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教育的应用,面临教师不重视微课教育,不以学生为中心,未能实现微课教育的有效应用的问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端正教师态度,重视微课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微课教育;细化教学内容,实现有效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微课进行教育教学,方便灵活,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且照顾到存在差异的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微课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厚爱。在高中信息教学中存在一些实际性的困难,比如课程少、学生的差异大等问题,所以微课的应用在高中信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微课在高中信息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较为深入地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广东省佛山市中小学微课的开发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内容涉及"教师开发微课的过程;教师应用微课的方式和效果、教师对微课的需求以及教师对微课开发的建议与意见"四个方面。通过深度分析,揭示了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成为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在具有特色的农村中学引入制作微课和微课教学,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通过细致调查研究,并发放问卷,得出教师和学生都很期待高质量的微课教学,于是在学习一系列微课制作软件和设计方案后,团队合作制作了一批启发类、探究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的微课,并在示范课上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98):5-6
"微时代"的大门的开启使得微课这种短小精悍的课程视频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为微课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条件,大学生对智能设备的依赖让微课的推广环境业已具备。"微课"的发展已成必然。高等教育应抓住微课发展这一契机,继续深化改革,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微课"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那么,什么是"微课"呢?目前,国内对"微课"的概念界定还未达成共识。国内首创"微课"概念的胡铁生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实施活动。"由此可见,"微课"应该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4月份,笔者有幸参加了首届“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作为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大赛后在积极探索,不断反思中,并结合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微课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微课有恙     
正近年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热词",除了"慕课",应该就轮到"微课"了,而且其涉及面似乎更广:从普通高校到职业院校,再到中小学,从在线教育公司到显然已不满足E-learning的企业大学,几乎到处都在谈微课、做微课。相关新概念、新术语,还有微课论坛、微课培训、微课大赛、微课联盟等新事物"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质疑和争论也越来越多。有论者甚至认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微课由于其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等特点在教育界迅速兴起。从教学主体上看,微课设计制作特有之"微",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博"的能力。微课教学更容易在学校发挥"磁石效应",从而形成"师资高地",由此可以很好地弥补国内高职教师"师资洼地"的现状。然而即使如此,我们对待微课进入高职课堂这一教育现象,仍须保持冷静的头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分析了以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以《微课制作与应用》培训课程为例,从TPACK视角提出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模式设计,为有效落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率先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微课是微时代的教育产物,是基于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碎片化等理念下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教学活动视频或教学活动片段视频。以微课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类似于"先学后教"的电子版;微课不能代替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常规教学,也难以承载学习方式转变的任务,仍主要适用于学科辅助教学或扶强补弱。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开发应用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开发非高考学科微课程;二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设教学教研资源库。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荐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使用微课模式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流程;提出使用微课模式进行培训的建议,即本着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需求研发微课程,培训机构应广泛向社会征集微课程资源,进行微课模式的培训应建立互动的机制;提出使用微课模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具有的优越性为培训时间更加合理、培训内容更加丰富且有吸引力、减轻了培训教师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要点清晰明确、制作精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中小学学科教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微课设计与制作,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在工具选择方面束手无策。当前流行的微课按照制作方式来划分,有录屏类、动画类、拍摄类等类型。笔者筛选了18种常用的工具软件,包括计算机终端软件、App及微信小程序,根据微课的类型对其分类并简要介绍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全新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将微课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可以解决教师培训和学习难题,有效提高教师培训效率,创新培训模式。笔者结合微课和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特点,就如何利用微课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时下,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在许多职业院校,"微课"都是一个热门词汇。任课老师积极拍摄教学视频,主动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国各地各种微课比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微课热"的背后,不可否认,很多教师也有着各种困惑,感觉微课虽然噱头很大,实用性却不是很强,对微课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笔者认为,"微课"不是一个好概念,以课程资源建设为抓手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并不是一个好思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事物已经全面得到了人们的接纳和认可,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了更好提高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多学校教师都运用了微课这一教学手段,微课具有教学资源丰富、授课方便灵活又高效的优势,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7.
张新 《现代教学》2015,(5):9-10
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一系列新名词的出现,使得上海的基础教育涟漪不断。"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的地理微课程开发团队成员,在其学科领域中思考和尝试利用微课来再造地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刊辑录其中部分,与广大教师读者分享。微课是指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突出特点是时间较短,教学主题单一,内容精简,针对性强,传播形式多样便捷。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是多数地理教师所关注的话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掀起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处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前沿,在微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我国在追赶世界先进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难以满足教育发展要求。由于我国学术界对于微课的认识存在争议,中小学教师对微课教学缺乏客观、正确态度,其微课教学实践基本属于无法预期的自发性行为。这严重影响了微课教学的推广。只有厘清对于微课内涵、定位,让教师认识到中外微课教学水平差距,才能唤起教师对于微课教学的比较需要、感到的需要和表达的需要,才能把中小学教师微课教学从自发性行为转变为自觉性行为,真正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微课进入中小学教学后,成为校本研修新载体。相比传统校本研修载体,微课具有诸多优势。微课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推动了中小学校本研修转型。时下,微课受到教育界的热捧。虽然人们对微课的认识存在分歧,但无论人们怎样认识微课,人们谈论微课的潜在逻辑,是以传统课堂为参照,认为微课短小精悍、过程简洁、使用方便。这从微课的别称"微课程"、"微课堂"、"微教学"里可以看出一二。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微课时间虽短(5~8分钟),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掀起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处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前沿,在微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中国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由于中国学术界对于微课的认识存在争议,中小学教师对微课教学缺乏客观、正确的态度,微课教学实践基本属于无法预期的自发性行为。这严重影响了微课教学在中国的推广。只有厘清对于微课内涵、定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