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后方勤务工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中作战对象是具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后勤工作出现了许多与国内战争不同的新问题,志愿军必须由过去"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的观念转变到彭德怀提出的:"后勤工作将提高到指挥战斗,组织供应,保证战争供应的更高阶段"[1]493.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朝鲜战争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
1953年7月 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在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仪式上签字;29日,彭总即到板门店前线秘密视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的前沿阵地。这是彭总离开朝鲜之前最后一次到前线。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彭总视察板门店前线的具体活动情况至今仍鲜为人知。当年陪同彭总视察开城前线的第46军军长、原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萧全夫将军披露了当时的有关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3.
左权参谋长与前总机要科徐敬一,贾文艺左权同而是我军杰出的高级指挥员,他任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时,除了协助彭总统管全军,还直接领导机要科、作战科和司令部机关。在他的领导、关心、教育下,前总机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1942年5月,日寇对总部发动大规模扫荡...  相似文献   

4.
灾难新闻是新闻最极端的爆发形式,对媒体的考验是全方位的.媒体在面对巨型灾难时,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应对,而不是记者和编辑的单兵作战.前线与后方如何保证联络的畅通、前方和后方互通有无协同作战、平面纸媒与电子媒体如何无缝对接、后勤如何保障采编工作顺利进行等等都应该纳入媒体战略中进行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5.
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周总理指挥前、后方后勤部门奋力拼搏,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战胜了志愿军后勤运输战线上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向前线运送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始终维系着战争的物资保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有一次,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为六十军军粮食供应一事而错怪了当时负责后勤工作的洪学智。事实真相弄清后,彭总心里很不  相似文献   

7.
在危难中接受了采访任务1952年10月14日早上4点30分,美国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扭转败局,发起了“强大的金化攻势”。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两个连坚守的阵地——上甘岭地区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起了猛攻,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开始了。当时,我在志愿军第15军“战场报社”任记者,10月16日接到报社的指示,派我到上甘岭前线采访。10月19日早晨,我从西方山前线赶到设在五圣山主峰上的45师前线指挥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剧《毛岸英》的热播,全国人民大都知道了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侵朝美军一次针对志愿军首脑机关的轰炸中英勇牺牲。但和毛岸英一同牺牲,直到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通过手表辨别出毛岸英遗体才确认身份的另一牺牲者——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参谋高瑞欣.  相似文献   

9.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元旦,我特别思念彭总则是由于我终于寻到了那张寻觅多年的照片。彭总这张照片,是1951年5月我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一个大铜矿矿口瞬间拍摄的,曾发表在1952年3月解放军画报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绝对保密,很多记者为彭总摄像,都被志愿军总政治部登记保藏,直到战争胜利结束,正式公布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之时,解放军画报才临时增加这幅整版的活页照片(因画报从编辑、发稿、付印、出版周期较长,来  相似文献   

10.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元旦,我特别思念彭总则是由于我终于寻到了那张寻觅多年的照片。彭总这张照片,是1951年5月我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一个大铜矿矿口瞬间拍摄的,曾发表在1952年3月解放军画报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绝对保密,很多记者为彭总摄像,都被志愿军总政治部登记保藏,直到战争胜利结束,正式公布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之时,解放军画报才临时增加这幅整版的活页照片(因画报从编辑、发稿、付印、出版周期较长,来不及编排在正页上)。1959年庐山会议错误批判彭德怀同志后,这版活页照片全被收缴销毁。“文革”后  相似文献   

11.
一苏式76.2毫米高射炮的到来 1950年除夕我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后,战线南移,补给线遭美国空军狂轰滥炸,后勤保障难以为继.东北军区在沈阳召开志愿军第一届后勤会议,由李富春主持,周恩来、聂荣臻、总后勤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炮兵司令员陈锡联等参加,就积极开展对空作战,保障我运输线畅通等作出了一系列决定.毛主席还指示聂荣臻总参谋长,把国内的高炮部队,除部署在东南沿海的尽快开赴朝鲜前线,还作出了迅速向苏联购买一批高射炮的决定.随后,东北军区立即组建五0六、五0七、五0八、五0九等4个高炮团.当时,找是高炮五0六团的训练参谋.  相似文献   

