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是立足社会公众需求,通过行业融合,采用技术工具,深入开展红色档案资源整合、文本分析、关联挖掘和视觉呈现的行为过程。其时代价值体现为:视频图像展播红色记忆,传承革命历史;智能工具助力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数字元素驱动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本文通过访问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官方网站,发现档案馆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上存在开发主体协同不够、开发技术应用薄弱、开发成果形式有限、开发内容延伸乏力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组织专业团队介入,促进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项目化;运用视觉沉浸技术,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场景化;追求故事叙述形式,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产品化;打造情感依赖内容,助力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空间化等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戏曲文化记忆加速“流失”的现实背景下,数字人文为戏曲档案资源的深入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基于数字人文理念,以“京剧名家档案故事化手游开发”项目为例,探析数字人文视域下“数据采集与关联—数据故事化呈现”的戏曲档案资源开发路径,以期为数字时代戏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促进戏曲文化记忆的延续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背景 档案资源智慧化转型是"十四五"时期档案工作应对数字时代挑战、实现全面转型的题中要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全面转型.档案作为重要的生产凭证、生活记录与治理工具,必然要参与到"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中,自我驱动智慧化转型,以全新的知识生产、传播与利用范式,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智能便捷服务.为此,《"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具体提出了"深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快档案资源数字转型、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力度、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积极探索知识管理、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技术在档案信息深层加工和利用中的应用.作为响应,浙江等发达省份率先在本省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高能级建设智慧档案",强化档案数据支撑,推动档案工作整体智治;浙江某市在制订"十四五"规划时,则具体要求档案数据精准治理,加大电子档案数据化力度,拓展档案利用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4.
特藏档案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与经济价值,随着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特藏档案的开发工作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梳理分析数字人文的相关理念与技术环境为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带来的契机以及数字人文视域下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的可行性,探讨包含数据关联、统一平台与产业驱动的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机理。  相似文献   

5.
红色档案形丰价高、源远意深,是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唤醒红色精神、发扬红色文化的优质资源。面对数字人文浪潮,本文在明确红色档案价值基础上,针对红色档案文化传承困境,探索数字人文视域下红色档案文化传承理路与进路,传承和传播红色档案文化,丰富公众的档案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6.
红旗渠档案资源是1949年以来我国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之一,保护和开发这一资源能够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红旗渠档案资源保护与开发,既能实现档案资源保护场景化,又能推动档案资源开发产品化,同时还能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红旗渠档案资源的时代价值,分析了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讨了在数字人文视域下保护与开发红旗渠文化资源档案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7.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之间动态对话的结果,是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为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与传承提供了新启示.通过阐述数字人文在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中的价值呈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机制:资源建设机制、数据关联机制与记忆活化机制,最后从协作与融合、数字项目驱动、构建"记忆场"三个方面探讨数字人文视角下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8.
数字人文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人文学科,推动了人文研究范式的升级与转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数字人文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应用也开始崭露头角,本文以"威尼斯时光机"项目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数字人文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期望数字人文对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数字人文研究体系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产生了显著影响,给图情档学科带来新的发展空间。目前,数字人文对档案学研究的影响多体现在理论前瞻与对象选择层面。如何推动二者在研究路径与方法层面的深度交互,充分发挥档案学理论与方法的效用,发掘档案资源的多维价值,是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数字人文环境下档案研究路径与方法变迁的依据及映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发现”“重构”和“故事化”三原语为主线的档案研究路径基本模式,形成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其次,基于档案价值视角将三原语操作化为具体的技术序列,形成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研究的微观技术系统。最后,以吴宝康档案数据为案例对象,对所提方法论及技术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重组,将对档案学理论、实践方式以及学科间的深层交互产生一定影响。图11。表2。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10.
为加深学界与业界对红色数字人文研究的理解,推动红色数字人文研究不断发展,本文通过跟踪国内研究动态,明确其概念内涵、梳理其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设措施。首先从技术体系、资源体系与应用体系明确红色数字人文内容;其次从文献综述与应用场景阐述红色数字人文研究现状;最后探讨红色数字人文建设措施。从资源建设角度,红色数字人文发展需要加强数字处理工作,实现红色数字资源信息整合与组织管理;从服务质量角度,红色数字人文发展应当顺应技术推动、深化内容挖掘、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从记忆塑造角度,通过强化国家红色集体记忆参与感,驱动红色数字人文传播与发展。本文厘清了红色数字人文概念,较为完整地探寻我国红色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的总体图景,为未来的红色数字人文研究指明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