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立足于知识重用,提出了基于本体的知识库构建模型,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实例检索流程和相似度算法。以某部件的设计为例,分析了该部件在设计过程中基于知识重用的实例检索方法,展示了此方法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知识生产的大规模定制模式(Mass Customization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简称MCKP)思想,指出模块化是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并根据MCKP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类型对其知识进行了分类;然后,为有效地表示MCKP的知识模块,形式化描述其模块化设计过程,引入了可拓学理论进行研究,分别介绍了MCKP的知识模块物元、知识模块物元族和知识模块物元变换的概念,并以解决矛盾问题的角度,探讨了MCKP的知识模块设计过程,建立了其可拓策略集,并结合可拓工程的三种创造法提出了MCKP的知识模块设计方法;最后,举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3.
首先基于大规模定制式知识生产(Mass Customization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MCKP)的基本思想,分析了知识重用的作用,区分了各种知识类型所适用的模块化结构;然后,在相关知识重用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基于情境细节模型(Situation-Specific Model,简称SSM)的知识重用方法较适合于MCKP,接着,建立了MCKP的通用SSM框架 结构,介绍了其构建过程,并分析了这种方法支持知识模块化结构的类型;最后,以翻译定制为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知识重用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可拓理论与方法引入工程仿生研究,运用基元定性和定量地描述典型生物基体,构建了典型生物耦合系统的可拓模型,提出挖掘基于蕴含型知识的可拓知识的新方法.为工程仿生生物信息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工程仿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全面分析企业知识管理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即人力资源风险、知识风险、组织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和流程风险。建立了基于可拓方法的风险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可拓评价模型在企业知识管理风险评价中的适用性,为企业知识管理风险的定性、定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地图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潘有能  丁楠 《情报科学》2008,26(12):1856-1860
知识地图是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地图不但能为用户提供知识导航和检索,还可以促进组织内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实现知识创新.其模型包括三个层次:展示层、本体层、资源层,Prot6g6及相关可视化插件是构建知识地图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丹  张祥合  赵浩宇 《情报科学》2019,37(9):113-116
【目的/意义】采用当前方法检索信息知识时,存在检索效率低和查全率低的问题。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检 索,需设计效率更好的知识检索系统。【方法/过程】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信息知识组织智能检索系统设计方法,利 用Agent实现人机交互层、信息处理层和信息收集层在检索系统中的交互,分析了存储管理模块、用户接口模块、搜 索引擎和索引模块、通信管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的主要功能,通过自适应路由机制、查询机制和自配置机制实现 信息知识的检索,完成信息知识组织智能检索系统的设计。【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信息知识检 索效率高和查全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知识超网络环境中知识数量极大丰富但知识质量并不稳定可靠所引起的知识组织维护困难和知识共享服务效率与效果不佳问题,引入了知识优化环节,提出了集成优化过程的知识共享服务模式,该模式利用知识优化过程实现知识超网络环境中知识的自优化与自组织,并通过知识共享服务过程与知识优化过程的有机集成为用户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共享服务。借助可拓理论与方法,提出并建立了集成优化过程的知识共享服务实现流程,并对该流程中基于知识事物元可拓模型的自分类、自聚类和自识别等知识可拓优化方法以及知识共享服务过程与知识优化过程集成的原理与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分析大规模协同设计影响因素对协同设计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不同运行机制对产品和社区演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一种基于产品-社区共生模型的影响因素与运行机制仿真研究方法。首先,在深入分析大规模协同设计过程的基础上,从产品、设计主体、社区三大方面总结协同设计过程的影响因素集合;其次,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复杂网络建模技术提出大规模协同设计的产品-社区共生模型,论述运行机制的优化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知识链的效率瓶颈,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知识链分层模型,包括资源层、Ontology层、Agent层及应用层,并对模型每层的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引入Ontology对知识链中的获取、集成、存储、传递和应用的各个过程进行了语义描述,探讨知识链模型的工作流实现过程,并利用实验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旨在为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提高隐性文化知识利用率、缩短知识重用的推理过程、准确传达文化内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产品设计中审美、功能、情感需求与非遗作品的映射关系,对非遗知识进行结构化分类。采用骨架法进行知识本体的构建,Protégé软件实现本体的存储,完成了面向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知识表示与知识检索的关键性问题,并构建非物质文化资源管理系统。[结果/结论]基于本体的非遗资源知识建模减轻了设计者知识推理过程,提高了产品设计文化内涵表达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蒋婷  丁晟春 《现代情报》2012,32(6):169-173
产品设计支持系统是建立在知识重用的基础上的,知识推理作为其中的重要技术,能够维护和扩充知识库,实现设计知识重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产品设计知识推理的发展,重点研究了3个方面:案例推理、不确定推理、混合推理及新推理技术,总结了各种方法和技术的优势以及待解决的问题,并探索了新的产品设计推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推动了学术界对于其公共学术价值的认识和利用,大数据、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环境信息化使得科学研究向第四研究范式转型,科学数据复用为新的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科学数据复用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在近20年来日益丰富,但该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尚未建立。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采集来源,运用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梳理了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的发展态势、演进过程及研究结构,研究发现: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2006年前)、发展阶段(2007—2014年)和爆发阶段(2015年至今),主要包括基本内涵、共享与复用关系、数据复用影响因素、学科领域研究以及数据复用伦理等五个方面的研究主题。基于此,本研究从保障平台、理论基础、研究分支和方法工具四个层面构建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的知识体系,并提出科学数据公共学术价值、科学数据复用行为及机制、科学数据复用评价及影响力、科学数据复用政策和领域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等几个亟须深入开展的研究主题。本研究为今后开展科学数据复用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HT5”H〗  相似文献   

14.
