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四册P88—90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学会用直尺(或三角尺)量线段的长和画定长线段。 2.使学生初步了解直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直线和线段的认识,画量线段。 教学难点:量方位不同的线段。 教学用具:1.幻灯片6张(量实物片1张,练习片5张) 2.直尺1把,三角板一副,卷尺,彩色笔1支,毛线1根,铅垂线1根,白纸1张,幻灯机上用的三角板1块。 3.学生各自准备三角尺一副,0—10的数字卡片一套,练习纸一张、白纸一张。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线 1.实物演示,形成“直  相似文献   

2.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教学参考施甸县 李瑛 杨在荣 陈广云教学内容:“九义”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6页、67页的内容和练习二十。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知道有大小不同的角。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4培养学生认真作图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角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认识角的顶点和用直尺画角。教具准备:投影仪、胶片、画在纸上的图形、剪好的图形、透明胶布、剪刀。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角”1.依次出示:三角板、红领巾、钟、折扇(钟面显示在“3点整”,折扇要打开)。2用一张纸折成大…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感知超链接的作用,并能利用超链接实现简单的交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幻灯片中运用超链接进行交互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万微 《云南教育》2000,(21):38-39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 112页~ 113页的例 1~例 5,“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七第 1~ 5题。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会读写几分之一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   2.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及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在“平均分”概念基础上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分数各部分的认识和写法。   教具准备 :计算机、小黑板、卡片 ,三张长方形纸 ,一张正方形纸。   学具准备 :彩色笔、三张长…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三册第25页—27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懂得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乘法式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九张长方体彩图,幻灯片一张,动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做精神文明好少年。2.培养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的兴趣和习惯。3.深入理解课文(故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4.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活动重点:讲精神文明故事活动准备:1.课前发给学生读书卡,按卡的提示书目读故事。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录像带或录音带。3.幻灯片、红花。活动过程:一\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录像或录音,宣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导人活动内容。二、读精神文明故事。1.…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在PowerPoint 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2.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幻灯片中能力目标:1.通过探索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2.通过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策略设计小学生知识形成的特点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感知、形成表象…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初步掌握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和离子键的形成,并能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2.能力培养:通过化学键、离子键概念的引出、讨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化学概念的方法和抽象思维能力。3.科学思想:通过化学键和离子键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本第一册《三角形、圆的认识》(人教社出版)的教学目标是(1)知值三角形和圆的形状及名称,会辨认这两种图形(2)初步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为达到这三项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宜准备以下教具:投影仪、灯片、五分币、红领巾、彩色小三角旗、圆钟面、圆镜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三角形纸、大小圆形纸(学生准备学具盒、剪刀、水彩笔、练习卡一张)。教学过程可按以下程序展开:一、复习教师用幻灯出示草地和房子,对学生说:小白兔在圆圆的草…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2.使学生能正确、比较迅速地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3.培养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经历知识发生的情景,初步掌握8、7、6加几的各种计算方法。2.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理解和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口算卡片若干张、小棒、幻灯片或实物投影仪、磁铁黑板等。学具准备:人手20根两种颜色的小棒,每种颜色10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兴趣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唱歌曲《火车司机》,边唱边玩。老师作司机,先上8名乘客,小“乘客”牵着“司机”的衣服后面成为“小火车”,“火车”绕教室“开”…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0贾例3及练习三的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会用第一种解法(连减)分步列式解答。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三条长短不同、颜色各异的纸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补充条件或问题,并列出解答的算式。①商店有20个文具盒,_,还剩多少个?②同学们给匕棵小树浇水,已经浇了8棵,?小结:一道完整的应用题由什么和什么组成,解答一个问题至少要几个条件?2出示复习题: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63页例5,练习册第53页练习二十二。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图文应用题的结构,能区分“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解答加法和减法应用题,并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教具准备:图文应用题幻灯片4框,自制放大例题图二张。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中的11张小羊图和8张苹果图。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完成练习册第53页第3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计时)。然后共同订正,了解2分钟内做完的人数以及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2.通过“做一做”,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点,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3.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正方形手绢一块,长方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读课文,理解课文,认识冬瓜和茄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分角色有感情地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认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通过七巧板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动手动脑的习惯。2.对所学内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一步复习巩固。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两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直尺、铅笔和剪刀。教师准备两张边长为29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幻灯机等。技学过程:(一)导语:这节课请同学们都来参加七巧板游戏,看谁在游戏中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做的七巧板好,拼的图案多。(二)板书课题:七巧板游戏。1.做七巧板: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正方形纸片,手放在桌面上。老师教你们做七巧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师教育的对象是未来的小学、幼儿园教师 ,在从严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更应狠抓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的多元化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注重书本 ,但求高分而忽视能力。这就要求中师的考试模式应作相应的革新。以便客观地评估多元化教学的效果 ,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水平。我对生物学测试方法进行了如下一些新尝试。1 利用幻灯进行测评将生物学教学幻灯片和学生自制的幻灯片统一编号 ,测试时让学生任抽一张幻灯片。并让学生将这张幻灯片在幻灯机上放出来 ;尔后再就这张幻灯片中反映的…  相似文献   

18.
见闻述评     
一、内容提示:可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等进行口述、评价,也可选用报中记载的奇闻趣事加以适当的加工进行转述、评价。二、目的要来:1.培养学生关心时事、观察生活、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之具备初步辨别是非能力和正确的思想观点2.训练学生选择材料及处理外界信息,快速、准确地抓住事物特点的能力。3.训练学生的客观描述、准确评价事物的能力。三、课前准备:布三学生收集见闻,从有关书报中收集奇闻趣事若干则,整理成发言内容。四、训练过程:1.导言: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许多新奇的、有趣的、令人感慨的事,这些事使我们或者…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转化。 2.培养学生观察、估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相似文献   

20.
《9加几》     
一、教材简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教学必须统好的基本功之一,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就为后面学习8加几,7加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动手摇动脑想,揭示规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祛,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练习,逐步达到计算熟练,是这节课教学的关键。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1.使学生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对教学的兴趣,认真做练习和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