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森林的认识不断深化。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仅有1398%,而且森林资源分布差异明显,导致相当一部分地区环境恶化。因此,有必要重提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一、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是强大的。实验证明,森林好比一座水库,每亩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20立方米水,5万亩森林所蓄积的水相当于一个库容量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森林水文资料表明,森林还是一个‘体分调度室”,流经林区的河流,在雨季由于森林能将洪水径流分散,因而可以滞缓洪峰出现,在枯水期…  相似文献   

2.
绿色森林和植被不仅是地球上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拥有生物量最多的生态系统,它可以调节空气、保土蓄水、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稳定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所以被誉为“地球之肺”。地球上2/3的陆地原本为森林所覆盖,面积达76亿公顷。由于人类肆意砍伐,目前估计只剩下26亿公顷,更可怕的是,这些绿色植被现在还在以每年1800万~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预计到2020年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将减少到陆地面积的1/7。如果再继续砍伐下去,170年后,地球上的森林将会消失。森林消失的原因,除了火灾等一些自然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人为的砍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兴安岭私有林地面积缩小,一些地方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其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繁衍物种等生态功能大大削弱,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影响生产、生活的严重问题.为恢复大兴安岭林区退化了的生态系统,提高森林覆盖率,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使大兴安岭人工更新造林更上一个台阶.主要探讨一下大兴安岭私有化造林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对林地土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微生物对林地土壤的作用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含义、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菌根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根系分泌物对林地根际微环境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林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冠比(shoot ratio, RS)通常用来描述植物同化产物在地上(茎、枝叶)和地下部分(根)的分配比例,受到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和制约,是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同化产物分配模块的重要参数.根冠比是一个动态参数,而目前多采用经验性常数,影响了模型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分配的客观评估.本文利用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其环境因子数据集分析了根冠比的变化特征,阐明了根冠比对土壤质地和气候变量等影响因子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根冠比中值为0.23,根冠比在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数值变化较大;随着土壤质地由黏土至壤土、砂土的变化,根冠比变大;落叶针叶林的根冠比最大,常绿针叶林次之,而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根冠比最小;总体上根冠比表现出与多年平均降水、多年平均气温和干旱度系数等变量显著负相关;次生林的根冠比与降水、温度、干旱度系数等显著负相关,原始林与人工林关系不明显;不同植被功能型和土壤质地的森林,根冠比对气候变量的响应关系不同,证明森林的受影响程度、植被功能型和土壤类型等改变着根冠比对气候变量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 绿化,特别是植树造林,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养护物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木材、食品、药品、燃料及工业原料.人类不能离开森林,历史上由于森林消失而导致国家衰亡、文明转移的例证屡见不鲜.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的衰落,以及我国古黄河文明的转移,都与森林被破坏密切相关.可以说,人类如果失去森林也就会失去未来,失去一切.  相似文献   

7.
我国主要湿地及其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同时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1.人们都反对围湖造田,为什么又提倡围海造陆? 围湖造田,虽是陆面扩大了一点,但湖面缩小了,使湖泊对径流的调节减弱了,旱涝灾害增多了,同时还可带动局部地区气候干旱恶化,从而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系统;而围海造陆,使海面的缩小微不足道,不会影响气候等环境变化,但扩大的陆地对人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森林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注目,它不仅向人类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在保护环境、改造自然、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特别是在保持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森林是异常宝贵的环境资源.在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森林也是最大的生产者和调节者.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点也不过分.如果森林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整个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失调,招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使环境恶化,人类自身也难以寻到良好的生存之地.……  相似文献   

10.
<正>当人们发现森林中有死树的时候,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清除掉。因为人们认为死树对森林的成长没有用处。其实,有关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死树对森林的生态平衡是大有用处。首先,死树经过一段时间的腐烂,可以增加森林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也会改变林地面貌,提高林地生产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化。另外,当一些死树不断腐烂时,它给一些  相似文献   

