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从营造氛围入手,在带领学生参观、了解图书室之后,通过设立班级图书角、家庭小书架,让书充满学生的视线。然后组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书成为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  相似文献   

2.
"整本的书"指的是有一定的篇幅、一定的连续性的书,可以是童话、小说或诗歌。读整本的书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能让学生感受多样的情感,丰富、神奇的经历,或遇到另一个自我,同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耐心和意志力才能读完。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比较碎片化、图像化,因此,低年级整本书阅读起步应以班级共读为主,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小学融合班级开展同班共读,通过精选经典绘本、规划阅读课程、优化阅读环境、开展多元化互动式的师生共读、亲子阅读、"心书分享"、新媒体阅读、排演绘本剧等,能促进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班级读书会可以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共读一本书,共同聊书,并进行思想交换。班级读书会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阅读,让爱书的孩子更爱书,让不爱书的孩子慢慢地喜欢上阅读。一、策略少一点,兴趣多一点不管是绘本,还是整本小说,都会有许许多多的  相似文献   

5.
一年级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方法有多种:师生共读,从听入手;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促进生生交流;建设班级图书角,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源泉;争取家校配合,引导亲子共读;踏实课内阅读,闯拼音和识字难关。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理念:"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阅读是一种享受,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我们尝试师生共读,进行板块式阅读指导,及时练习阅读批注方法,写读后随感,走近作家,感悟作家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相似文献   

7.
林秀琴 《教育》2014,(3):52-53
学生怎样阅读,就会怎样生活。“师生共读一本书”就是让教师成为诗意的点灯人,让教师和学生过…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彰显共读意义就显得尤为蘑要,而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读物;  相似文献   

8.
张田若先生曾说:"学习语文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书虽读"百遍",但"其意不现"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如何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呢?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其次是教会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一、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所谓阅读期待,是指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能够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阅读学习的重要性,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和阅读现状,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的班级读书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中形成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并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班级读书会活动也促进了教师、家长及学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是读者与文章产生互动性和建构性的过程.班级读书会的"读"不需要像课内阅读那样"透彻",但也不是随意浏览,它要求学生用心去了解与吸收书本的知识.这个学期我尝试与学生一起开展"阅读整本书"的班级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追求。对此,教师要发挥阅读指导的作用,打造书香班级,将课外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从"构建阅读阵地,共商借阅制度""多彩阅读活动,激发阅读热情""加强阅读指导,提升阅读能力"这几个方面开展书香班级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亳州市谯城区拂晓中心小学,随处可以看到书:图书室里琳琅满目的书籍随时供学生选择;阅览室是孩子们最喜欢、最愿意去的地方;廊道上处处可见书架、图书,满足了学生随处有书读、随时可阅读的需求……“最是书香能致远”,拂晓中心小学在阅读推广中努力营造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以创立书香拂晓、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为抓手,让学生以书为伴、以书为友,“成就每个孩子的本色人生”。  相似文献   

13.
数学阅读是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它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面向儿童终身成长的,要让窗口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必须借助于儿童数学阅读经验的累积和阅读习惯的培养。通过创建丰富的阅读平台让学生有书读,实施有效的阅读策略让学生愿意读、喜欢读、爱上读,让数学阅读变成数学"悦"读,这是数学阅读的终极旨归。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小学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对整本书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成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对于小学高年段学生来说,要保持阅读的耐力和持久性,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导读课,以激趣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封面、序文目录,了解文本写作背景以及推荐阅读片段等,逐步渗透方法指导,让学生产生研读的兴趣,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本文以班级共读为主要形式,例谈小学语文高年段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接力阅读具体是指以班级或小组为阅读单位,共读同一本书,制作阅读书签,写上阅读感言,然后让每一本带着不同读者不同生命体验与印迹的书开始接力形式的传递。这种传递可以在班级内进行,也可以在相邻的班级之间进行,不断实现读者之间的心灵相遇和生命对话,从而不断丰盈儿童文学可分享的意蕴。这种兼容普适性与独特性阅读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是"儿童文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1)建立班级图书角,提供"书源",保证学生有书看。(2)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保证课外阅读质量。(3)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乐读"。(4)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5)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17.
叶雪冰 《教学研究》2008,(6):562-56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读整本的书“便进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探索的领域.如何引导?开展班级读书会,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和延伸活动.为让“读整本的书“落于实处,应精心设计读书会的流程,让每一次读书之旅成为奇异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性化阅读目前存在的教学误区(一)理解的表面化1.将个性化阅读等同于个体阅读,并排斥合作学习。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涵义,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开启。课堂上,他们往往在出示课题后,只说了三言两语就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阅读时教师则一言不发地在教室里巡视;学生读后教师让学生们个人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读之后就让学生发言,  相似文献   

19.
亲子阅读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阅读的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  相似文献   

2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以看出读书是何等的重要。如何让你的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呢?我想说:"师生共读吧!"做学生阅读兴趣的引领者,与他们一起聊聊书,品一品读书之乐,开启阅读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