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抓好新闻业务工作,是每家县(市)报都关注的话题。县(市)报办报时间短,编辑、记者都比较年轻,他们接受新事物快,适应性强,敢闯敢冒,进步也快。县(市)报在地方特色、贴近群众性上做文章,几年来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总的来说,县(市)报与上级党报相比,劣势也比较明显:办报历史短,采编  相似文献   

2.
县(市)报具有贴近实际、面向基层、接近群众等优势,但因一些主客观原因,有时这种优势反会变成劣势,使舆论监督难以开展。这是因为县(市)报报道的主要对象和受众均为区域内的,舆论监督所针对的事件肯定涉及区域内的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由于地域小,被舆论监督的对象目标较为明确,会对它的知名度、美誉度及日常生产、  相似文献   

3.
衡量报纸宣传质量高低的尺码,贵在“精品”量占有的多少。这一点,新闻界已形成了共识。为了多出精品,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作为县(市)委机关报,在出“精品”上是不敢落后,也不甘落后,可谓煞费苦心。和大报比,县(市)报人才、信息、重大题材报道等远远不及大报。这是县(市)报的“短”。但和大报比,县(市)报贴近基层、贴  相似文献   

4.
县(市)报是最基层的一张机关报,它的自身优势是贴近群众,接近生活。但是,贴近群众并不等于报纸就真正面向群众。一个时期以来,县(市)报的新闻报道立足点这个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表现为: 会议报道过多。在县(市)报中,逢会必报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把县委、县政府的会议与部门的会议相区别,没有把重要的会议与一般性的会议相区别。一版的头条和报眼经常被会议新闻占领,一版上经常有好几条会议消息。近几年,县(市)报都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发掘形成县(市)报特色的客观因素,以便使县(市)报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它,驾驭它,为办出一张张特色鲜明的县(市)报服务。一、从比较中显示出来的县报群体特色 (一)与专业类报纸相比。两者的传播内容不同。县(市)报是以传播方针政策,介绍先进典型为主,而专业报则  相似文献   

6.
简讯     
全国部分县报第三次业务讨论会于10月10日至14日在辽宁省海城市召开,来自13个省区的21家县(市)报负责同志,就如何发挥县报优势,办出县报特色和报社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简讯     
全国部分县报第三次业务讨论会于10月10日至14日在辽宁省海城市召开,来自13个省区的21家县(市)报负责同志,就如何发挥县报优势,办出县报特色和报社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华)河北省石家庄日报晨报版和晚报版,明年起改为石家庄日报和石家庄晚报出版,并自办发行。(兰耀东)  相似文献   

8.
写好、写深农村报道,是县(市)报服务农村工作和农村读者的“重头戏”。但是,许多县(市)报的记者,感到到农村采访,听到的总是一堆“张家长,李家短”的小事,见诸报端的不是“四季歌”,就是“豆腐块”,完稿之余,时常抱怨自己的报纸小,写不出“大块头”、“有份量”的稿子。其实不然,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小报也有小报的优势: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她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群众,最贴近农村。而且,县(市)一  相似文献   

9.
县(市)报是四级党报中最接近基层的报纸。城乡各业的基层单位在贯彻、落实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县 (市)报了解得最快、最清楚,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对群众的喜怒哀乐、县(市)报编辑部心中最有数,因此,县(市)报对开展批评性报道也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么,县(市)报开展批评性报道为何感到特别难呢?这主要是因为县(市)报同地市以上党报相比,在开展批评性报道上还存在着种种困难的条件: 一、地域上的近。由于被批评者靠近报社,“电话一拨就通,汽车一乘就到”,因此,每当报社要采写批评稿时,从发现问题、组织采写  相似文献   