11.
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上、涵养水源、改善环境、调节气候、减少污染等方面的功能是其他任何事物无法替代的,地球上森林总面积为28公顷,人均约15亩;全球森林覆盖率为22%,而我国仅有12.7%。全球森林面积由于人们无节制的砍伐以及病虫害、酸雨。火灾等影响在不断减少,其中火灾就是最主要的一种。据资料介绍,全球每年被烧林地面积达几百万公顷,约占世界现有林地面积的0.1%多,有上千万人遭到伤亡。如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烧毁森林面积100多万公顷,受灾群众5.6万人,烧死1…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一门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科学——林业科学,现在更是与其他众多学科相互交叉发展,地位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3.
小边 《良师》2003,(20)
由于森林对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作用巨大,因此,人们给它冠上了不少有趣的赞美别称。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它是大自然的绿色制氧工厂。同时1平方米的树林能保护100平方米的农田免受风沙灾害之苦,它又是天然屏障。森林又能改善气候,通常林区降水量较附近空旷地区高10%~20%;冬天气温能高2℃~3℃;夏天则能低3℃~4℃,又是天然的空调器。森林可以大大提高地面吸水和渗水性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成为天然水库。同时林中树木的叶子对粉尘有巨大的吸附和过滤作用,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尘50~80吨。另外100平方米的林地一昼夜可分泌出2千克…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林地针叶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福建省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指出当前我省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强调了林地针叶化问题,探讨森林破坏和针叶林取代阔叶林和混交林后林下土壤质量演变的特征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效益演变的方向,从而阐明林地针叶化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于 2 0 0 1年 ,我国共有重要湿地 2 1块 ,保护了 30 3万公顷的土地 ,有“地球之肾”之称 ,她同森林和海洋一样 ,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撑系统之一 ,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 ,无数种类的植物和众多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以及无脊椎动物依赖其生存。她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 ,在抵御洪水、减缓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着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其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 ,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在发挥巨大生态功能的同时 ,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 ,如粮食…  相似文献   

16.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重大工程 ,也是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保护工程 ,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产物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共同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还是人类未来食物、药物和财富的重要来源。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野生动植物以其特有的物种效应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 ,一旦遭到…  相似文献   

17.
<正> 春季高考考题中曾有这样一道试题: 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中学生物奥赛中也有类似的考题,但进一步涉及到了不同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积累速度的问题。这类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物质循环及其与气候和分解者数量、活力的关系等,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对解答此类问题颇感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转变对于全球碳循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本文收集了1980年以来我国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碳库和碳密度的研究资料,并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具体包括森林转变为耕地、草地转变为耕地、森林转变为草地、农田转变为森林、农田转变为草地、湿地开垦为农田、草地转变为林地所引起的碳库类型转换的增汇机理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旨在对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减缓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储存,提高土壤质量,对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起沼泽,你也许把它视为生命的禁区。虽说沼泽杂草丛生,蚊虫肆虐,浮毯遍布,但它作为独立的湿地生态系统,却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环境效应。生物蓄水库沼泽里的植物根系大都形成了海绵状结构,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加上沼泽表面的积水层,构成了丰富的水体保存库。一般来说,沼泽的植被覆盖率可达90%,叶面的水蒸发作用大于水面蒸发,在沼泽分布区的水平衡中发挥了重要效能;另外,沼泽对河川径流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如三江平原沼泽,在连续多雨年份就会加大径流,反之可减少河川径流,从而起到了一般湖泊的调节能力。生物空调器水草丰茂…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印度洋地区适合红树林生长的滩涂上,若有效地保护好‘海岸卫士’红树林,能大大减少局部地区在海啸灾难中死亡的人数。”这是我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在海啸发生后的感慨。那么不常被人关注的红树林到底有那些生态作用呢? 红树林并不是红颜色的树林,它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惟一的木本植物,红树林起到了海岸森林脊梁的作用。红树林是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食物链转换,它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