理与哲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论是它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还是它的研究方法,都充满着辩证法。1.世界是物质的为了让学生正确树立唯物主义世  相似文献   

11.
注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钢红星中学程晓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中学物理教学必须担负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这不仅是思想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物理教学本身的需要。一个多世纪来,物理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结下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物理学史学会之长李艳平、申先甲教授主编的《物理学史教程》中指出:"物理学史是物理学和多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义的产物,它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它概括和探求物理学史发展的历史和基本规律,不仅与探索物质世界运动的变化规律的物理学相联系,而且也与探索人类社会的生产、经济、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社会科学相联系."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伴随变化所发生的一些现象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得到自由的一种重要武器。这门科学发展到今天这种情况,经历了复杂的漫长的道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在我们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化学科学发展史予以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是不断地以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历史。科学发展的每一次重大转折,总伴随着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科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科学方法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科学方法是比科学基本原理更为重要的,是比金子还宝贵的“点金术”。作为一切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本身具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  相似文献   

15.
杜娟 《现代教学》2014,(5):62-62
物理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其《精密科学的经典作家》一书的预告中写道:“虽然现在的教学方法成功地传授了在现今发展状态中的科学知识,但是杰出的和有远见卓识的人不得不一再指出时常出现在当前我们的青年科学教育中的一个缺点,这就是缺乏历史感和缺少关于作为科学大厦基础的一些重大研究的知识。”物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科学,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6.
我们认识物理学思想就是要知道它的发展史,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自然规律。物理学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门自然科学,就中学物理而言,它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通过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不难知道,所派生出的物理学体系无不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实践。它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东西,又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由此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了。方法是沟通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桥梁,物理方法是物理思想的具体表现。研究物理的方法很多,如有观察法、实验法、假设法、极限法、类比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变量控制法、图表法、归纳法、总结法、发散思维法、抽象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模拟想象法、知识迁移法、数学演变法等,"物理"即事物的内在规律。它的运动形式、物质结构等物理变化、发展必定服从某种特定的规律。我们只有认识和掌握了物理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社会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 ,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 ,本文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观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即万物之道理.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科自始至终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讲授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时,可以将牛顿的一段名言介绍给学生:"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通过这段名言,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的整个发展历史是充满探索、研究和创造的历史——从蒸汽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原子能时代、激光时代、计算机时代,无不是物理学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重大物理理论的突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往往起到里程碑的作用。但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对习题教学比较重视,而对物理学史重视不够,教学中花时间较少,学生了解得比较肤浅,更缺乏系统性。对于物理学史的认识大都只停留在阿基米德“王冠的故事”、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以及牛顿对“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思考等等点滴之中,很难形成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军晖  朱铁成 《物理教师》2007,28(4):36-37,39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和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手段.但以往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实现上述重要的教学功能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