12.
我党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彭德怀同志离开我们也已经四年了。今天,回忆他二十七年前,在朝鲜前线接见我们的情景,他的音容笑貌,还深深印在我们的脑际。第五次战役即将开始了,我们马上要回到各个战线上去采访。在出发之前,我们都要求见见彭总。彭总的工作虽然十分繁忙,还是满足了我们的要求。一九五一年四月二日傍晚,我们兴奋地翻过一座残存着稀疏树木的小山,来到彭总  相似文献   

13.
1957年底,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并到志愿军司令部看望官兵。当时,志愿军政治部有一个京剧团,活跃在朝鲜战场上。这个京剧团的前身是在东北各地卖艺的戏班,东北解放后,他们集体报名参了军,成为“四野”的一个部队京剧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他们被编为志愿军京剧团。  相似文献   

14.
曾玉 《新闻实践》2009,(3):24-26
作为上海新闻晨报的特派记者,我和张源一起前往处于战乱之中的索马里,就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海盗问题进行采访.这是一次充满了未知数的采访旅程.无论是生活环境、采访对象、采访内容,包括人身安危,一切都存在不确定性.在这样一次"战地"采访中,我深深体会到,如何取得信任非常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前方和后方之间的信任,同行战友之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15.
1984年以来,中国7次参加奥运会。我曾3次到前方一线采访,3次在后方编辑奥运专版。北京奥运会在空间上大大缩短了新闻采编前后方距离,有条件忙前忙后了。这里,就评论写作这个不前不后、似编似采的环节,说一些感受和想法。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下旬,江西抚州临川区唱凯大堤决口,10多万群众命悬一线。洪水滔滔,红星闪耀。南京军区2万多名官兵千里驰援,展开生死大营救。人民前线报社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让编辑部紧跟抗洪大军的脚步。报社前方和后方密切配合,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17.
1949年3月2日。西北军政委员会第五次行政会议的新闻报道写就,经群众日报副总编林朗修改后,时已近晚,为赶第二天见报,我骑车即去彭总处,请他审阅。“彭总”这个含有深厚敬意的亲昵称呼,起源和流传于战争年代。人们至今仍然用它称呼着彭德怀。虽然,他现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这是进城以来,我首次去见彭总。我轻车如飞,穿过路灯黯淡的西安夜街,来到建国路65号。未经传达通报。我径自走进秘书室,将稿件交给秘书张映吾同志去转交彭总,便坐在一条木凳上吸着烟,静静等候。一会,彭总的夫人蒲安修走进秘书室,对我说:“彭总要你去,稿件中有几处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四) 我高射炮兵在上甘岭前线对空作战取得了很大胜利。我在采写了步兵强大反击的战斗报道后,接着就去采访高炮部队打击敌机的战斗情况。我先找炮兵作战室副主任靳钟同志,他也是我的老熟人,热情而生动地向我介绍上甘岭击落击伤敌机的战例战绩。这些已编写成新闻发出。随后我又赶到高射炮阵地深入采访。夜色苍茫中,我与同行的一位参谋在崎岖山道上行进。路上影影绰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老乡肩扛弹药箱,一个挨一个向前运送。人流中还有朝鲜妇女,她们头顶子弹箱,衣衫飘拂,同男子汉一样,勇敢地朝前方迈进。当夜,我到了五圣山上我军高射炮阵地。这是敌机轰炸扫射的重要目标。高炮阵地周围,弹痕累累。  相似文献   

19.
一张在朝鲜战场上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主办的《志愿军》报,于1951年1月,在烽烟滚滚的战火中创刊了。彭老总高兴地题写了报头。志愿军党委在决定中除明确规定该报的方针和任务外,还提出了普遍开展通讯采访工作,各级军政首长必须亲自为《志愿军》报撰稿,稿件必须经过审查,组织读报应成为各级宣传部门及政治干部的经常工作之一等项要  相似文献   

20.
异域祭英魂     
我在朝鲜开城联络处工作期间,每年都要去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扫墓,缅怀英雄的丰功伟绩,寄托晚辈对先烈的哀思和衷情. 我第一次为志愿军烈士扫墓是在1975年4月4日,也就是中国人民祭祀亡灵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前夕.为了和使馆的同志一起乘车去桧仓扫墓,我们提前赶到了平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