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为例,从培养目标、招生录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师资、学位授予等方面对其法律博士专业学位和法学博士学术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直观了解美国法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深刻理解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之间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2.
诊所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法学教育方法,其产生直接受到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民权运动促使美国律师和法学院的学生注重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自发地为贫困人群免费提供法律帮助.这一举措使得美国法律界发现了司法体系和法学教育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思考法律教育在解决此类社会问题中应有的作用,于是法学院设立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该课程是学生在一个虚拟或真实的"法律诊所"(Legal Clinic)中,在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下为处于困境的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史上,兰德尔以其法律形式主义思想为基础开创了案例教学法,将科学方法论运用于法律教育中来,将法学教育发展为注重逻辑化和概念化的"实验教学"。法律现实主义通过对法律形式主义的全面批判,将法律放在社会关系中考察,强调法律中的经验和实证要素,将法学教育发展为以诊所教育为形式的"临床教学"。法学教育具有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二重性质,这决定了在中国开展判例既要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设置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本质上来源于法学的实践知识性质,从法学的知识论源流与发展来看,实践性始终构成法学知识的核心意涵。法学知识的理论创新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性,但更为关键的是将这种实践知识有效运用于现实,这成为法律博士存在的根本意义。面向未来的法律博士生培养将面临法律理论与实践的联结、培养理念与现实的联结这两个棘手挑战,而这需要从创新培养模式与改革双导师制度两个方面尝试寻找解决与探索的方向。法律博士生教育应培养未来的“法律家”而不是“法学家”,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有别于法学博士生教育并具有行业特色的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5.
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又称“临床法学教育”(Clinical Program),是由美国法律教育家Jerome·N·Frank于20世纪60年代应改革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而创立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诊所式法律教育在中国要推广普及,不能采用一种模式,必须结合地域特点和学校的办学实力走独具特色的本土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法律职业教育应当涵盖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始于法律职业准入前,即学生在接受高等法学职业教育的同时,就应当接受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然而,我国的法学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着力重视基本法律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却忽视了教导学生如何在将来的职业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寻求现实法律的公正,如何保持职业的操守与规范,如何保证职业的廉洁性。美国的法学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对美国法学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系统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拓展思路为完善我国法学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法学教育模式决定了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不足,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明确法学教育改革的内容、目标和关键问题,引入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构建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体系是这一模式选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祖彤 《教育探索》2011,(10):43-44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出现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相互脱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缺乏机制联动等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是使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间相契合,使法学教育致力于法律职业目标的确立、致力于法律职业的共同体建设和促进法律职业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法律精神与法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式的自由主义源自西欧却区别于西欧。在强调个人权利的同时,将注意力投射到权力方面,通过分权来保障个人的自由,建构了新的法律精神: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美国法律精神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不仅型塑了人的诚信品质,而且构筑了从法律程序中理解法律的严密的动态知识体系,促使人们走向理性。美国的法律精神对法学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形成了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接的特色,也为法学教育的创新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应明确定位于法律职业精英教育。在法律服务国际化背景下,法学教育的精英使命理应回归。树立法学本科教育“成品”意识,大力优化师资结构,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与双语教学,是法学教育机构回应法律服务国际化要求、培养外向型法学本科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device that counselors may use as a reference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ounseling theory and technique.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provides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a single transaction between counselor and client. The acronyms FACTS and CRACKS suggest the structural dynamics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client's cognitive field as the counselor performs in two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ounsel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