卢艳秋  宋昶  王向阳 《情报科学》2022,39(2):141-147
【目的/意义】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背景,研究平台主体间知识复用的作用过程,为促进企业创新提供新视 角。【方法/过程】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知识复用过程模型,明确知识复用机理,并提 出知识复用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间知识复用分为知识地图构建、知识需求检索、平 台知识交易与用户知识应用4个阶段,其中知识交易是平台知识向企业知识转移的关键阶段,知识复制应用是企业 降本增效与创新实现的重要环节。【创新/局限】探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情境下的知识复用机理,丰富了知识管理理 论的应用场景,但由于机理模型构建偏重于理论探索,实证量化分析方面尚存不足。  相似文献   

15.
提出"外部知识整合能力→绿色产品开发能力→绿色产品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并对珠三角地区327家具有绿色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在以绿色产品设计能力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模型中,外部知识整合能力的3个维度,即纵向结网能力、知识交流能力和专有技术融合能力对绿色产品设计能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产品设计能力对于绿色产品差异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外部整合能力的3个维度对绿色产品差异化的影响中发挥着完全的中介效应。同时,在以绿色工艺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模型中,外部知识整合能力中的纵向结网能力和专有技术融合能力对于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对于绿色产品顾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纵向结网能力对于绿色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在专有技术融合能力对于绿色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难以评价的问题,结合供应链特点分析了影响知识共享绩效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一套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等几个不同方面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三角模糊数和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并给出了方法的具体步骤。最后通过算例给出了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宗刚  李国洋 《情报科学》2006,24(5):777-782
知识管理一个重要方面是知识转移,知识转移的核心内容是知识重用,即一个实体可以定位和使用共享的知识。用于根本性创新的重用是创新者创造一个新产品或服务时,对现存的各种观念的充分利用。理解这些综合知识如何被创造的关键是确定有利于研究和重用的方法。本文对国外关于知识重用的研究进行了简单评述,并主要介绍了其最新进展,即KRI(Knowledge Reuse for Innovation。用于创新的知识重用)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川西地区敏感脆弱的生态坏境,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提出了川西气田油气绿色开采战略目标,致力于油气开采过程中的成套技术研发,着重在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钻井液重复利用技术、地层水利用技术3个方面积极开展工程技术创新,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对西南油气分公司技术创新内外环境的分析,揭示西南油气分公司技术创新的本质,阐明在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的双重作用下企业要同时具备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和创新增效的理念及良好的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实现绿色低碳、持续创新的原理。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Policy》2023,52(4):104727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in the knowledge search and the knowledge output stages of the green inventive process. Exploiting a large sample of European patent data, from 1980 to 2013, the paper explores the degree of diversity in green inventions, comparing the recombinant features of green technologies with a control sample of non-green technologies selected throug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echniques.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green technologies show a higher degree of diversity of the knowledge sources and a higher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in how knowledge is effectively recombined. We further find that the green diversity premium is higher in the knowledge output phase than in the knowledge search phase. We conclude that the 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along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invention process may improve the appropriate organization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policy design necessary for stimulating gree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nd support a feasible sustainable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20.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资源科学》2021,43(8):1534-1548
绿色技术创新可划分为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在改进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本文构建了绿色技术创新升级和经济绩效改善的关系模型,以642家工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3类绿色技术创新均能够显著改善其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②企业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是经济绩效传导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变量。③企业末端治理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企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即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升级的空间。④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向经济绩效传导的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为绿色工艺创新能够直接产生经济绩效,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只能通过间接路径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通过上述研究识别了企业3种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传导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异同性,给出了更多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路径,对于深化绿色技术创新过程认识及优化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