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与文本有关,但文本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补白艺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片飞翔的天空,让语文阅读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借用插图补白,丰富文本内容"、"利用标点补白,提升表达能力"、"创设情境补白,引起情感共鸣"、"巧用结尾补白,升华情感体验"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授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本中的留白是极好的语文教学资源。在文本预留下来的空白中不断地深入研读,感悟文本表达的精髓,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力度,促进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教学时要开掘意蕴,在感知体悟中进行补白;延续思路,在推敲标点中进行补白;角色置换,在联想体验中进行补白;图文对照,在细致观察中进行补白。  相似文献   

3.
任敬 《学子》2013,(3):30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巧用文本进行补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能力,训练学生思维,提升表达能力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补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补白背景,激发学习兴趣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课文,名家名篇非常之多,有些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需要我们补白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景补白一般在授课伊始,对课题质疑之后出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多是经典佳作,常常留有些空白点,给读者予自由想象的空间。补白带给学生的是文本体验的内化,是思想情感的提升,更是思维水平的发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背景处、情节处和拓展处进行补白,让学生感受文本的内蕴,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文字的浸润中成长。  相似文献   

5.
文本补白,即是对文本"空白"的再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巧补文本"空白",往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及表达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聚焦词语,对话补白,深化理解;巧抓标点,想象补白,丰富情感;关注结尾,拓展补白,升华体验。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鉴绘画"虚实"相生的艺术,通过细节补白、配图补白、结尾补白以及长文留白、同文留白、浅文留白等手法,渲染文本意境,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品味作品语言,从而提升鉴赏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文本的内容不是面面俱到的,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了解甚至掌握相关的空白知识,这就需要运用补白的艺术。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从巧用文章背景补白、巧用基础训练补白、巧用细节鉴赏补白、巧用结尾想象补白等四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补白艺术,增强学生对文本理解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英语教材由于受小学生语言基础的限制,大部分语篇所呈现的语言相对简单,需要深入挖掘文本的细节与深层信息,而补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补白”巧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是对文本的“二次创作”,能丰富文本内涵,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学习,激发学生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逐步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文本的空白,引导学生放飞思绪,想象补白,扩充内容,丰富情节。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标点符号处想象补白,激活文本;在关键词语处想象补白,体会深意;在结尾拓展处想象补白,飞扬思绪。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与文本有关而又未直接表达出来的文章的"空白点"进行合理的补充和延伸,就是"补白"。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个性化补白,建立起文本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激活学生的各种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应从文本语言中挖掘出培养学生语用意识的着力点。教师可通过遗漏、补白、替换、仿写等手段,使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揣摩中获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补白的艺术     
所谓补白就是补充文本的空白,使文本更充实,内涵更深化。通过对文本的语境、画面、情感、联想的补白,让学生更好的学文本,体验文本所创设的意境,领悟文本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从而为深化文本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空白结构,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欲言又止,留有许多空白,教师如何善于发现文本隐藏的想象空间,挖掘文本加以想象补白?我认为应抓住以下几点:紧扣文章的关键词想象补白;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想象补白;凭借文章中的省略号想象补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空白”,重视“空白”。巧用“空白”,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艺术表达的需要,作者有时会惜墨如金、简要概述,以便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这种表达手法,也叫留白。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可以填补课文内容,助力学生理解文本主题。本文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浅析补白的策略。一、结合标点补白,丰富文本内容标点符号与文字一样,属于文本的一部分,都是作  相似文献   

15.
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文本中,留白普遍存在,成为文本的“无声处”。教师巧用补白,可以有效地引领文本阅读,带着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结合“听说读写”,探索补白技巧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补白中理解作家的精妙构思,体悟作品的深刻意蕴,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无声处”谛听阅读教学的“妙音”。  相似文献   

16.
"补白"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独特视野,是文本解读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补白"式文本解读会给学生打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从而建构学生各自"五彩"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之处,将文本"空白点"转化为"生发点"。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标点,揣摩补白,激活文本;捕捉细节,品读补白,把握本质;借助插图,意境补白,品味意蕴;紧扣结尾,续写补白,扩展情节。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补白"是一个有效的文本补充,学生可以根据补白,深入理解文本,将课文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亟待跳出内容繁琐分析的泥沼,将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以文本语言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挖掘、补白、置换、仿照等,通过对教材这一例子各种形式的言语调整,真正提升学生言语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心引导"补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阐释经典,加深体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鉴赏能力,发展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