10.
由《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全国县(市)报研究会筹委会联合举办的“怎样办好县(市)报”有奖征文活动,8月中旬在北京评选揭晓。江西省《赣中报》副总编辑简秋雄写的《假如我办县(市)报……》一文获一等奖。获二等奖的论文有5篇、三等奖11篇,另有40篇被评为入选作品。“怎样办好县(市)报”征文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不新”是困扰着县(市)报同仁的普遍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一现象的成因以及克服的办法谈一孔之见。所谓县(市)报新闻不新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刊发的新闻已时过境迁,二是指刊发的新闻早已传播开去,三是指刊发的新闻重复雷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上讲,县(市)报条件差,刊期长、层次低、离读者近,欲“新”不能。先说条件差。县(市)报大多是仓促上阵,设备、条件都比较落后。许多县(市)报没有印刷厂,印刷上受制于人,报纸延  相似文献   

12.
11月21日至23日,装饰一新的江苏省江阴报综合楼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出席全国县(市)报第三次经营管理会的代表。代表们来自全国11个省(区)20余家县(市)报。大家在座谈中认为,县报作为县委和县政府的喉舌,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好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3.
以如何搞好经济宣传为主题的全国部分县(市)报第四次业务研讨会,10月8日至13日在浙江省诸暨县召开。全国已有的123家县(市)报大多是伴随着改革的春风复刊和创刊的。几年来的办报实践,使人们感到,县报有着比其它报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04,(1):19
本刊杭州2003年12月25日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瑞安等9个县(市)今天在杭州签署县(市)报社购并合作协议,《瑞安日报》等9家县(市)报将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加盟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至此,加上早几天已吸纳的《浙江法制报》,浙报集团由原先的六报两刊一网站扩展为十六报两刊一网站,事业发展迈上新平台。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出席签约仪式。他说,浙报集团吸纳9家县(市)报工作的顺利完成,既是报刊治散治滥的成果,也是浙报集团做大做强的成果。吸纳工作完成后,浙报集团和9家县(市)报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后集团所属各报要努力做  相似文献   

15.
全国第四次县(市)报业务研讨会于11月在浙江诸暨县举行。来自22个省的46家县(市)报负责人就如何按照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进行新闻改革作了广泛的有益的深讨。现在全国已有县(市)报117家,这是中国新闻战线上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16.
办好县(市)报网站,一个误区是贪大求全.县(市)报网站受自身条件限制,网站建设一定要定位准确,展开差异化竞争,才能获得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提供的材料统计,截止1986年4月,全国地(市)县报和农民报纸共有三百五十二家,其中地区报一百一十七家、市报一百一十七家、市报一百四十二家、县报七十六家、农民报十七家。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度全国县(市)报好新闻评选于5月24日在我省宜兴市揭晓,共有94件作品获奖,其中15件获一等奖,29件获二等奖,47件获三等获,3个版面获好版面奖。这些获奖作品反映了县(市)报在去年的宣传报道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提高宣传艺术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反映了县(市)报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获一等奖的作品为,消息:江苏省兴化报《桂刘村刘富高一家勤劳一年收入逾万》、江苏铜山报《萧县铜山三万余民工会战边界废黄河》、湖北省大冶报《退休教师吴炳才自办思想教育报展》、江苏省宜兴报《马志新赵介伟财大气粗违章违法建房》;通讯:山东省荷泽市报《化肥啊,你在那里?》江苏省淮  相似文献   

19.
办好县(市)报,靠的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总编辑的全面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有人说,一张报纸的面貌反映了总编的面貌,而总编的水平高下,又决定着报纸的水平高下。因而可以这样说,要提高整个县(市)报的水平,首先得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总编队伍。从近几年县(市)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县(市)报的总编辑大多是“半路出家”,新手较多,很多“老总”还不知道如何“总”揽报纸全局,办出有特色的报纸。这就迫切需要县(市)报总编辑迅速提高自身素质,以  相似文献   

20.
地方报特别是县市报由于受地域的限制,摄影队伍往往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人手少、力量弱、素质低。从目前全国已有的500多家县市报的情况来看,配备2名摄影记者的报社不足1/3,大多数报社仅有1名摄影记者、这一现状影响了“两翼齐飞”方针在县报的贯彻落实。 笔者翻阅了20家去年12月出版的县(市)报,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